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張

每一個父母,都曾經是個孩子。我們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會改變我們的大腦神經回路,讓我們不自覺地復制了原生家庭的傷害,用我們不喜歡的,甚至是極力避免的方式對待孩子。

—— 選自《快樂養育法》

父母的教養模式無形之中變成你教育孩子的模板,往往無心之舉會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當我們意識到這些行為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就能避免或降低自己成為孩子惡性壓力來源的可能。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2張

為何家會傷人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請想像一下:

有一台隱形攝影機跟著你一個星期,每天24小時拍攝你和孩子的互動狀況。當你觀看這段影片時,你會怎麼形容鏡頭里的「你」?

你會如何描述鏡頭里呈現的親子關係?你又會如何形容影片中的這位爸爸或媽媽呢?如果把影片拿給陌生人看,你覺得他會如何形容影片中的這個家庭呢?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3張

無形中復制的親子關係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知道怎麼當父母,很多人是在孩子出生後才開始學習如何教養孩子。但是,如果沒有留意「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很可能會在無形中使用熟悉的那套方式:刻印在我們身上的童年印記,也就是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4張

舉個常見的例子:

小女孩在公園玩耍時,玩具被另一個孩子搶走。小女孩很難過,跑去找媽媽,但媽媽卻生氣並不耐煩地對她說:「這有什麼好哭的,真沒用!」「哭什麼哭,不準再哭了!」或者,媽媽大發雷霆地罵:「你怎麼這麼笨?東西還被搶走了?」然後在公園里對那位搶玩具的孩子大聲咆哮,憤怒地拉著小女孩的手離開。

不管媽媽用上述哪一種方式回應,小女孩感受到的都是:「我的情緒不被接受」「不可以有情緒」「有情緒會讓媽媽更生氣」「我有情緒時,媽媽就會對我失望」。而媽媽會這樣對待小女孩,或許和她的童年經歷有關。

親子活動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5張

親子活動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5張

小女孩的外公在車禍中意外喪生,外婆必須一個人撫養五個孩子。

外公意外去世後,外婆承受不起這樣的悲傷與經濟重擔,情緒起伏很大,有時候整天躺在床上睡覺,有時候會無緣無故對小女孩的媽媽大吼大叫,罵她是笨蛋,指責她:「都是因為你,爸爸才會去世。」

當時小女孩的媽媽只有9歲,是家中的大姐,必須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媽媽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隱藏自己的各種情緒,如果外婆看到自己在哭,就會加以嘲笑或指責。

於是,媽媽開始封閉情緒,更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各種感覺。

無意中,媽媽也用了同一套方式對待小女孩,因為童年時期只要有情緒就會被指責,所以媽媽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也無法面對別人的情緒。

所以,每次看到小女孩難過哭泣時,媽媽就身體緊繃,心跳加速,煩躁的感覺快要把她壓垮,於是對著小女孩大吼:「不準再哭了,怎麼這麼沒用!」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7張

▲圖片來源於免費素材網站。

用原生家庭的方式理解世界

如果以大腦科學來解釋,教養的確是以某種方式在世代間「遺傳」。

小女孩的媽媽從小歷經母親的語言暴力、精神不穩定,父親意外車禍去世等負面童年經歷。長期這樣的惡性壓力改變了她的大腦,使她容易衝動反應,無法調節情緒。這樣受創的大腦,讓她更無法適當回應女兒的需求。

於是,這位媽媽打罵、吼叫、羞辱小女孩。

在媽媽情緒傷害下長大的小女孩,大腦也因為惡性壓力而改變。當小女孩長大,生下自己的孩子後,聽到孩子的哭聲也可能有焦躁的情緒,看到孩子難過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因為她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會如何面對和調節情緒。

為了趕快停止孩子的哭聲,她對孩子大吼:

「不準哭!」

「我數到三,再哭我就打你!」

若她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受到這樣的惡性壓力,長大後也可能不自覺地把這樣的傷害傳給下一代。

