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究竟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古代沒有普及義務教育,有機會讀書的普通百姓並不太多,但古人的智慧毋庸置疑,並不遜色於現代人,從流傳至今的經典俗語中就能充分表現出來。古代勞力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不少為人處世的學問,一傳十,十傳百,因蘊含哲理且通俗易懂,容易被理解和傳播,從而凝結成俗語,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俗語」一詞,最早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裡:「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經過幾千年的積累,俗語的數量越來越多,有些不分地區,炎黃子孫都能聽懂,有些具有地方特色,一般人未必理解。今天介紹一句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什麼意思?我們接著往下看。

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究竟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歷史 第1張

首先,此處的「升」和「鬥」,都屬於古代計量單位,所代表的容量,跟現代並不一樣,但不妨礙咱們分析俗語。從漢朝開始規定,十升為一鬥,那麼「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理解起來就簡單了,字面意思是說,你給別人一升米,別人會把你當成恩人,若給他一鬥米,就會把你當仇人,究竟有沒有道理?

從很小的時候,父母和老師就反覆告訴我們,要記住別人給予的幫助,學會知恩圖報,千萬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人,否則會被戳脊梁骨。古人雲:「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可以說枉為人。

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究竟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歷史 第2張

但是,自古以來,總有一小部自私自利之人,把別人的好不放在心上,認為理所當然,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在旁邊看笑話,甚至落井下石。關於「升米養恩,鬥米養仇」出自何處,已經無法考證,但這句俗語背後有一段故事,值得所有人深思。

古時候,在一個小村落裡,有兩個關係比較好的鄰居,為了敘述方便,分別稱他們的為張三和李四。兩人年紀差不多,從小一起長大,原本家庭條件也相差無幾,但張三長大後勤勞能幹,李四卻比較懶惰,整日遊手好閒。上天非常公平,不努力肯定沒有收獲,幾年後,李四越來越窮,而張三越來越富裕。

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究竟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歷史 第3張

有一年,延續幾個月沒下雨,發生了旱災,莊稼顆粒無收。張三從城裡買了許多大米,考慮到鄰居李四家境清貧,不忍心看著鄰居餓肚子,心地善良的張三,親自給李四送去一升米,想幫他渡過難關。李四心裡充滿感激,並說:「你的這份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

第二年春天,到了播種的季節,李四家裡太窮,問親戚借了一些種子,但還是不夠。正當他發愁時,鄰居張三又給他送來一鬥米,並安慰李四:「大家都是鄰居,感謝的話不用多說,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互幫互助是應該的。」連一口水都沒喝,張三就回家了。

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究竟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歷史 第4張

李四的妻子從娘家回來,得知張三給他們送了一鬥米,非但沒有表示感謝,還對丈夫說:「張三那麼有錢,才給我們這點大米,太摳門了,真是為富不仁。」另外,她逢人便說張三很壞,編造許多謊話,故意敗壞張三的名聲。幾天後,張三得知此事,氣得臉色煞白,感嘆道:「好心送給他大米,反而養了個仇人,簡直瞎了眼。」

上面的故事也許只是傳說,但也說明「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不是沒有道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人,起初會把別人的好放在心裡,但時間長了,會把這種恩情當成理所當然,一旦給他們的少了,立馬心生怨恨,大衣哥朱之文對此應該深有感觸。所以,要銘記「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民間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究竟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歷史 第5張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為避免「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不要對誰都掏心掏肺,網友的一句話非常經典:「對人不能太好,喂狗不能太飽。」各位看官,你對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是如何看待呢?有沒有過相同的經歷?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中國俗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