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張

騰訊新聞出品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張

閱讀定義人生

守 夜 人 計 劃

大家·見書

我們邀請了一批認真的閱讀者,選出他們覺得真正值得閱讀的好書,去實踐一種不避繁難的閱讀,也期望與共讀的讀者一起分享他們閱讀的趣味、視野和方法。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3張

近代史上,中國的土地曾經經受著他者目光逐寸逐寸的考察,包括傳教士、觀光者、探險家、間諜、商人等等,其中尤以近代日本的探查深廣且細

細到什麼程度呢?資中筠在《日本「知華」與中國「知日」的差距》一文中曾提到耒陽深山老林里的一處無煙煤礦,因交通不便,在當時的中國亦少有人知,而她的父親1917年去日本留學時,卻在東亞同文書院對中國各省的調查記錄報告中找到了記載,思之令人吃驚。

再說其考察之深廣。1928年,戴季陶在其《日本論》中開篇即寫道:「你們試跑到日本書店里去看,日本所做關於中國的書籍有多少?哲學、文學、藝術、政治、經濟、社會、地理、歷史各種方面,分門別類的,有幾千種。每一個月雜誌上所登載講‘中國問題’的文章,有幾百篇。參謀部、陸軍省、海軍軍令部、海軍省、農商務省、外務省、各團體、各公司,派來中國長住調查或是旅行視察的人員,每年有幾千個。單是近年出版的叢書,每冊在五百頁以上,每部在十冊以上的,總有好幾種,一千頁以上的大著,也有百餘卷。‘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幾千百次,裝在試驗管里化驗了幾千百次。」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4張

大正時期的日本

事實上,相比西方,日本對中國的觀察和理解確乎有其獨特性

一來,日本曾是東亞漢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員,其漢文教育也始終未曾中斷(盡管在戰後有所弱化),中國文化對他們而言,既是外國文化,又融於本國文化,這種文化上的親緣性,就如同歐洲人之於希臘羅馬的遺產;二來,明治維新以降,日本的西學不斷深化,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更是常以「世界強國」和「亞洲冠軍」自居。

如此這般夾在中國與西方的雙重鏡像之間,近代日本的心態一直既複雜又微妙,日本思想家竹內好甚至認為這個在亞洲之中而非亞洲的日本「什麼都不是」。在這個意義上,日本也頗像《伊索寓言》里那只蝙蝠的變體:面對亞洲,它是學習歐洲的優等生,並因此自居亞洲主管者,而面對西方,它又以亞洲代表的面目出現,以此爭奪世界霸權。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5張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的宣傳畫

這種二重性,也一直彌漫在近代日本對中國的觀察之中。如果說,由於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日本人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現實中的中國,而更多地借由研讀漢文典籍來認知中國。那麼明治以降,中日通行往來頻繁,日本人對中國的認知已從典籍被一步步放回了粗糙的地面。而面對這道橫亙在歷史中國與現實中國之間的巨大鴻溝,多數日本人自然而然產生了既親近又蔑視的雙重心態,即對歷史中國的親近與對現實中國的輕蔑

魯迅的朋友內山完造曾在《花甲錄》中敘及自己1913年來中國的原因:「我以前就覺得,如果說世人是五寸的話,自己不到四寸五。恐怕非得到四寸人的社會去,才有可能成功——那便是中國。」與此相關,中國文史研究專家吉川幸次郎(1904-1980),在小學時也曾被同學們贈送一個侮辱性的綽號——「支那人(中國人)」,那是一個看不起中國人的時代。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6張

吉川幸次郎

雖成長於這般輕蔑中國的日本社會,吉川幸次郎對中國文化卻不無鄉愁情結:「不管怎麼說,中國的思想,都是人類的故鄉之一,一到某種時刻,有意無意的,就在講述著對它的鄉愁。」與此類似,曾數度來華的小說家谷崎潤一郎,也曾在其遊記中寫道:「中國趣味依然頑強地根植於我們的血管深處」「眼下的我,一方面是盡可能抗拒中國趣味,一方面又不時地以一種渴望見到父母的心態,悄然歸返到彼處。就這樣反復再三,不能止行」。

