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漢武帝劉徹,共有兄弟十三人,全都封王,其中只有河間王劉德最賢明。劉德修習古書,實事求是,不惜花錢在民間求購古書,因此得到了許多古文經籍,先秦舊書。平時講習禮樂,遵從儒術,不敢恣意妄為,死後謚為獻王,為漢代賢王之一。
河間與魯地相近,有孔子遺風,只是魯王劉餘不好文學,只喜歡鬥雞遛狗,打算把孔子的舊宅全部拆除,改成自己的宮殿,在拆除一處牆壁時,發現了幾十卷藏書,用蝌蚪文寫成,魯王大半不認識。剛準備挖孔子廟堂時,忽然聽得鐘鼓齊鳴,琴瑟相和,還以為里面有人作樂,進去一看,連人影也沒有一個,只覺得餘音繞梁,嚇得劉餘寒毛豎立,慌忙罷手,又將損壞的牆壁修好,將那些遺書給還孔子的後人。
魯王遭此驚嚇,這才不敢藐視儒家學說。魯王曾經搶奪百姓財產,百姓到魯國相國田叔那里告狀。田叔假裝發怒:「魯王就是你們的主人,怎麼可以和主人打官司呢?」說完,把為首的人打了幾十打板。劉餘得知此事後,也覺得慚愧,便取出自己的私人財產,交給田叔,讓他還給百姓。田叔病逝後,當地的老百姓十分懷念他。
此時國內安定,武帝決定派郎官司馬相如安撫巴蜀之地的蠻夷。在此之前,武帝曾派番陽令唐蒙招撫夜郎國。夜郎國王名叫竹多同,向來僻處南方,世人稱為南夷。南夷部落大約有十餘個,要算夜郎最大。
夜郎國的地域,主要在今貴州的西部和南部,可能還包括雲南東北、四川南部及廣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區。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期間,滇王問漢使:「漢與我誰大?」後來漢使途經夜郎,夜郎國君居然也提出同樣的問題。
由於地處偏僻,這些蠻夷之地一直和中原不通往來,所以夜郎王坐井觀天,還以為這個世界上惟我獨尊。後世相傳夜郎自大,便是為此。等唐蒙來到,夜郎王目了漢官威儀,才覺得相形見絀。唐蒙更是誇大其辭,說漢朝如何強盛,如何富饒。夜郎王聞所未聞,不由得瞠目結舌,願聽指揮。誰知唐蒙又在那里作威作福,地方百姓更加惶恐,以至流言四起。武帝不得不另派別人出去安撫,想起司馬相如本是蜀人,應該熟悉地方情形,便讓他到蜀地。
當時的情況有點複雜,正值唐蒙征伐古夜郎國,花了兩年時間,連一條路都沒有修通,只得大量征調四川本地人馬錢糧。本地土著士紳不堪重負怨聲載道。司馬相如此去,一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四川人,大家都是老鄉,溝通起來比較方便;其次既要糾正唐蒙的過激做法,又要執行開疆拓土的宗旨,所以安撫好當地百姓成了重中之重。如何平衡這幾方面之間的關係,就需要很高的智慧了。
司馬相如一到成都,就受到了本地士紳的廣泛關注。畢竟是父老鄉親,彼此的忌諱相對應該要少很多。一番寒暄之後,倒苦水的、質問的、表達憂慮的都來了。七嘴八舌,說什麼前有夜郎國三年修路未通,耗費錢財;後有再去開拓西川,窮兵黷武。皇上損害我們平民的利益,去收服邊遠的蠻荒,是不是不夠仁慈等等等等,反正是讓人應接不暇。
於是,司馬相如寫了一篇很著名的檄文《難蜀父老》,曉諭各地,地方上謠言漸漸平息。武帝大喜,又拜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部,安撫那里的地方勢力。
完成使命後,司馬相如不免有些沾沾自喜。誰知有同僚妒忌,說他出使時私受賄賂,竟被免官。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流落茂陵,再也沒有回到家鄉。後來武帝又召他做官,司馬相如乘機又獻上一篇《大人賦》,討武帝的歡心。卓文君年老色衰後,司馬相如想納茂陵女子為妾,卓文君寫了一首「白頭吟」詩,說他薄情寡義,司馬相如這才作罷。
鬥文蟲曰:《難蜀父老》托言詰難蜀中父老,實際上是司馬相如反駁朝廷重臣的錯誤認識,堅定武帝開發西南的信心,也是司馬相如在從政道路上的見解。這篇文章高贍遠矚,很有說服力;文中用邊民的怨言和渴望作論據,動情入理,很有雄辯性和說服力;讚頌武帝采納遠見開創大業,促使武帝聽取自己的意見,堅定開發的信心,委婉而有力。看到這篇文章,武帝果然開始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