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就要打出來才優秀!」
「打是親,罵是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成長的煩惱」難免會有失去耐心,洪荒之力爆發的時候。於是這自古傳統的「育兒方法」很自然的就派上了用場。
但是,暴力給孩子帶來的生理和心理的傷害以及未來深遠的影響,你真的了解嗎?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用打或者是嚴厲的教育以及恐嚇孩子的方式,是最有效能夠讓孩子變聽話的方式,或許這樣的方式在當下或多或少對孩子是有用的,但長時間來看,暴力行為或是暴力語言都會在將來造成孩子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
暴力教育對孩子的傷害
有研究表明,一些孩子在公共場合遭受父母毆打之後,會產生類似於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爆發性的傷害。此外,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也發現,當孩子處在壓力和害怕的情緒下,他們的大腦也會釋放一種有毒物質,會損害他們的記憶區的腦神經,因此,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放鬆不焦慮的環境下,也是促進他們大腦發育的關鍵。
暴力教育對孩子青春期的影響
此外,暴力的教育方式可能會一時達到讓孩子暫時聽話的目的,但當未來孩子到了青春期,身高快速成長,身體各方面條件更加完善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變強大了,父母的管教就會開始變得無力,孩子會覺得沒有人能夠管得了我了或是終於沒人管我了,性格就會開始變得極為叛逆,這就會直接的影響到親子關係。孩子也會更加抗拒和父母溝通,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解決,對父母拒絕敞開心扉。
暴力傷害產生的心理印痕
有一個這樣的案例,一個孩子從小被父親打大,當有一天他長大比他父親還要高大的時候,父親再要動手打他的時候,他一抬手父親就摔倒了。當他看到父親有那樣要打他憤怒的表情和態度的時候,他就會有打他父親的衝動。這個孩子其實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也感到很奇怪,於是他咨詢了心理醫生,得到的答案就是這就是暴力行為給他造成的心理問題。有可能父母並沒有說什麼,但是他的情緒就會馬上變得很激烈。可能是一個隨著我們的成長已經不記得了的某個表情或是動作,但是在長期的影響下,潛意識會告訴我們這是危險的、被挑剔的、是讓我們覺得不自信的,可能馬上情緒就會反應的很激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印痕。
可以說暴力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深遠,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更加自信,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有能力的,也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因為不用擔心父母有一天自己會不被愛,所以孩子會有足夠的價值感和歸屬感,可以讓孩子把自己所有的生命力量去用於讓自己未來變得更優秀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力量都去用於獲取安全感上。
國際不打小孩日,希望我們能夠用愛和包容來替代傷害,不再以「為孩子好」作為粗暴的借口,和孩子更加理性的交流,讓孩子能夠更為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是Poppy,讓我們共同努力,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