當時日本的另一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也曾於1921年訪華,一路經行南北,追求詩情的他卻大失所望,對不少典籍中記載的名勝古跡,幾乎是皺眉掩鼻地觀看的。對此,他在《中國遊記》中寫道:「當代的中國,並非詩文中所描繪的中國,而是猥褻、殘酷、貪婪的,小說中所刻畫的中國。」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7張

芥川龍之介

相比芥川,內藤湖南不僅熟悉中國古典文化,也十分關切中國的命運。1899年,在北京過中秋的內藤湖南,因見皇城邊雜草沒過人頭,一度潸然淚下。盡管如此,內藤湖南始終是從文化歷史,而不是從政治現實,來確認中國的價值和意義的。在1924 年的《新支那論》中,他不無露骨地寫道:「若高於民族之大局,立於世界人類之大處高處觀之,其(中國)於政治經濟之領域,國家雖瀕於滅亡,然其鬱鬱乎文化之大功業則足以令人尊敬。與此大功業相比,國家之滅亡實無足輕重。」後來的思想家子安宣邦認為這是一種知性的傲慢,因為內藤湖南對古典中國無比熟悉,所以自大到以為可以代中國人思考。

在當時的政治空氣中,內藤湖南的《支那論》和《新支那論》很快變成了一種可運作的誤讀被投入現實政策之中。然而,由中國觀察轉向對日本帝國政策的支持,內藤湖南絕不是孤例,而更像是一種「輿論的氣候」,這其中飽含的現實性,可能遠比邏輯更有決定性的說服力。閱讀近代日本對中國這些深入的觀察,或許也可以見出日本為何會走向侵略中國這條不歸路的蛛絲馬跡。正因如此,野村浩一才在《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中寫道:「近代日本的歷史,就是對中國認識失敗的歷史」。

然而,評判成敗對錯與尋求理解,是判然有別的兩項工作。我們相信,在意見紛歧喧囂的今天,致力於複雜性的理解可能比簡單的評判更為重要,畢竟無條件的對錯是不存在的。回首近代日本的中國觀察,那些曾經導致誤讀的扭曲因素,在今天是否已經得到安魂了呢?為此,這一期的「守夜人計劃」,我們邀約了不少深切關注這一話題的寫作者,認真重讀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行紀和中國研究,以期做一點厘清的工作,這既是試圖理解他們,更是反身的自我理解。我們也期待,類似這種彼此評註、相互深化的工作,能打開新的理解空間,即以一種視角的啟明,照亮自身視角顧及不到的陰翳之處。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8張

以下為守夜人計劃期的預告,按預定交稿時間先後排序

《中國漫遊記》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9張

[日]德富蘇峰著

張穎 徐明旭譯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4年版

頁數:458頁

定價:35元

讀解人張明揚

德富蘇峰是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記者、歷史學家和評論家,被稱為繼福澤諭吉之後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他分別於1906年和1917年遊歷中國。

《雍正帝:中國的獨裁君主》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0張

[日] 宮崎市定著

孫曉瑩譯

甲骨文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年版

頁數: 220頁

定價: 48元

讀解人連清川

宮崎市定,日本歷史學家、京都學派史學第二代巨擘和集大成者。《雍正帝》是宮崎市定精研《雍正朱批諭旨》的重要成果,比較全面地概括了這位「近世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獨裁君主」的統治狀況。

《上海時代》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1張

[日]松本重治著

曹振鹹 沈中琦 等譯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0年版

頁數:656頁

定價:45元

讀解人劉檸

松本重治,日本侵華戰爭中內閣首相近衛文麿的「智囊」,在風雲激蕩的20世紀30年代,以日本同盟通訊社上海分社社長各義常駐中國,憑其特殊的身份和廣泛的人脈,成為中日關係舞台上最活躍的角色。《上海時代》也被公認為戰後日本最有分量的政治外交回憶錄之一。

《秦淮之夜》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2張

[日]谷崎潤一郎著

徐靜波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

頁數:160頁

定價:38元

讀解人李長聲

谷崎潤一郎,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秦淮之夜》所收錄的散文隨筆,記錄了谷崎潤一郎1918、1926年兩次造訪中國所見的風物民情,借此在山水衣食中細品「中國趣味」。

