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從某種意義上講,節日的到來提醒你,此刻應該做點什麼,最好隆重一點,也為潛伏的愛意提供一個表達的出口——
———————————–
傳播效果很重要
白簡簡
我只是在送我喜歡的東西,而她只是喜歡我送她禮物的感覺,就算那真是塊石頭,也會被好好收著,就像我爸那兩塊萬年不變的「生日」和「快樂」。
——————————
爸媽過生日都按農歷,這對連公歷日期都要靠手機提醒的我來說,是一大障礙。離家十幾年,缺失了日常,只能在紀念日抓緊抒情。轉眼,母親節快到了,我媽生日也快到了。
小時候,我相信我爸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每當我媽生日那一天,他就會從櫃子里翻出兩塊上書「生日」和「快樂」字樣的石頭,端端正正地擺在客廳桌子中央,屹立不倒,歷久彌新。至於有沒有其他生日禮物,年幼的我並不十分清楚。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買一件經濟實惠又恒久遠的生日禮物是多麼重要,比如石頭,當然,鑽石的效果可能更好。
很慚愧,我不是一個擅長送禮物的人,也不是一個注重儀式感的人。住在千里之外,發現什麼好玩有趣,就直接打開網購鏈接填上家里住址寄過去了,真到了紀念日,可能什麼表示都沒有。爸媽十分理解,知道自家女兒記性不好,並默默達成了協議,我爸生日和父親節,我媽會發微信(沒有微信之前是簡訊)提醒我,我媽生日和母親節,父親亦然。
這不,又收到溫馨提示,又到了該送禮物的日子。然而,給我媽送禮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愛學習的媽媽,自從學會了網購,我每次回家都能發現家里多幾件新鮮玩意兒,什麼蒸汽煮茶器、全自動和面機、家用蘑菇培養基……讓我深深覺得,沒時間刷淘寶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據我多年經驗,給媽媽送禮物,傳播效果很重要。比如,上大學時,我給她送過一塊血珀原石的毛衣鏈,對準陽光,能看到里面懾人的血色流動。然而,那一個月,杭州下了兩場雨,一場大概十幾天,這讓它看上去就像一塊崎嶇的深色石頭。好不容易有飯局,我媽戴著它赴宴,然後根本沒人注意她脖子上的這塊石頭。好不容易有人出於禮貌問了句這是什麼,答曰「血珀」,對方一臉茫然。這樣的禮物,傳播效果就不太好。
我媽床頭有個盒子,小心仔細地收著多年來我送給她的小首飾,便宜的貴的都有一席之地,那塊像石頭的血珀也靜靜躺著。後來我懂了,這並不是她的審美,和她的衣服也並不相配。我只是在送我喜歡的東西,而她只是喜歡我送她禮物的感覺,就算那真是塊石頭,也會被好好收著,就像我爸那兩塊萬年不變的「生日」和「快樂」。
但作為一個從理工科大學畢業的文科生,我依然希望找到情感和實用的結合點。思前想後,在互聯網內容產業上找到突破點——視頻網站年卡,她值得擁有。再搭配把手機、平板電腦投屏到智能電視上的裝備,我成功搭建起了由我媽控制的家庭影院系統。依靠會員能搶先看的優勢(這句不是廣告,但廣告位招租),她在和朋友們的談話中擁有了掌握劇情的優勢,無形中成為意見領袖。
畢業後從事文字工作,我媽成了我最忠實的讀者,對每篇文章閱讀的認真程度,和公司計算我稿酬的財務一樣一絲不茍。每一篇她都發在朋友圈,然後註上「作者:白簡簡」。這是我和她每天的連接。
文字工作者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把家庭瑣事植入到一篇篇小文章中。連我家小狗都作為中國寵物的代表上過英文報紙,我和我媽的故事也被多次添油加醋地寫成段子,如有雷同,那都是真的。我在關注她的生活,我在記錄與她的故事,就像我出生後她給我寫成長日記一樣。
