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了一句話,皇帝就放棄對太子謀反的追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他說了一句話,皇帝就放棄對太子謀反的追查… 歷史 第1張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他說了一句話,皇帝就放棄對太子謀反的追查… 歷史 第2張

1、捷智

大宋乾元元年二月(1022年),皇帝宋真宗已進入彌留之際。

整個內宮一片肅殺蕭然之氣。

太監、宮女走路小心,端水擔心,打個照面對上個眼都是戰戰兢兢。

內閣正副宰相按慣例,都在內宮值班。

定下了兩條規矩,

第一:皇太子要在;

第二:閒雜人等不能在。

但是,幾天前,真宗皇帝的親弟弟,號稱「八賢王」的趙元儼進宮來看望哥哥,就住下不走了。

時不時去看一看,向太醫打聽皇上的病情怎麼樣了。

這個八賢王長得國字臉,氣宇軒昂,從來一種凜然不可冒犯的氣勢,講起話來,中氣十足,看起來好一副剛正不阿的面象。

所有的大臣見了他都客客氣氣,恭敬無比。

現在賴在宮里不走,這可如何是好?

真宗皇帝原來的幾個皇子夭折了,最後一個兒子雖才十歲出頭,可早就已是定下來的皇位繼承人,這個八叔叔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住下了不走,會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

皇宮內所有的人都急成一團,可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皇弟,哪有人敢去向他問個半句?

宰相李迪坐在桌子邊,心急如焚。

手中提著一只筆,在一張紙上亂寫。

正寫間,餘光瞥見一個宦官端著一盛著熱水的金盆子走過房前,李迪心中不解,叫下宦官問道:「這是什麼?你要拿哪里去?」

小宦官急忙過來匯報:這個是八王爺要的熱水。

李迪眉頭一皺,提起蘸滿濃墨的筆來,就往金盆里攪。

一直攪到整盆水已經黑的看不見底才停下手來,也不顧宦官訝異的表情和哆嗦的手,沉聲道:「端過去。」

他說了一句話,皇帝就放棄對太子謀反的追查… 歷史 第3張

這八賢王在屋內看著這一大盆熱氣騰騰,黑不隆冬的水,不禁心悸起來,腦海中千軍萬馬奔騰而過。

各種宮變、謀略、刺客、詭計風起雲湧,回過神來冷汗已經浸透了內裳。

他急忙站起身來,大步向宮門外走去。

連招呼都沒和宮內人打一聲,一路快走到宮門口帶上自己的隨從,馬不停蹄地打道回府了。

次日真宗瞑目歸天。

十二歲皇太子在靈柩前繼承皇位,是為仁宗。

皇太后劉娥垂簾聽政,權力順利過渡,安全對接。

2、相才

景德二年(1005)年,34歲的李迪高中進士,狀元及第。

光宗耀祖,榮耀八方。

早在李迪在鄉間苦讀之際,他帶著文章拜訪一代奇才文章大家柳開。柳老師是狂傲之士,自稱「師孔子而友孟軻,齊楊雄而肩韓愈。」

目無餘子。

獨獨對李迪青眼有加,表揚道:「這小子有棟梁之才。」

李迪很明白狀元在民眾中是偶像,在朝堂中未必算得上根蔥這個道理。

相當低調,從基層開始工作,一步步走上重要崗位。

後來他當了宰相,有個狀元來拜見,名片上寫:新科狀元王某。

李迪把他叫來:現在朝廷已任命你為科長,你就是王科長,不是王狀元了。明白了嗎?不要老把狀元這個事掛在嘴邊,怕別人不知道。你是留學劍橋,真的每回和別人談話,都要來一句:「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

這就是李迪的平民思想、務實作風。

在財政部(三司)任部長,發現財政虧空很大,又碰上大災年。

宋真宗也急了。

問李迪:「這個怎麼辦?」李迪建議把內藏庫的錢調出來用,以解燃眉之急。

所謂內藏庫就是皇家的錢庫,也是平時準備應對緊急情況的儲蓄。

真宗同意:「朕要出幾百萬金帛借給三司。」

李迪笑道:「天子的財產就是國家的財產,分什麼內外嘛!陛下您直接說賞賜給三司不就行了,不要講借字。」

真宗高興極了,老李你講的很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李迪見高帽起了作用,趁機再進一言:

陛下您近年來東封西祀,開路砍樹,興建行宮,耗費是不是大了?

今後這樣行不行,只要把驛站或州府修改裝修一下充當行宮?