《中國繪畫史》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3張

[日]內藤湖南著

欒殿武譯

中華書局2008年版

頁數:228頁

定價:20元

讀解人薑建強

內藤湖南是京都大學東洋史的第一代教授,亦是日本京都學派的開創者,堪稱日本的史學大師。《中國繪畫史》是其關於中國繪畫史的論述集成。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4張

[日]溝口雄三著

龔穎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版

頁數:469頁

定價:49元

讀解人維舟

溝口雄三,日本歷史學家、漢學家,專研中國哲學、中國思想史。《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對中國前近代的路向進行了辨析,特點是反對一般常見的西方中心論歷史觀,而在中國內在的思想理路中尋找中國的「近代」及其「屈折與發展」。

《燕山楚水》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5張

[日]內藤湖南著

吳衛峰譯

中華書局2007年版

頁數:225頁

定價:18元

解讀人:羽戈

《燕山楚水》是內藤湖南於1899年旅行中國時的記錄。他得以遍訪名山大川、碑墳寺觀等景勝,最精彩的部分則是他與嚴復、張元濟、文廷式等很多改革派知識分子之間討論中國政治局勢的筆談記錄,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蒙古旅行》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6張

[日]鳥居龍藏著

戴玥 鄭春穎 譯

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

頁數:278頁

定價:52元

讀解人陳思呈

鳥居龍藏,日本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及民俗學家。以1895年對於中國遼東半島的調查為開端,他開啟了長達45年的海外田野調查工作,足跡遍及西伯利亞、蒙古,以及中國的內蒙古、東北、雲貴、台灣等地。《蒙古旅行》所記,即是其考察行程之一。

《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7張

[日]野村浩一著

張學鋒 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頁數:238頁

定價:32元

讀解人鄧文初

近代日本人是怎樣認知自己富強起來的原動力,並摸索自己民族前進道路的呢?野村浩一編著的《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試圖為我們展示近代日本的中國認知、中國觀,特別是知識階層的中國觀。

《三十三年之夢》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8張

[日]宮崎滔天著

林啟彥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年版

頁數:284頁

定價:36元

讀解人許知遠

宮崎滔天,為明治大正年間的日本浪人和大亞洲主義者。一生以解放亞洲民族、消除種族壓迫、建立自由平等、博愛的大同世界為己任。自1897年起,與孫中山結為生死之交,傾力支持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事業。《三十三年之夢》是其於惠州起義失敗後,在一種經濟極度拮據、心境極度憤怨的情況下寫成的前半生經歷的回憶錄。

《中國的公與私·公私》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19張

[日]溝口雄三著

鄭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版

頁數:302頁

定價:39.6元

解讀人:胡文輝

比照日本的「公私」概念,溝口雄三集中地追問這樣一個基本問題:中國的「公」與「私」的概念,為什麼既沒有發展成西歐意義上的以自我權利為中心的社會契約關係,也沒有發展為日本那樣的缺少公理而只能以共同體為絕對前提的地域性意識?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0張

[日]谷川道雄著

李濟滄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版

頁數:362頁

定價:58元

讀解人張亦霆

谷川道雄,是繼內藤湖南、京崎市定後日本研究魏晉隋唐史的第三代領軍人物。該書深入到六朝隋唐社會的內部和基層,指出國家與民眾有對立的一面,更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沒有民眾的積極作用,隋唐帝國便不可能出現」。

《中華名物考》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1張

[日]青木正兒著

范建明譯

中華書局2005年版

頁數:369頁

定價:26元

讀解人莊秋水

青木正兒,日本著名漢學家。《中華名物考》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間發表的有關中國名物的論考,題材從草木之名到節物之名,非常廣泛,處處透露著中國文化的種種相關知識、相關傳統,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2張

話題一:當今中國,能有幾人配得上「知日」二字?

讀解人蔡成平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3張

話題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觀起源於江戶時代

讀解人蔡孟瀚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4張

話題三:現代的日本人怎麼看中國?

讀解人李淼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5張

推薦閱讀

守夜人計劃:如果閱讀有「瓶頸」,我們想試著打破它

解剖了千百次,為何近代日本還是決定侵略中國丨見書 歷史 第2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