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著:【美】保羅·達爾
譯:謝思遠
1941 年12 月7 日早晨,隨著南雲忠一中將的艦載機對珍珠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實施出其不意的毀滅性打擊,日本向美國開戰了。西方的海軍歷史學家稱日本滑向戰爭是「瘋狂」、「愚蠢」和「極具毀滅性」的行徑。但要理解日本走向戰爭的原因,就必須慮及西方和日本在文化上的深刻差異。
雖然日本在當時已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但它的人民卻深受原始神道教神話的鼓動。他們相信自己是受一位半人半神的天皇統治,後者是神武天皇的直系後嗣。據說,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60 年從高天原下凡來統治日本人民(他們自己則是一些小神的後裔)。在19 到20 世紀這段時間里,日本逐漸從一批原始封建莊園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封建國家(盡管有著日本特色)。在此期間, 軍國主義受到高度推崇,行動比言辭更受青睞。這種強烈的軍國主義觀念與潛藏在日本民族國家(建立於1868 年)下的信仰非常契合。正是在這種政體下, 日本人認為他們連死也不足以報答天皇的恩情。
南雲忠一
日本人當時認為他們的國家是獨一無二的,這是由他們國家的起源和政治組織所致。他們從未打過一次敗仗,甚至蒙古人於13 世紀在九州建立灘頭陣地時, 一場台風就摧毀了蒙古艦隊,僥幸未死的也都倉皇撤退了。那場台風被稱為「神風」。相信任何敵人都能戰勝的「日本精神」就源於這些故事。這種信念在軍人當中最具影響力,尤其是下級軍官,他們接受的有限軍事教育沒有讓他們接觸到更為廣闊的世界。不過話又說回來,幾乎所有日本人的行為方式都受到過這種信念的影響。
盡管到1941 年日本作為一個現代國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他的主管人覺得日本仍然沒有被西方世界接納為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日本和他的太平洋友鄰——美國的關係自1907 以來就一直在惡化。即便是在20 世紀20 年代日本溫和派掌權的時候,美國國會也通過了《1924 年移民法案》,禁止東方人移民美國——這是一種無端的羞辱,因為早在1907 年與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簽訂的紳士協定中,日本人就已經對自己頒布過這樣的禁令。
一戰以後,為了制止軍備競賽,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在1922 年簽訂了《五國海軍條約》。該條約規定了五國的主力艦噸位比例為5(美國)∶ 5(英國)∶ 3(日本)∶ 1.67(法國)∶ 1.67(義大利)。盡管在5 ∶ 5 ∶ 3 的比例下, 日本帝國海軍的實力已經足以守衛帝國海域,但該條約還是激起了日本對所謂的西方優越地位的反感。1930 年的倫敦海軍會議依然維持了這一比例, 但日本溫和派政治家掌權的日子已結束,當更好戰的日本人掌權時,他們便計劃退出條約。
在20 世紀30 年代,世界上又一個軍國主義時代顯然正在臨近。日本的外交政策給美國敲響了警鐘,後者開始擴充它的海軍(自1922 年以來,美國就任由其海軍軍備廢弛)。1934 年,國會向海軍撥款使其擴充至條約規定的限額。1936 年,日本正式退出了《倫敦海軍條約》。而在1937 年,兩個事件使日美兩國之間的恐懼和敵意進一步加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批准建造兩艘強大的戰列艦——「華盛頓」號和「北卡羅來納」號;日本入侵中國華北——美國又是抨擊日本侵略最激烈的國家。
當二戰於1939 年在歐洲爆發時,美國馬上開始加強其海軍力量。1940 年, 美國政府批准建造6 艘艾奧瓦級戰列艦(Iowa-Class,排水量45000 噸);5 艘蒙大拿級戰列艦(Montana-Class,排水量58000 噸,這些從未建成);6 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Alaska-Class,排水量27000 噸,只有兩艘完工); 11 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Essex-Class,27000 噸);40 艘巡洋艦;115艘驅逐艦;67 艘潛艇。這項巨大的造艦工程迫使日本不得不重新評估他的軍事態勢, 因為他既無造艦能力,亦無石油儲備去與這樣的海軍力量競爭。據推測,他的石油儲備在與美國交戰時只夠維持兩年。於是日本開始制訂計劃通過征服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這是日本右翼分子和政治宣傳冊作家長期以來鼓吹的戰略。由此獲得的領土可以提供日本所需的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以便繼續深入中國作戰。但這樣的侵略很可能意味著與美國、英國(連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及荷蘭開戰。盡管如此,由於極端分子對軍隊有很強的影響力,日本還是在1941 年7 月出兵占領了法屬中南半島。於是美國、英國和荷蘭立即對日本實施了石油禁運。
日本人此時面臨著一場真正的危機。多數明智的日本人都想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禁運問題;但許多軍方人士卻認為戰爭是唯一的解決方案。聯絡委員會在9 月3 日一致認為,如果在10 月上旬禁運還不解除,日本將訴諸戰爭來獲得他急需的南洋領土。這一決策將日本政府鎖死在了非此即彼的政策困境中,因為羅斯福總統只有在日軍撤出法屬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情況下才會同意對日本解除禁運。東條英機就任首相後,這一僵局就更為加劇了,因為東條絕不會同意美國提出的撤軍要求。因此,雖然外交談判仍在繼續,且仍有少許成功的希望,但日本政府還是做出了準備戰爭的決策。
1940 年初,剛建造完成的雪風號
要深入理解這一決策,就必須考慮到日本政府和軍隊的奇特組織架構。陸軍省和海軍省都能獨立於政府的議會運轉,即便它們從表面上看是政府的一部分。而且在20 世紀30 年代,日本陸海軍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體制——下級軍官和參謀人員可以推翻陸海軍高級將領的建議。真正做決策的通常都是下級軍官,如果一個高級軍官不同意,他可能就會遭到暗殺。包括山本五十六大將在內的許多海軍高級將領都極力反對與美國開戰,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好戰的下屬架空無視了。
由於美國不肯讓步,日軍大本營(由陸軍參謀本部的總參謀長和海軍軍令部的軍令部總長,陸、海軍大臣及經過挑選的高級軍官組成)就此進行了漫長而煩瑣的爭論。他們初步定下的南進之策雖然意味著戰爭,最終還是得到了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海軍大將的首肯。從中國撤軍來避免戰爭的可能性則不予考慮,因為這意味著「丟臉」。
永野海軍大將也認為日本非控制南洋地區不可,而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日本應該毫不猶豫地向英美開戰。他進一步闡述稱他的決策並非基於日本必勝的假設。正如永野向天皇解釋的那樣:「政府已經得出結論,如果不開戰,國家的命運就無法改變;而即便開戰,國家也可能會被毀滅。但在這樣的困境中還不放手一搏的國家已經萎靡不振而注定滅亡。」
導致日本決定開戰的正是日本的思維方式、他過去的歷史、他的自尊心以及他政治程序的特質。這一決策不是任何個人做出的,或者是任何單一事件引起的。接下來由武裝部隊接手繼續制訂能增加勝率的計劃。如果德國在歐洲取勝,日本唯一的敵人就是美國了。美國輿論則對是否卷入對外戰爭有很大的分歧。因此日本人認為如果能盡早果斷地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就可以迅速結束對美戰爭,並按照日本的條件盡早恢復和平,「大東亞共榮圈」也將因此做到。
本文摘自《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