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大明王朝1566張居正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357547019/answer/910669237
01
張居正被抄家後,海瑞評價了一句:
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海瑞的評價太精準了。
呂毖的《明朝小史》卷十四《萬歷紀》記載,有下屬為了拍張居正的馬屁,送了他一副黃金製作的對聯,上寫道
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把「太嶽相公」與「大明天子」相提並論,有僭妄之嫌,張居正卻安之若素。
和張居正同時代的王世貞說嚴嵩被抄家,十分之九財產進入宮中,後又逸出,大半落入宗室朱忠僖家。
「而其最精者十二歸江陵(張居正)」,「江陵受他饋遺亦如之,然不能當分宜(嚴嵩)之半計」。
02
萬歷元年他在江陵城東建造太師府邸。
皇帝不但為他親筆書寫堂匾、樓匾和對聯,而且還拿出一大筆內帑銀兩讚助。
上行下效。
禦史湖廣官員紛紛出自納賄。
這座豪華府邸歷時三年建成,耗資二十萬兩銀子,張居正自己拿出來的不到十分之一。
03
《明神宗實錄》和《明史紀事本末》都記載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萬歷四年某一天,朱翊鈞來到文華殿講讀,撩起身穿的龍袍問張先生:此袍何色?
張居正回答:青色。
他立即糾正,不是青色而是紫色,因為穿久了褪色成這個樣子。
張居正卻大發議論:
既然容易褪色,請少做幾件。
世宗皇帝的衣服不尚華靡,只取其耐穿。
每穿一袍,不穿到破舊絕不更換。
而先帝(穆宗)則不然,一件新衣服穿一次就不要了。
希望皇上以皇祖(世宗)為榜樣,如果節約一件衣服,那麼民間百姓幾十人就有衣可穿;
如果輕易丟棄一件衣服,那麼民間就有幾十人要挨凍。
朱翊鈞本是借著舊衣標榜自己節儉,沒想到張居正卻教育了他一大通,而朱翊鈞也只好點頭稱是,想必他其實是很鬱悶的。
而據王世貞在《嘉靖以來首輔傳》的《張居正傳》記載:
居正性整潔,好鮮麗,日必易一衣,冰紈霞綺,尚方所不逮。
唔,你要求皇帝少做幾件衣服,自己卻「日必易一衣」,我覺得這樣不大好。
04
在萬歷八年朱翊鈞成年後,張居正自己也察覺到「高位不可以久竊,大權不可以久居」,於三月二十二日向皇帝「乞休」
以皇上之明聖,令諸臣得佐下風,以致升平,保鴻業無難也。
臣於是乃敢拜手稽首而歸政焉。
——《歸政乞休書》(全文寫得很感人,這里只摘最後一句)
他自己感到聰明智慮將日就昏蒙。
如不早日辭去,恐怕使得王事不終,前功盡棄。
所以他請求皇上批准他骸骨生還故鄉,保全晚節。
此時張居正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在他給湖廣巡按朱璉的信中,自比霍光、宇文護:
蓋騎虎之勢自難中下,所以霍光、宇文護終於不免。——《萬歷野獲編》卷九《三詔亭》
張居正聯想到霍光、宇文護這些威權震主的權臣之下場,不免有些惶恐,所以想急流勇退,但皇帝卻毫不猶豫地下旨挽留:
卿受遺先帝,為朕元輔,忠勤匪懈,勛績日隆。朕垂拱受成,倚毗正切,豈得一日離朕!
如何遽以歸政乞休為請,使朕惻然不寧。
卿宜仰思先帝叮嚀顧托之意,以社稷為重,永圖襄讚,用慰朕懷,慎無再辭。
接到聖旨兩天後張居正再次「乞休」,他向皇上表達了近年來惴惴不安的心情,訴說自己的苦悶:
自壬申(隆慶六年)受事,以至於今,惴惴之心無一日不臨於淵谷。中遭家難,南北賓士。
神敝於思慮之煩,力疲於擔負之重。
以致心血耗損,筋力虺隤,外若勉強支持,中實衰憊已甚。
餐荼茹堇,苦自知之。
聽完張居正的肺腑之言,朱翊鈞有些猶豫,於是他決定回家問問他媽。
而慈聖皇太后的態度很堅決,懇切挽留張居正,對兒子說:「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作商量。」
朱翊鈞遵奉母後的慈諭,拒絕了張居正的請求。
親筆寫了一道手諭,把皇太后的慈諭原原本本轉告張先生。
並且鄭重其事地特派司禮監太監孫秀、文書房太監丘得用,前往張府遞送手諭,內容是這樣的:
諭元輔張先生:
朕面奉聖母慈諭雲:「與張先生說,各大典雖是修舉,內外一應政務,爾尚未能裁決,邊事尤為緊要。張先生親受先帝付托,豈忍言去!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作商量。先生今後再不必興此念。」
朕恭錄以示先生,務仰體聖母與朕惓惓倚毗至意,以終先帝憑幾顧命,方全節臣大義。
先生其欽承之,故諭。
05
矛盾在這里出現了。
慈聖皇太后對兒子親政還不放心,對張居正的信賴仍一如既往,所以斬釘截鐵地定下輔佐到三十歲的規矩。
對於朱翊鈞而言,在母後眼里,自己還是個孩子。
「內外一切政務,爾尚未能裁決」,不得不打消親政的念頭;
「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作商量」,似乎意味著張先生在世一日,親政便永無指望。
物極必反,朱翊鈞對張居正由崇敬向怨恨轉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伏筆,張居正一旦死去必將有所發泄。
對於張居正而言,皇太后既然說「今後再不必興此念」,豈敢再提「乞休」之事!
他答應即日赴閣供職,卻難以擺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擔憂,進退兩難的考慮日益明朗化了。
朱翊鈞已經成年,自認為已經不必首輔張居正攙扶,可以獨立行事。
但是母後要他一如既往地聽從張居正的輔佐。
對於一個權力欲極強的皇帝而言。
這種長期壓抑與管束,是難以承受的,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
06
張居正病死後被抄家,《明神宗實錄》評價道:
威權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也。識者謂:居正功在社稷,過在身家。
後來的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於慎行也說:
惟憑借太后,攜持人主,束縛鈐制,不得伸縮。
主上聖明,雖在沖齡,心已默忌,故禍機一發,遂不可救。
但張居正輔佐小皇帝,革除積弊,締造新政,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功績不可抹殺。
《明神宗實錄》也給了一個較為公正的評價:
勸上力守祖宗法度,上亦悉心聽納。
十年海內肅清,四夷讋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
成君德,抑近幸,嚴考成,綜名實,清郵傳,核地畝,洵經濟之才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