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 齊麗娟
不同的家長對育兒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對於還處在幼兒期的寶寶要不要立規矩呢,家長們也是眾說紛紜。
A家長:孩子還小,應該讓孩子充分的釋放天性,至於規矩那是孩子長大以後才需要建立的,小孩子懂什麼規矩!
B家長:立規矩是必須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邏輯世界,不在小時候就立好規矩,長大後更加難以管理,規矩還是應該早早就立下的。
那麼到底要不要立規矩呢,對於小孩子而言到底有沒有規矩之說呢?
其實,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有屬於自己的意識了,並且會有基礎的判斷,家長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寶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在這個時期,立規矩是可行的。
當然這也是要講究方法的,適當的方法更有利於寶寶接受,而不會影響親子關係。
√ 家長想立規矩,先得學會表揚寶寶
在立規矩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寶寶的抵觸,這個時候家長要針對寶寶的每一點進步都作出表揚。
但是也要記得不要表揚的很寬泛,要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比如說寶寶把玩具擺放的好整齊啊,寶寶真棒!這樣有針對性的表揚,會讓寶寶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寶寶會明白自己這麼做是對的。同時,家長也要注意不要進行一些無效的表揚,很寬泛沒有重點。比如說,寶寶只是在安靜的坐著,家長一句無來由的「寶寶真棒」,會讓孩子找不到重點,自己只是單純了坐著就會受到表揚,顯然這樣的表揚沒有什麼意義,也不會對孩子的正確行為起到鼓勵的作用。
總的來說,表揚的時候要有重點,讓孩子明白所做的哪一點是值得表揚的,從而有繼續這種行為的熱情和興趣。
√ 不要以為立規矩就是大聲的呵斥指責孩子
說到立規矩,可能很多家長會認為這就是要嚴厲的批評教育孩子,但是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孩子的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不是說家長嚴厲的呵斥就能夠快速的讓孩子養成習慣,並且呵斥並不是一個有效的建立規矩的方法,同時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所以說大聲的呵斥只能是家長情緒的宣泄,對於孩子的習慣養成來說意義不大。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大聲哭鬧的時候,不要和孩子講道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是聽不進去家長說什麼的,也不會與家長進行眼神上的交流,只是沉浸在自己悲傷或者憤怒的情緒里,家長講再多的道理也是沒有用的。家長應該在寶寶情緒穩定的時候在與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在平靜的狀態下更容易進行溝通。
同時,家長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也許大聲的呵斥在短時間內是有效的,但是對於長期習慣的養成是不利的,因為孩子對於這種習慣會因為家長的呵斥而變得很抵觸,是有不良的情緒摻雜的。家長盡量以溫柔的態度來幫助孩子建立習慣。也許溫柔的方式要相對簡單粗暴的呵斥更加的花費精力和耐心,但是這是與孩子建立良性回應的有效方法,時間久了,孩子會對家長所說的習慣有響應。
處於幼兒期的孩子,大腦發育是非常快速的,也是養成習慣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大約花費3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選擇錯誤的方法而錯過了培養孩子習慣的好時機。
√ 家長不要用自己的眼光來衡量孩子的對錯
有時候孩子做的一件事,在家長眼里覺得是錯的,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自己定義的對錯是否都是正確的呢。比如說寶寶在媽媽洗衣服的時候喜歡在身邊也有模有樣的學著搓衣服,很多寶媽會覺得孩子在淘氣,會弄的滿地都是水,也會弄濕自己的衣服。但是卻沒有想到這是寶寶在模仿大人的動作,是寶寶獨立的一種表現,雖然確實是會弄髒地板、弄濕衣服,但是這就能說明孩子這麼做是錯的麼,這顯然是家長想當然的一種表現。
別輕易的對孩子的行為做判斷,或者是下定義,某種程度上這些被定義了的行為不過是家長以自己的觀點來看待孩子,而沒有以孩子的視角來看待事物,顯然是對孩子要求過高不切實際了一些。家長除了否定孩子的行為也要學會理解和尊重,這很重要。
√ 規矩雖然必須要立,但是執行的時候也可以適當變通
在與孩子作出約定後,雖然在孩子沒有完成的時候是要受到一些處罰的,這樣規矩才有建立的意義。但是也並不是說建立好的規矩就不能存在絲毫的變通,在執行上,家長是可以留有一些餘地的。在最終目標達成前,中間的過程是可以有一些放鬆的。
只要大的原則是沒有被突破的,那麼中間過程有些調整也是被允許的。比如說希望寶寶能夠把弄亂了的玩具放回原來的位置,寶寶同意了,但是期間想要放一會兒同時再玩兒一會兒,這就是可以被允許的,最終做到的是讓寶寶懂得讓玩具歸位,雖然可能過程因為寶寶一邊玩兒一邊放耽誤了一些時間,但是對於玩具擺放歸位的習慣養成是影響不大的,家長自然是可以同意這個要求的。
在寶寶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家長的引導和輔助是非常重要的,在規範寶寶行為的時候,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以正確的師范,比如說玩手機的問題,家長不允許孩子玩兒手機,講了很多的大道理,但是自己卻手機不離手,玩手機到很晚,相信這樣的環境下,父母的說服力要弱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