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朱允炆,太子朱標之長子,明太祖朱元璋之長孫,喊著金鑰匙出生於皇室。按照正常規律,朱允炆童年接受最好的教育,等到祖父朱元璋駕崩,太子朱標繼承皇位,朱允炆肯定會冊立為太子,即未來大明王朝的掌舵人。但是,正值壯年的朱標突然病死,朱元璋悲痛之餘,把對兒子的思念和愛,放在了長孫朱允炆身上,將他立為皇太孫。
如此一來,朱允炆跨過太子這一步,直接成了下一任繼承者,或許讓他產生措手不及的感覺。朱元璋的兒子們,即各地的藩王,對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之事,多數人都沒有意見,唯獨燕王朱棣心懷怨言,只是礙於現實,既不能又不敢表現出來,否則後果是他所不能承受的,朱元璋分分鐘讓他難堪。
由於朱元璋太猛,幾乎將能征善戰的武將全部幹掉,認為這樣就可以替孫子鋪平帝王之路,再也沒有人能威脅到孫子朱允炆的皇位。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況且朱元璋並非大徹大悟的智者,他忽略了一個最具威脅之人,那就是燕王朱棣。
論輩分,朱棣是建文帝的親叔叔,如果在普通百姓之家,叔侄關係基本相處融洽,互幫互助不存猜忌。只可惜,帝王之家很難有親情可言,為了極具誘惑力的皇位,父子反目、兄弟兵戈相向之事時有發生,所以叔侄關係靠不住。建文帝登基僅一年時間,就以雷霆萬鈞之勢收拾了5個藩王,讓燕王朱棣背後直冒冷汗。
朱棣又不傻,用腳趾頭也能想到,不需要多久,侄子就要對自己動手了,如果不反抗的話,或許其下場比別的藩王更慘。束手就擒,唯有死路一條;奮力一搏,也許有一線生機,雖然成功的概率不大,但終歸比什麼都不做好。為防止被天下人說他出師無名,朱棣找到了充分理由——清君側,打著替皇帝除掉身邊奸臣之旗號。
不得不說,朱棣繼承了朱元璋的勇猛,帶兵打仗很有一套,原本處於劣勢的他,逐漸扭轉局勢,繞過重兵把守的重鎮,親自帶兵直奔京城。此時的建文帝雖然略顯慌張,但很快就鎮靜下來,畢竟南京城牆堅固,城內將士數萬人,而各地將領正在火速趕來勤王,擋住朱棣應該沒多大問題。
建文帝做夢也沒想到,被他委以重任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直接打開城門投降了。擺在建文帝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向叔叔朱棣投降,主動讓出皇位;二是誓死不降,戰鬥到最後一口氣。然而,他選擇了第三條路,在皇宮放了一把大火,等大火被撲滅之後,建文帝消失了。那麼問題來了,建文帝去了哪里,他的最終結局如何?直至他失蹤21年後,朱棣終於找到了答案。
弄清真相之前,先介紹一位神秘人物,他的名字叫胡濙。建文帝二年,二十五歲的胡濙中進士,兩年後,明成祖朱棣稱帝,提拔胡濙為戶科都給事中。據說,胡濙剛出生時滿頭白髮,看起來像是個小老頭,一個多月後才變黑。永樂五年,朱棣單獨召見胡濙,交給他一個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讓胡濙秘密尋找消失的建文帝。
朱棣之所以讓胡濙做這件事,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方面,胡濙職位不高,不引人注意;另一方面,胡濙喜怒不形於色,能夠守口如瓶,辦事靠譜,值得信任。從此之後,胡濙跑遍江、浙、湘、湖等地,基本是獨來獨往,畢竟此事需要秘密進行,偶爾到京城述職,然後繼續投入大海撈針般的工作,連母親去世都沒能回家守孝。
自從建文帝失蹤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朱棣心中始終被一塊石頭壓著。胡濙非常敬業,不辭勞苦地為皇帝秘密工作,而朱棣也很有耐心,一直等待著。永樂二十一年的深夜,胡濙奔赴宣州府覲見,朱棣立馬召見他,當時只有他們兩人在場,到底胡濙對明成祖朱棣說了什麼,除了天知地知,唯有他們二人知道,但我們可以推測出建文帝的結局。
《明史·卷一百六十九》記載:「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意思是說,聽完胡濙的匯報後,朱棣心中的石頭徹底落下了,盡管答案來的晚了一些,但朱棣終歸釋然了。
雖然不知道胡濙與朱棣的談話內容,但可以假設一下,無外乎兩種可能。第一種,胡濙找到了建文帝,然後親手把他解決了,並帶著可以證明建文帝身份的物品交給朱棣;第二種,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但並沒有殺他,建文帝說:你回去告訴他(朱棣),我已經發下一切,只想以普通人的身份活著,讓他做個好皇帝吧。
筆者認為,第二種可能性最大,既然建文帝隱居了,就再也沒有任何威脅,畢竟是親叔侄關係,朱棣不忍心痛下殺手,他做他的平民,我當我的皇帝。對於此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