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由客戶變對手,科大訊飛千億市值終成夢?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歷史的長河中,18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在互聯網世界,這仿佛已經是幾個世紀的時長。所有誕生於本世紀初而存活至今的互聯網公司,都可以堪稱骨灰級的玩家。比如,今天的科大訊飛。

眼見著盼來了人工智能的春天,國家政策的扶持、產業日趨成熟,讓科大訊飛在今年的市值一路飆升,一度逼近千億,然而當BAT紛紛高調入場後,曾經的客戶變成了直接競爭對手,這不禁讓人們開始擔憂起科大訊飛的未來。

BAT由客戶變對手,科大訊飛千億市值終成夢?

在華爾街,曾有無數創業公司都被問過「如果微軟和你競爭,你會怎麼辦?」,在中國,微軟被替換成了BAT,這三家擁有資金、流量和大數據的巨無霸一旦集中進入某一個行業,也意味著此前的格局即將被洗牌。

盡管科大訊飛擁有18年的潛心技術積累,但在眼下這場已經觸發的AI大戰中,比拼的遠不止這些。

從創業小兵到行業執牛耳

科大訊飛,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其與中國科技大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1999年,中科大碩士畢業的劉慶峰註冊成立了科大訊飛的前身——安徽矽谷天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同年融到一筆3000萬的資金,正式改名為科大訊飛。

當時,BAT都剛成立不久,還是小公司。馬化騰在忙著優化QQ,不,那個時候QQ還叫OICQ;馬雲在忙著推廣「1688批發網」,那時淘寶還沒誕生;百度才剛剛辦完工商註冊手續,李彥宏還要親自上陣寫代碼。

那個時候,BAT都在為各自的生計犯愁,與科大訊飛沒有任何關聯。而在劉慶峰眼里,真正的對標對象是IBM、英特爾、摩托羅拉、東芝等國外IT巨頭,這些國外公司在那個年代幾乎把中國語音市場瓜分了。

BAT由客戶變對手,科大訊飛千億市值終成夢?

為了奪回市場,科大訊飛在獲得融資後迅速做出了一款面向消費市場的暢言軟件,試圖把手寫輸入的隨意性、鍵盤輸入的準確性和語音輸入的高效性完美結合起來,然而市場反饋卻不如人意。回頭來看,當時人們在PC端已經形成了固定的交互模式,而科大訊飛想要改變人們習慣並不容易。

反思過後,劉慶峰調整了業務方向,開始從C端轉向B端,為to B客戶提供語音技術支持,也即我們所知道的——「iFLY Inside」。就像曾經每一台電腦都有intel inside標誌一樣,科大訊飛的設想是專注做好「iFLY Inside」,自己只負責開發引擎、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晶片,而應用集成則由下遊的開發商或客戶自己完成。

經過商業模式的轉換,科大訊飛迅速打開了市場,華為、中興、鑫泰、神州數位等大型企業的語音技術服務訂單接踵而至。截至目前,中國電子企業百強前10名中,有8家在用科大訊飛的技術,全國更是有2000多家龍頭企業獲得了科大訊飛的技術支持。

被百度間接抄底,AI免費戰全面打響

最近,百度宣布語音技術全系列接口永久免費開放,將為眾多合作夥伴提供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喚醒多平台 SDK。這就意味著很多AI技術和產品開發商,今後不用再去購買其他第三方的專業技術,而是直接調用百度語音技術就成了。這一把抄底,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智能語音及語音技術廠商是最受傷害的。

科大訊飛自己做了18年的語音技術研發,等到了人工智能發展初期,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AI企業,而今卻遭遇互聯網巨頭的釜底抽薪。素有「矽谷華人之光」之稱的陸奇深諳免費之道,他親身經歷過矽谷大大小小的數十場商戰,也親眼見證過微軟用免費手段打敗網景、太陽等公司,如今將這套打法復制到中國市場再順其自然不過。

語音對於百度來說只是一小部分業務,而對於科大訊飛而言則是絕對的核心,為達目的,百度可以完全放棄單純語音領域獲利,而從在更廣泛的整合應用中獲利。國內一家排名前五的手機企業,今年由科大訊飛轉投百度,決定在其旗艦機上接入百度的免費語音技術。科大訊飛最早拿下的大客戶——華為的部分機型也已搭載上了百度的免費語音技術。

BAT由客戶變對手,科大訊飛千億市值終成夢?