這就是教養在世代間遺傳的例子。在咨詢過程中,我也看過許多父母無意識地用以往被自己父母對待的方式教養孩子,變成孩子惡性壓力來源。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指出教養方式會傳給下一代。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8張

有個研究共追蹤了三代的父子。

一開始,研究人員篩選了約兩百位九歲男童,檢視這些男童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以及父親的教養方式。接著,一路追蹤這些男童成年、結婚、生子,並研究這些男童成為父親後的教養方式。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9張

研究顯示,如果男童的父親使用正向管教——給予孩子溫暖、一致性的教導,積極參與孩子的生活,在處理事情上不激烈反應,男童較容易適應青春期。不僅如此,當男童成為父親後,也會使用正向管教方式對待兒女,他們的子女在正向管教之下也表現得比較好。

不管是前述的小女孩,還是三代父子研究,都告訴我們:如果父母沒有覺察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們很有可能用相同的方式教養下一代。

孩子借由原生家庭來理解這個世界,用自己被愛的方式來愛其他人,從爸爸或媽媽平復情緒的方式學習如何自我調節以及面對情緒,從親子關係中認識人際關係。

原生家庭的影響非常大,而且不只影響你,還會影響你的下一代、下下一代。

研究家族創傷的美國治療師馬克·沃林恩(Mark Wolynn)的著作《這不是你的錯》(It Didn’t Start With You),就是要表達原生家庭的傷害不是從你才開始。你的媽媽會這樣對待你,有很大的概率是她在小時候也被外祖父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而外祖父母對待媽媽的方式,可能來自你的曾外祖父母。

不管是前述的小女孩還是女孩的媽媽,都只是家庭創傷遺傳中的一環,她們只能用有限的方式和能力對待下一代。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0張

我們教育孩子,往往是因為害怕

本章一開始,請你想像有台隱形攝影機24小時跟拍你,錄下你和子女的互動,然後請你用第三者的角度觀看這段影片。

現在,回想原生家庭里的親子關係,再看看你與孩子間的互動,有沒有看到相似的畫面呢?

如果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和自己的原生家庭類似,也不要太訝異,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教養下一代。

做家庭咨詢時,我會請家長做個小活動:「請回想你的原生家庭,然後找出三件你想沿用到現在家庭中的事情。另外,再找出三件想要丟掉,不帶進現在家庭里的事情。」接著,我會請家長互相討論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現在家庭的。你也可以和另一半做同樣的活動,一起思考、討論各自的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們所組成的家庭。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1張

請記住,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傷害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問題,更不是從你才開始,這是從你的上一代、上上一代遺傳下來的。但是,你有辦法終止這個循環,停止復制原生家庭里的教養方式。

覺察就是第一步,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可以阻止創傷遺留給下一代,給你的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

END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2張

上文部分摘選自留佩萱的新書《快樂養育法》(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已獲作者和出版社授權,父母堂(微信ID:askjane)發表。

每 日 送 書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3張

《快樂養育法》

著者:留佩萱

定價:42元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內容介紹

養育子女,父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迷思和問題。父母選擇了什麼樣的養育方式,孩子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最怕我們現在拼命給予孩子的,是他長大以後用盡全力卻無法掙脫的枷鎖。為人父母,不要因為自身對生活的萬分焦慮,就去過度消費孩子的童年。要知道,培養孩子的生存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過快快樂樂的生活,學會過各種不同的生活!

留言送好禮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截止周一(7月1日)12:00,評論獲讚前5名中挑選1位幸運者送出《快樂養育法》1冊。父母堂還為每日積極留言互動的用戶增設額外福利,感興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微信號:youshiyong2016),備註:寶媽交流

教 育 | 益 智| 健 康| 生 活

往期好文,點擊圖片閱讀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4張

那些小時候哭了沒人抱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5張

小寶寶一睡不醒突然離世,醫生稱可能是被沒洗手的大人抱過…

送我一朵小花花吧

那些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孩子們,如何打破代際傳遞的魔咒 親子 第1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