所以,這次,我又寫了。我不用跟她講,媽,我又寫你了,因為她肯定會看到。這禮物,經濟實惠,恒久遠。
越琢磨他們缺什麼,離目的地就越遠
程阿花
我不用表演孝順,他們更不會假裝動容。禮物選對則佳,不對則涼。
————————————
最近,閨蜜和我屢屢提及她的計劃——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長途旅行,不帶老公,只帶父母。「這是我送他們的退休禮物,他們大半輩子太缺旅行了」。
我隨即問我媽,若我未來也如此安排她歡不歡喜。她語氣聽起來毫無波瀾:「哦,那你得好好策劃,沒意思的話我是不去的。」
「如何送禮給爸媽」,迄今依然是我無法駕馭的高深學問。
我爸媽擁有及時行樂的人格,缺什麼光速買,盼什麼閃電做,效率高到讓我看不清需求點。另外,他們很懂如何給親友挑選禮物,導致收禮的「感動點」水漲船高。
爸媽大概是在意我送禮物的,但在意的是禮物本身,我不用表演孝順,他們更不會假裝動容。禮物選對則佳,不對則涼。
記得上小學時,班主任老師隔三差五教育我們,要懂得送媽媽禮物,對她說辛苦了。並朗讀范文《媽媽的禮物》——這是隔壁班一個乖巧女生的作文,把送媽媽漂亮胸針這一事件的心理活動,寫得微觀至極。
該文在女生中間掀起一陣熱潮。當天放學後,門口小店里擠擠挨挨都是本班女生,滿手抓著耳環項鏈塑膠花。我也不甘示弱,花掉所有的20元零花錢入手一只玻璃筆筒……回家就被爸媽一通訓斥,說了人類最俗套的台詞——「你好好學習就是最好的禮物」。
時隔多年,我忽然理解母上大人當初的心情:不是心疼錢,而是憤怒我的眼光真的太low了。
上了大學,獎學金和稿費讓我有了點個人收入,到了他們生日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從玩偶到電子產品,我流水一樣地送,但效果不太理想。我送的禮物總是不合他們心意,在這方面他們對我也越來越不客氣起來。
我媽以前喜歡韓劇《我是金三順》,家里的「三順豬」玩偶頗得她喜愛,我以此判定她深藏一顆「少女心」。上大學開始流行網購,「雙11」我琢磨再三,買了一個碩大的兔斯基玩偶寄回去。
幾天後微信視頻,我媽一臉冷淡,尬聊了半小時後,我終於忍不住問起兔斯基收到沒有?我媽神情勉強地打開衣櫥,拎起兔斯基的一個耳朵晃了晃,又甩回衣櫥深處。
等我過年回家,半人高的兔斯基已轉手送我的小侄女了。
後來我反思,學生黨的貧窮限制了想像力,禮物太廉價了。某次回家,看到我爸還拿著無比古老、笨重的第一代iPad看網頁,我決定斥「巨資」買一個最新款、小巧的iPad給他們。
等禮物送到家,我爸沉默了3天後坦言,他實在不習慣看小屏,要不再給我快遞回來?
選禮物不得其門而入,我刷一刷萬能的淘寶,上面多的是貼心店家幫忙選禮物,現成的太俗氣?那還有千千萬萬的DIY創意系列啊!
我時常是花了一晚上瀏覽完,然後感慨世間腦洞無奇不有,居然有那麼多花里胡哨的表現形式,去演繹或探索「母慈子孝」。但別人的智庫,到底無法拯救我的「送禮難」。
物質不成,那精神大禮呢?講真,爹娘好像更享受自己的詩和遠方。他們常常說受不了我們90後的生活理念和情趣,我替他們「定制旅遊」,不過是自我感動。讓我爸早起,單獨逛潘家園和王府井新華書店,讓我媽隨心所欲地在古鎮挑選10條絲巾,看起來都比我陪玩要舒適太多。
當然,對於我的禮物,爸媽也不全然「斃稿」,偶爾我能碰上好運氣,戳中他們的滿意點,只是這樣的時刻毫無規律可循。比如我出國買的一個極簡陋的小猴香薰台,我爸會愛不釋手;我媽會莫名迷戀我帶她去的一家「蒼蠅小館」,百吃不厭。
爸媽心儀的禮物,是難以琢磨的,更是無法復制的。
我一朋友本也如我一樣,數年get不到爸媽的收禮滿意點,結果最近僅僅因為一套樂高,意外「俘虜父母心」,讓他們歡天喜地奔向業餘生活的新大陸,還希望我朋友源源不斷給他們送去新的系列。
因此,朋友和我達成共識,給父母買禮物,千萬別搞得太緊繃。成天琢磨他們缺什麼愛什麼,反而離目的地越來越遠。不妨多多輕鬆拋出生活新花樣兒,與他們分享我們次元的產物,讓他們自己pick和接納好了。