(銷售收入與淨利潤形成剪刀差,2017年上半年,營收增長43.79%,淨利同比降58.11%)

雖然劉慶峰回應,「這個市場,不是誰免費,誰就可以贏。最終勝出的,是幫助開發者真正解決應用問題的平台」,但不可否認,科大訊飛的訂單正在不斷被蠶食。

當然,不僅是百度,包括阿里、騰訊在內的BAT成員紛紛覬覦智能語音這塊大蛋糕。騰訊QQ自2006年起就是科大訊飛的客戶,但目前騰訊所有語音端都採用自己研發的AI技術。在阿里,相似的情況正在發生——淘寶、支付寶的電話客服質檢、天貓精靈、優酷、蝦米音樂也都開始應用自己的語音技術。

經過多年積累,科大訊飛無疑在語音技術上保有一定優勢,目前也是唯一能夠識別20餘種方言的語音識別公司。然而當大客戶轉身成為競爭對手,而且比你更有錢、有技術、有市場、有人才,那無疑將成為公司價值的噩夢。

千億市值夢?訊飛需要與時間賽跑

其實,更深層次的競爭還在後面。在BAT看來,語音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人機交互的入口,戰略價值非常大。今年,百度、阿里、京東、小米紛紛推出智能音箱,想要通過語音交互占領客廳市場,從而在千億級智能家居市場爭奪戰中占據有利位置。

「語音只是一個輸入工具,背後更重要的是內容生態。就像蘋果或安卓手機,真正價值在於上面的各種App,而非操作系統本身。這恰是科大訊飛的短板。」一位騰訊內部人士稱。

「留給訊飛的窗口期只有三到五年。」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如果偏安一隅固守現有市場,「活著」並不是問題,但是想要站在人工智能浪潮之巔則幾無可能。對於訊飛來說,必須要正面迎戰BAT,依托現有技術優勢,進行深層次的業務布局,畢竟在劉慶峰心中,科大訊飛的目標是千億市值。

為此,科大訊飛喊出了「平台+賽道」的口號,過去一年,訊飛開放平台上的開發者數量由23.6萬增長到46.5萬,科大訊飛會從技術、產業方向、管道上扶持創業公司成長。平台之外,訊飛最主要的賽道是教育,目前公司有三分之一的人力投入在線教育,主要產品則是口語評測、多媒體教學系統以及教育門戶。

在消費端,國內大部分智慧型手機、智能家電都應用了訊飛的語音技術。此外,車載也是競爭十分激烈的賽道,賓士、BMW、奧迪等已引入訊飛的語音技術,高德地圖也與訊飛建立了戰略同盟。

看得出,科大訊飛正在急迫地想要證明自己的產業落地能力。然而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B端和C端平衡。作為一家to B企業,科大訊飛顯得不夠貼近市場、決策機制相對緩慢,然而在眼下的這場人工智能大戰中,需要不斷感受市場,不斷快速迭代,只有這樣,人工智能企業才有可能成為變革者,否則隨時面臨著被踢出局的窘境。

在一家企業發展過程中,基因往往成為決定業務成敗的關鍵,像IBM、Oracel經過數十年發展,很多C端業務始終沒有做出名堂,至今核心營收來源仍是B端客戶。同樣的問題,科大訊飛也不得不面對。火焰之側,早已寒風凌冽。擁有千億市值夢的科大訊飛,能否扛住BAT這一輪猛烈的攻擊,目前來看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