真宗興沖沖地,全部同意。

這種能讓皇帝愉快地通過他不願意做的事情,舉重若輕的理事水平,就見出功力來。

大中祥符九年(1016),吐番李立遵率三萬大軍入侵隴西。

邊防司令曹瑋連連上書,要求朝廷增兵隴西。

真宗和李迪商量:「我看這個曹瑋老是請求增兵,膽子太小了!是不是把他換了,你看誰可以替代他?」

李迪說:「李立遵早晚就要進犯,增兵備敵,這個不是膽怯。曹將軍知兵善戰,沒有人可以替代的。」

真宗這才定下心來,不動。

不久邊關來報,曹瑋出秦州迎戰李立遵。

真宗又問:「老李啊,你看這一戰怎麼樣?」

李迪說:「必勝!」

幾天後,捷報傳來,曹瑋在三都谷大敗李立遵,斬首上萬級,一舉擊潰了吐番聯盟。

把真宗高興地跳起來,問李迪你怎麼判定曹瑋必勝?

李迪說:「李立遵揚言數日後拿下秦州將士們大會餐!用以激怒曹瑋,曹將軍不理他。按兵不動,等著敵人上門,這是以逸待勞的戰略。我就從這一點就看出他會取勝。」

真宗大為刮目相看,這老李真是大才。

他說了一句話,皇帝就放棄對太子謀反的追查… 歷史 第4張

丁謂

3、鬥爭暗流

真宗後期的政治鬥爭,主要兩個派系,寇準派和丁謂派。

真宗本人身體漸漸吃不消,不少政務是由皇后劉娥處理。

寇準派準備來個「太子監國」——讓真宗當太上皇,用太子的名義把權力從皇后手上搶回來。

不料保密不嚴,還是讓丁謂派得知,搶先動手,把寇準派打倒。

老寇準也被流放到廣東雷州。

其中太監周懷政棋走險招,想來個刺刀見紅,殺丁謂立仁宗,反而著了丁謂的套,拿住斬首。

真宗也怒了,老子還沒死呢,你們搞什麼「太子監國」!

下令追究下去,都是誰出力出謀,太子有沒有參與這事?

要一查到底!

危機就在前面,李迪找個機會和真宗單獨相處,輕描淡寫地說:「陛下您有幾個兒子,經得起這麼折騰?」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真宗省悟過來,現在唯一的兒子就是國家的未來,還計較這些?

急忙停止擴大追查行動。

真宗有意讓李迪接替寇準的空缺,李迪堅決不幹,直接表明:我本來就和寇準是一夥的,從來和丁謂合不來,我也反對劉皇后過渡參與朝政。

言語衝突越來越嚴厲,真宗越來越糊塗了,丁謂下狠手,把李迪貶到鄆州。

下令鄆州監察緊盯李迪的舉動,隨時上報,是要落井下石的節奏。

幸好公道在人心,大家還是比較照顧李迪。

有人為此不平,問丁謂:「您這樣整李老,不怕天下人的議論嗎?」

丁謂冷笑道:「這有什麼?以後最多就是那些呆書生寫上一句‘天下惜之’罷了!」

丁謂專權,狠狠打擊異已分子「朝中正人為之一空」。

寇準、李迪都差點被整死。

但丁謂過於貪圖權力,終於激怒了劉皇后,也被打倒,丁謂派全部被貶。

李迪重新回到中央。

少年皇太子順利登上皇位,實際由劉皇后掌權。

她直接對李迪說:「李相公,以前你老是反對我干預國家大事。是不是太過分了嘛!今天你看我保著小皇帝治理國家,你看怎麼樣呢?」

這話問得相當地有分量。

李迪不亢不卑道:「臣受先帝的大恩,願意以死報效國家。如今看到當今皇上,神聖英明,真是臣民們的福氣。小臣沒想到皇太后您的品德,是如此的高尚啊!」

一番話劉太后聽得很高興。

當然為了朝政,不可能和以前反對自己的實力派大臣們全部絕交,劉娥太后和李迪等大臣算是和解共處。

一起輔佐年少的宋仁宗。

4、遺直碑

李迪的工作效率這麼高,和平常深入基層,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關。

吐番入侵,真宗問他可以派哪里的兵將支援?

李迪說,我以前在陜西工作時,有個筆記本,我去拿來講給陛下聽。拿到筆記,一目了然地標記某處有多少駐軍,多少是步兵,多少是騎兵等等。

李迪說只要留下多少人駐守,其他都可以發往前線。

真宗大為嘆息:「老李啊,你就是我身邊的廉頗李牧喲!」

劉太后去世後,李迪第二次入內閣為副相。

但他不喜歡正相呂夷簡的精明機巧,再一次明確表示不和老呂同朝為官!——和當年懟丁謂一個樣。

於是到兗州工作,表示願意就近到泰山替仁宗皇帝祈求子嗣。

仁宗也老是生不出兒子來。

倒是仁宗皇帝明白老李的脾氣,直接說:「祈禱神仙這種事,不要叫李迪去做。如果是探訪民間的疾苦所在,這才是李迪喜歡做的事。」

慶歷七年,七十七歲的李迪去世。

仁宗為他題墓碑:遺直之碑。

是古代純樸遺風下的正直之士之典範。

他說了一句話,皇帝就放棄對太子謀反的追查… 歷史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