唐朝第一陌刀大將李嗣業,敵人聞風喪膽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人們的印象中,盛唐時期的名將寥寥無幾,原因或許是因為人們都過於關注了那段「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政治生涯,對於軍事不是太關注。另一方面或許就是那段時間的戰爭確實比較少,也就導致不如剛剛建國時期那麼將星雲集。不過在這個時期如果說沒名將那可就不應該了,比較出名的例如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均是一時英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唐朝另外一個名將,第一陌刀大將李嗣業。

李嗣業是史上第一陌刀大將,這一點可能不會有人質疑,因為陌刀之所以揚名,也全靠李嗣業的推廣。《舊唐書》記載:「於時諸軍初用陌刀,鹹推嗣業為能。每為隊頭,所向必陷。」這短短二十幾個字的信息量很大:第一、李嗣業從軍的時候唐軍剛開始裝備陌刀;第二、李嗣業是當時公認的陌刀高手。李嗣業可能在現在知名度並不高,不過他在唐玄宗時期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將領,他還是玄宗八大將之一,跟郭子儀、李光弼等齊名。

唐朝第一陌刀大將李嗣業,敵人聞風喪膽 歷史 第1張李嗣業

李嗣業(?-759年)是京兆高陵(今陜西省三原縣)人,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其一生戰功彪炳,邊軍時期先後打敗十姓蘇祿、小勃律國、石國、大食國等國,安史之亂中又多次擊敗叛軍,收復兩京及河南、河東兩道郡縣,被敵軍稱為「神通大將」。憑借其功勞,自然當得起唐朝名將這個稱呼。

唐朝開元年間開始李嗣業跟隨安西都護來曜征伐十姓蘇祿,因作戰勇猛,打仗總是身先士卒,積累戰功受封昭武校尉。由於其每次作戰必定擔任先鋒,所向披靡,因而被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馬靈察)賞識,經常隨之一同出征。李嗣業也因功升至中郎將。

天寶六年(747年),高仙芝奉命率軍攻打小勃律國,李嗣業擔任左陌刀將。此戰吐蕃軍摔下山崖摔死、落入水中溺死者十之八九,唐軍抓獲小勃律國國王、吐蕃公主等人,小勃律國、拂林、大食國等七十二國歸順唐朝。李嗣業也因功升至右威衛將軍。

天寶十年(751年),李嗣業跟隨高仙芝討伐石國和突騎施,以跳蕩先鋒加封特進官,兼任本官。高仙芝由於孤軍深入,遭遇大敗,李嗣業拼死護衛殺敵甚眾,使得高仙芝得以生還,戰後高仙芝向朝廷奏報李嗣業功績,李嗣業被封為右金吾大將軍。此戰唐軍雖敗,但李嗣業卻因作戰勇猛揚名西域,被敵軍稱為「神通大將」。

唐朝第一陌刀大將李嗣業,敵人聞風喪膽 歷史 第2張李亨

天寶十四年(755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難,長安、洛陽兩京陷落。皇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稱帝,是為唐肅宗,奉唐玄宗為太上皇。

至德元年(756年),唐肅宗李亨征調各地軍隊勤王,李嗣業率領五千安西精銳到達鳳翔拜見唐肅宗,李亨極為高興,對李嗣業言道,「今日得卿,勝數萬眾,事之濟否,實在卿也。」於是下詔命李嗣業和郭子儀、仆固懷恩配合行動。在平叛戰鬥中,李嗣業經常擔任先鋒,每戰必勝、所向披靡,因功升任四鎮、伊西、北庭行軍兵馬使。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李嗣業跟隨廣平王李豫前往收復長安,由李嗣業率領前軍,郭子儀率領中軍,王思禮率領後軍。在長安以西,唐軍與十萬叛軍遭遇。李嗣業袒露上身、手持長刀,率兩千步軍率先沖入敵陣,打亂敵軍布置。此戰,叛軍全面潰敗,被斬首者多達六萬,唐軍趁勢收復長安。此後,唐軍乘勝進兵,再次擊敗叛軍,唐軍順勢收復東都洛陽。

唐朝第一陌刀大將李嗣業,敵人聞風喪膽 歷史 第3張李豫

同年十一月,李嗣業與張鎬、魯炅、來瑱、吳王李祗、李奐等率軍先後攻打收復河南、河東道各郡縣,李嗣業因功加任開府儀同三司,兼任衛尉卿,封爵虢國公,食邑兩百戶。

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李嗣業屯兵河內,北庭兵馬使王惟良陰謀叛亂,李嗣業與裨將荔非元禮討伐並殺死王惟良。叛軍首領安慶緒得知李嗣業駐守在河內後,於同年四月,和部將蔡希德、崔乾率領步兵、騎兵二萬,渡過沁水來攻打河內,被李嗣業擊敗。同年六月,李嗣業兼任懷州刺史,充任鎮西、北庭行營節度使。

同年九月,李嗣業奉命與郭子儀、魯炅等率兵二十萬討伐安慶緒,大敗安慶緒軍,攻克衛州。

唐朝第一陌刀大將李嗣業,敵人聞風喪膽 歷史 第4張郭子儀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李嗣業和郭子儀等圍攻相州,但由於軍隊疲勞,各軍攻勢一度受阻,只有李嗣業率軍奮勇拼殺,立功最多。但在攻打鄴城時,李嗣業被流箭所傷。

正月二十八日,在軍中修養,「方愈,忽聞金鼓聲,知與賊戰,大呼,創潰,血流數升卒。」唐肅宗得知李嗣業戰死的消息後甚是惋惜,下詔表彰其生前功績,賜謚號忠勇,追封武威郡王,並派靈車護送其遺體回任所。下葬當天,唐肅宗派宦官前往吊唁。

史書還有一段話表現了他的清正:「嗣業忠毅憂國,不計居產,有宛馬十匹,前後賞賜,皆上於官以助軍雲。」如此大公廢私的忠直良將,唐廷居之,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