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譽兒與責子 | 劉摩訶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父親節】譽兒與責子 | 劉摩訶 歷史 第1張

攝影:唐池子

友人陶老有譽兒癖,另一友人老徐則好責其子。

陶老譽兒,並非常人那樣,誇耀兒子入了哪所名校,考試得了幾分,競賽得了幾名,樂器過了幾級,外語會了幾門。如此炫耀,究其實是在展示自己的錢櫃。可陶老沒錢,也不以尋常勝負為意。每每高興且「炫耀」的,是兒子出今入古,提出刁鑽的問題,難倒了老父親。小朋友癡迷圍棋,陶老便寫詩,教誨兒子「長氣要如人養氣,偏師大可敵雄師。寧從失處爭先著,莫為收官便亂吹」。他人以為這是教子,我卻知他實是譽兒。從前杜甫誇幼子宗武「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遣興》),又諄諄誨以「詩是吾家事」,「精熟《文選》理」(《宗武生日》),誨之即誇之,以其能傳衣缽也。陶老也是詩人,心事自可例而推之。又小陶孩提時,一如其他小孩,愛在紙上亂塗亂畫,有時丹黃盈紙,有時只是一線繚繞,皆旋即棄去,毫不可惜。陶老因此作偈子,謂秋風摧折草木,全無憐惜,可見造化成毀世界,只如小兒一般。比造化於己子,那陶老豈非造化的爸爸?當時看到此詩,我不由得讚嘆,陶老陶老,棋高一著啊。

老徐卻是責子派。日常埋汰「犬子」,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同樣是下棋,他說:「上午陪小徐下了兩局象棋,爺倆不歡而散……」他替奶奶告乏:「小徐打電話打得連奶奶都聽得不耐煩了……」他嘲笑兒子不識字:「小徐拱進書房,看到攤開的地圖集,念道:滾州、豫州、揚州……」嘲弄兒子的成就:「看到班級群公布的成就資訊,竟然還有考得比小徐差的,某人樂壞了……」他也記錄兒子的反擊:「獨坐客廳,聽著外面的雨聲,喝酒發呆。屋裡傳來小徐的聲音:你別看爸爸整天把論文擺在電腦上,也沒看他寫幾個字……」「在書房正準備看幾頁書,他拱過來說:‘爸,等有時間我教你練練書法哈!’小徐大師昨天才去上了第一節書法課……」「昨天指導小徐語文,修改之前作業中的錯誤。今天,接他回來,說是改了也沒改對。俺抱怨說這答案應該沒問題,不一定非用那個‘標準答案’。小徐嘆氣曰:你還是面對現實吧……」

老徐不寫詩,但喝酒的嗜好跟陶潛是一樣的。陶公正好寫過一首《責子》詩,「抱怨」五個兒子又懶又笨,隻知道玩。黃庭堅評說:「想見其人豈弟慈祥,戲謔可觀也。」清人溫汝能卻批評黃涪翁「強作解人」,以為這是陶前縣令「無可如何」之辭(語見《陶詩匯評》卷三)。看來溫汝能缺一個陶老這樣的父親,也沒有老徐這樣的朋友,與陶淵明大有隔膜。

我喜歡陶、徐二位「小世兄」。在這個乏味的世界上,他們生長得很生動,因為他們生長的方向是心性的寬廣。某次去陶老家聊天,見到小陶正奮起「金箍棒」,要與爸爸對打。不久陶老戲做「新年規劃」,其中一條雲「戒打兒子」。不知道他人什麼反應,我腦海中的畫面不是賈政狠狠打寶玉,而是李靖苦苦鬥哪吒。而且陶老有一首《書〈西遊記〉後》詩,其中寫道:「我於古通德,所最愛者菩提師。既授弟子七十二般變,又以筋鬥雲終之。其意蓋雲打不過即跑也,何必抵死妝臉皮。天地多妖魔,鬥戰不勝亦有時。肥遁十萬八千里,毫發無損誰能追?見道貴解脫,困守無乃癡。彼未數數然,何如此老神動而天隨。」想來小陶世兄早得其父真傳,倘有「鬥戰不勝」的時候,必是早早肥遁,安會困待老拳?俄羅斯詩人萊蒙托夫曾經寫詩祝福友人新出生的孩子:「願他的心性是和平寧靜,/又能堅持真理,像天使海魯文」;「願他勇敢而大膽地正視/虛偽的榮華、人世虛偽的名聲」;「願他能拔出人世的泥淖,/心靈依然純潔,胸襟依然無損!」(餘振譯)這也是我對小陶、小徐兩位小朋友的祝福和期待。

我也認識別的一些小朋友,對他們,往往可憐多於喜歡。大概因為他們的父母炫耀他們卻不懂得讚譽他們,居高臨下批評他們而非朋友一般與他們相戲謔。一百零一年前,魯迅先生發表了《我們怎樣做父親》,他說,先覺醒的人當「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著因襲的重任,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亮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一百零一年過去了,「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中國人變多了嗎?也許吧。至少在我認識的不多的小朋友中,像小陶、小徐那樣的也還有那麼一兩位,比例似乎不低。只是,我有點懷疑魯迅先生所言父母當「肩住了黑暗的閘門」這一說法。這樣的人物,大概是不會要孩子的。而父母為了孩子肩扛重壓深感痛苦,孩子會快樂嗎?陶老與老徐,他們與人世固然有許多齟齬不合,卻又都有一種遊戲人間的心態,這才是孩子們快樂的原因吧。

對了,老徐的公子大名「一芥」,這是我起的。取義於《維摩詰所說經》「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即一顆小小的草子中藏得下三千大千世界。我雖微小,我心卻廣大無垠。對徐、陶兩位小世兄的心量,我是很有信心的。

2018筆會文粹《那「通關密語」》已經出版,長按識別下圖QRCode可在文匯出版社微店購買,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至當當購買

【父親節】譽兒與責子 | 劉摩訶 歷史 第2張

【筆會近期作品推薦】

趙雯:紀念伯父趙樸初逝世二十周年

吳學昭:一封無法投遞的信,寫給楊絳姐

舒飛廉:【武漢特稿】開城這天

張弘:今天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童書

孔明珠:日本浴衣的故事

顧文艷:隱逝,在巴黎

曹景行:我的世博,最好的世博

曹文軒:寫在《兒童時代》七十華誕之際

吳福輝:我們家族的一百年

嚴修:「儂」——一個令人驚嘆的字

林語塵:我總能遇到一些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