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照顧別人的行為背後,
是對愛與關注的需要。
作者:吳在天
來源:不懂點心理(ID:bddpsy)
關係,就像是一面鏡子,而這面鏡子的意義,就是讓你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
曾有位女性朋友對我說,她是如何對家庭用心的付出,如何對家里人好。她是好媽媽、好媳婦,卻唯獨成不了好妻子。
她覺得自己已經很用心的去經營家庭,去照顧丈夫,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丈夫總是不領情,甚至好像總是想躲著她。
我建議她去做心理咨詢,在多次咨詢之後,她才發現了問題。不是她做得不夠好,而是很多時候她的付出,並不是丈夫真正想要的。
她和丈夫都是廣東人,她也一直以為廣東人喜歡飯前喝湯。所以每次家里煲湯了,她總是在飯前給丈夫盛好湯,但其實她的丈夫並不喜歡飯前喝湯。以前,她丈夫也偶爾有和她說過,不用幫他盛湯,他想吃飽飯再喝湯。
但是,她一直屏蔽了這個信息。
在咨詢中她才認識到,這是她是如何成為一個超級照顧別人的乖孩子。
她本來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小時候還非常受到爸爸的疼愛。
但是,在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她的弟弟出生了。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她失去了在家里的地位,她眼睜睜的看著爸爸媽媽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
那段時間,她特別的失落,覺得被爸爸媽媽給拋棄了。
她嘗試過發脾氣、無理取鬧,想以此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但是並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反而被父母說她不懂事不聽話。爸爸甚至還因此打了她,那是她第一次挨打。
家里要她讓著弟弟,她就是不讓,弟弟想靠近她玩,她就是不理。她對弟弟充滿了敵意。
直到有次弟弟生病了,她看了也覺得有點心疼,就幫著媽媽照顧弟弟。結果是,爸爸對她再次的露出了笑容。
這就是她開始走上照顧別人的過程。
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各種動機,動機是由需要產生的,當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動機就會變成行為。
而她照顧別人的行為背後,是對愛與關注的需要。
她試過對父母發脾氣,試過在家里無理取鬧,但是這些方法最後都失敗了。偶然的機會,她終於發現了可以重新靠近父母的機會,就是變成一個可以照顧弟弟的有用的孩子。
對於兒時的她來說,這讓她得到了好處,她以為這就是愛了,她也以為這就是得到愛的方式。所以,照顧別人,就逐漸的成為了她的行為模式。
不過,這種模式還有另一面的影響。
因為她只有在照顧弟弟的時候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只有在照顧別人的時候才能得到愛,所以她會覺得,如果自己不做這些,就會感到自己好像毫無價值一樣。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內心也會因此產生恐懼和焦慮,如果不能照顧別人,如果自己不能做到這些的話,是不是自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是不是自己就是一無是處。
因為內心焦慮的推動,孩子會通過不斷的取悅和討好,來換得認同和關注。
所以,總有人會在婚姻中,去扮演超級照顧者的角色。
超級照顧者的養成,通常是在和父母的關係中構建起來的。
孩子的自我如果是圍繞著媽媽的感受而構建,就會形成一個假自我。
並且,這份假自我會擴展到其他所有關係中,他會自動地尋求別人的感受,並圍著別人的感受轉,為別人而活。
超級照顧者的童年可能是充滿孤獨和匱乏的,她的內在嚴重缺乏愛和關注,這時候孩子會啟動心理防禦,比如幻想一個全能者來照顧自己。同時,她也可能把自己變成一個全能者,去照顧他人。
因此,當她長大了,她內在渴望被照顧的這個部分,就很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呈現出來。看起來她是在照顧對方,其實是在通過照顧對方的方式來安撫自己內心的渴望。
當她把這樣的模式帶到親密關係中來的時候,有時候卻未必能如自己所願。
她會發現,對方好像一點都不重視自己的付出。她也很難理解,為什麼自己都做得那麼好了,老公還不理自己,她也會由此對丈夫產生不滿和憤怒。
因為,當她這麼做的時候,她就相當於把伴侶納入了她的自我中,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這時候,親密就變成了共生。
盡管在現實的婚姻關係中,她非常的照顧家庭,包攬了老公日常的一切。但她的老公卻會覺得,自己有一種被吞沒的感覺,所以他不領情,所以他想要逃離。
結果是,他們的親密關係開始亮起了紅燈。
幾次咨詢之後,她開始嘗試著把更多的重心收回到自己身上。
那天,她沒有再去給丈夫盛湯。後來的幾天里,她也稍稍調整了自己和丈夫之間的互動,她試著盡量去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也不再因為自己的付出去而要求丈夫一定要有反饋。
某天晚上入睡前,她丈夫忽然對她說了句謝謝。因為丈夫覺得她看到了他真正的需求,然後由此他們展開了話題,聊起了近期的變化,家庭、各自的工作。
這一聊竟聊到了天明時分,她感嘆,多久沒有試過這樣的情感交流了。
這位來朋友反饋說當時覺得很震撼,她不知道只是自己一個小小的改變,卻換來她和丈夫之間這麼大的變化。
因為這些變化,讓她的丈夫覺得有了自己的空間;因為這些變化,讓她不再用原本固有的模式去追求對方的認可。
原來,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對方才想離開,才想躲著自己。
但,這也許是你內心焦慮所產生的恐懼,一旦你可以跳出這份焦慮,明白無論對方的愛與不愛,與你自身的好與不好是無因果關係的。這時候,你就不會再執著於這個模式,你就可以重新調整你和伴侶的相處模式,對自己內在的療愈,對關係的療愈也就開始了。
原來,即使自己不那麼照顧別人也是可以的,即使自己不做照顧者也不會失去對方。
變化,帶來了驗證,也帶來了療愈。
很多親密關係的結束,會讓人感到奔潰和傷害,因為親密關係的終結,我們的自我好像也隨之破碎。所以我們會害怕會焦慮,所以我們才會執著於用原來的方式緊緊的抓取對方。
因為人的內心越是焦慮恐懼,越是會牢牢抓住不放。
同時,親密關係也有一個很大的功能,就是可以讓人重新認識你的自我。
要知道,無論如何,超級照顧者都不能通過過度滿足和照顧對方,而滋養到自己內在的需求。
我們的童年正是因為害怕看到自己匱乏的真相,正是因為害怕面對自己不被愛的真相,所以才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防禦,才會通過過度照顧他人來得到內在的滿足。
你只能是先看到自己內在的需求,去照顧你自己,去愛自己,才能在關係中去構建真實的親密。能夠真實的去看到自己的渴求,去面對自己的匱乏,這本身就是非常的不容易。
如果我們不能去看到自己真實的部分,即便是有了新的親密關係,在新的關係中,你仍然可能會重復舊的傷痛。
-end-
作者:吳在天,心理咨詢師,心理專欄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給自己看》《親子關係對了 孩子的世界就對了》。
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圖丨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