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1張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2張

歷史大學堂 出品

文:劉不成

編輯:莉莉絲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光緒二十三年,李鴻章剛邁過七十三的坎,已經霜染白髮的他不知從哪裡聽說,自己會同大學士瞿鴻禨外放為順天府鄉試的正副考官。過於高興的他竟然唐冒昧突的來到瞿鴻禨家中暢談兩人出任考官事宜。這一談就是大半天,從科舉說到留洋,又從留洋說到洋務。結果呢,卻是一場夢幻,兩人同當年考官無緣,隻落得空歡喜一場。

短短四年之後,李鴻章就在心力交瘁中鬱鬱而亡。在李鴻章七十七年的一生中,除了北洋水師甲午折戟之外,最遺憾的就是未曾出任過一次學政和主考。李鴻章一生洶湧澎湃,年輕時組建團練掃蕩敵寇,晚年興辦實業、組建水師,身份顯赫時人稱宰相,系大清榮辱於一身。為何到了晚年反而格外在乎學政、主考這樣的小官呢?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3張

上圖_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古人講「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意思是學問做大了才可以做官,官做好了還要繼續學習深造。對古代士大夫來說,做學問和做官是合二為一,不能分開的。明清時,讀書人高中進士後,仕途生涯的第一步總是落在翰林這個腳印上,連起來叫做:中進士、點翰林。翰林是統稱,翰林院中的編修、庶吉士、修撰、點簿都稱翰林,當了翰林,就算過了學而優則仕這關。

李鴻章二十四歲中進士,點了翰林,三年翰林院實習之後通過散館考試,轉為翰林院編修。三年翰林院編修之後就回鄉建團練,開始跟太平天國練把式了。回首往事,李鴻章特別遺憾這六年裡沒有好好努力一下,爭取一任鄉試考官。

雖然找不到李鴻章六年翰林生涯的詳細記載,但是可以肯定,這六年一定是不好過的,一定是非常清苦的。因為整個大清朝,就沒有一個翰林日子是好過的。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4張

上圖_清末《禦制翰林院箴》小楷跋文

翰林院實際就是朝廷的人才儲備庫。

翰林院裡翰林的工作類似於現在的研究院研究員,雖然滿肚子經天緯地,但手裡沒權,說的話還不如軍機大臣一個眼神好使。手裡沒權,兜裡就沒錢。按照清例,七品翰林的年薪水為九十兩白銀和四十五斛大米。年收入九十兩白銀,對一般人家來說足夠過上小康生活了。

但是翰林不一樣,來自各省各市的翰林住在北京,要租房子,要雇傭人,要養活一家老小,加上應酬往來,九十兩白銀的年收入連聊以度日都不夠。想要維持體面生活往往需要四處舉債。李鴻章恩師曾國藩任翰林時候差一點過不去年,最後借了五十兩銀子,好歹算辦了年貨。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5張

上圖_《春明夢錄》,近人何德剛撰。該書作者署名「平齋」,福建閩縣人

手上沒權,兜裡沒錢,翰林們的盼頭在哪呢?除了指望未來出將入相,外放學差才是真實可行的目標。何德剛《春明夢錄》中說:從前京官,以翰林最為清苦,…… 所盼者,三年一放差耳。差有三等,最優者為學差。學差三年滿,大省分可餘三四萬金,小亦不過萬餘金而已。次則主考,主考一次可得數千金。

何德剛說的學差就是學政(提督學政)。學政也叫學臺,同藩臺、臬臺共稱三臺,藩臺管稅收行政,臬臺管刑名訴訟,學臺管文化教育,三臺在一起就是古代的黨委班子。學政屬於地方要員,沒經驗和人脈當不了。翰林想直接提學政不現實,而考官就不一樣了。明清二朝,鄉試須設正副考官各一名,不出意外隻從翰林裡選。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6張

上圖_清代科舉鄉試的準考證

當上考官對翰林來說意味著一夜暴富。

翰林在京城浪蕩一年,俸銀不過百兩,最終還要舉債度日。而考官一出卻能獲利千兩,勝過十年辛苦。國家對科舉十分重視,愛屋及烏,對於考官待遇也十分優渥。翰林當了考官之後首先會有一筆路費盤纏的收入,偏遠的雲貴地區七八百兩,近一點的四川也有六百兩。到任之後,考官還會獲得地方官場送的程儀(就是路費),在應酬交往中地方官還會送出私人禮金。考試結束後,中舉者也會送給考官拜師費。

翁同龢是同李鴻章同時代的人物,是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晚年曾出任山西主考,他在日記中記載此次主考共獲各種資費一千一百二十五兩白銀。曾國藩在窮困潦倒之時也曾出任四川主考,經人統計他此次外放收入高達六千兩。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7張

上圖_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

當主考,除了裡子好過之外,面子也是大大的增光。

科舉制是維系古代中國大一統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歷代帝王視作江山穩固的基石,也是古代知識分子出人頭地的唯一門路。鄉試主考官作為一省秀才的命運仲裁者,自然走到哪裡都能收到敬仰的目光。

李鴻章當了六年京官,其中三年是翰林院實習,實習結束後是三年翰林院編修。梁啟超評價李鴻章不學無術、不畏謗言,早年師從曾國藩時還曾因睡懶覺耽誤大家吃早飯,被曾國藩好生教育。可見初入仕途的李鴻章並不刻苦努力。學習不好,還不在乎風評,想要從翰林出任考官可就太難了。

回鄉辦團練之後,李鴻章一番摸爬滾打,竟成了同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齊名的中興名臣,這時候再讓他出任小小學政自然是不可能了。但是抽空當個主考,品評一下學子的試卷說得過去。於是就有了七十四歲那年同瞿鴻禨的一番暢談。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8張

上圖_曾國藩(1811年-1872年)

如果說中進士、點翰林是古代讀書人士大夫生涯的第一階段,借以完成「學而優則仕」的職業目標,那當學政、放考官就「仕而優則學」的理想終點。

餘秋雨說: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當峨冠博帶零落成泥之後,被人銘記的還是竹筆的塗畫。以唐宋八大家為例,能說出八個人名字、背誦出幾句名言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要說出其官職和施政綱領就不太容易了。中華民族以文化立國,能被後世銘記的多半是文人和師者。可是想「成一家之言」畢竟不易,身在官場計程車大夫無論從精力還是從天賦上來說,都難於成績名揚千古的人生偉業。退而求其次,當學政主抓一省教化,當主考拔擢一省才子,就成了相對容易完成的人生目標。

雍正曾在上諭中說:「朕禦極以來,屢次開科取士,凡屬考官,皆擇人品端方、素行謹恪者為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大清朝的主考官各個品行端莊,恪守君臣之道,沒有道德污點,是表率中的表率。有了雍正的禦評,鄉試之後還能被舉子尊做老師,到時候桃李滿天下,真到了揚名立萬的時候還好找人拉幫結夥,這人生多圓滿?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9張

上圖_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

其實以李鴻章的成績,早已不用在乎當沒當過學政和考官。但是同為中興名臣的張之洞,卻曾歷任過過浙江鄉試副主考、湖北學政、四川學政,還創辦了尊經書院,成績了影響近代文風的巴蜀之學。李鴻章洋務做的再好又怎樣?有再多的鋼鐵和艦船又怎樣?巴蜀之學可是有人家張之洞一筆,他能不羨慕麼?

就像成績事業的中年大叔總是回首青蔥歲月中的暗戀時光一樣,李鴻章一生都對未曾出任過學官一事耿耿於懷。畢竟,對每一個恪守「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計程車大夫來說,高臺教化傳習學養都是十分雄偉的人生目標。

參考資料:

[1]《黑翰林李鴻章的二三事》 張鳴

[2]《曾國藩日記》 曾國藩

[3]《曾國藩的經濟課》 張宏傑

更多精彩 點擊觀閱

1.清宮戲中看似有身份、有地位的太監,事實上是奴才中的「奴才」

2.同為中國八大古都內,排在開封和洛陽之後的鄭州,為何是河南省會

……………………….END……………………….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說,歷史領域特邀科普合作平臺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10張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11張

你「在看」了沒

清朝學政和主考是什麼官,為何會讓李鴻章抱憾終生 歷史 第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