爸媽在意的禮物,無所謂物質渴求,更不是道德要求。就和對待我們同齡哥們一般吧,自在一點,送,是我們樂意;收,那請你隨意,願你喜歡。
榮幸成為百寶箱中一分子
邢雨瑩
有溫度的禮物,有我的體溫,注入了我的心血,它們在媽媽手中滾燙搏動,將「我愛你」三個字有力地傳達到媽媽心里。
———————————–
媽媽有個百寶箱,淡藍的底色上開著淺黃的花。放在衣櫃的第一層抽屜里,在一堆華貴的珠寶首飾盒中,顯得質樸又神秘。那里面放的是一張張彩色卡紙做成的奇形怪狀的賀卡,用水筆寫的字多半都已經褪色,但仍能清楚地辨別每一張頂頭處的幾個大字:「親愛的媽媽」。
那都是我小時候送給媽媽的。小時候,我對手工很有興趣,總會在媽媽生日或母親節前幾天,背著媽媽在自己的房間里偷偷地為她製作賀卡。
那時的我不屑於去文具店買精美的成品賀卡,總是買來花花綠綠的彩色卡紙,精心設計好獨特的卡片,它們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蛋糕形的,有的是平面的,有的是立體的,有的是上下翻開的,有的是手風琴折頁式的,上面的字體從歪歪扭扭到工整漂亮,手繪圖畫也從簡單的大頭娃娃到有陰影和透視感、三維立體的圖畫,體現了我的「成長軌跡」。
現在看來,這些賀卡都難免拙劣幼稚,我曾以為媽媽可能看過後就把它們丟在了哪個角落,沒想到,它們卻被如此珍重地悉心收藏。
卡片上的落款日期終止到我小學六年級。那時的我已經有了繁重的課業,沒有時間精力、也沒有小時候那麼花樣百出的創意來為媽媽精心準備了,轉而選擇為媽媽做一頓飯、打掃家務這種更實際、相對而言也更為省時的禮物——這也是媽媽建議的。
我中考之前,媽媽過生日,我沒有準備禮物,吃蛋糕的時候,媽媽說:「那你給我唱首歌吧。」一首簡單的生日快樂歌,媽媽面帶微笑,用手機將整首認真錄下,當她按下「保存鍵」,我知道,這段歌聲也被收進了她的「百寶箱」中。
終於,我上了大學,有了偶爾掙到的微薄收入,似乎是有了底氣,我把給媽媽的禮物變成了花錢買的花、巧克力、化妝品,等等。對此,我有著自以為是的驕傲——終於把禮物包裝成了應有的、拿得出手的樣子,卻不知我的包裝變得千篇一律、毫無個人印記。媽媽總是依舊很開心地收下它們。我已記不清到底送過哪些禮物了,想必媽媽也記不住了。這些禮物自然是沒有機會進入媽媽的寶箱。
媽媽50歲生日時,我絞盡腦汁想半個月,卻毫無創意。最終坐在寢室的桌子前,一筆一劃給她寫了滿滿4頁信紙的信 ,頂頭處還是一樣的5個字——「親愛的媽媽」。我寫道:「媽媽,我好像很久沒有給你寫信了,也很久沒有親手給你製作禮物了……」
收到信那天,媽媽在微信上給我發了幾張照片,里面是一張張攤開的,鋪了滿滿一桌子的手工賀卡與信紙——心形的、蛋糕形的、上翻的、折頁的——大多數水筆的字跡已經變淺變淡,紙頁的邊角也有些泛黃。媽媽問我:「你還記得它們嗎?」
這時候我這才知道了「百寶箱」的存在,同時也知道,這封信將榮幸地成為百寶箱中的一分子,與其他我一刀一剪、一筆一劃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一起,被悉心收藏在時光里。
原來媽媽從來不在乎我送她的禮物有多少價值,她只在乎這禮物里麵包含了多少我的付出與心意。
那些手制的賀卡、簡單的幾道菜、隨口唱的一首歌,在現在的我看來可能幼稚、簡陋,而在媽媽心里,卻是愛意最本色的表達,她愛它們遠勝於那些價值不菲,卻由我們在網上一鍵下單的禮物。
這些是有溫度的禮物,沾染著我的體溫,注入了我的心血,它們在媽媽手中滾燙搏動,將「我愛你」3個字有力地傳達到媽媽心里。
我想讓媽媽的百寶箱永遠充盈下去。
自己先感動得一塌糊塗
大白
我曾天真地以為,向老媽贈送母親節禮物,將會讓我從愛的索取者變成愛的付出者,但彼時彼刻,我卻真切地感受到:哪怕是在本應由我為她付出的母親節里,老媽也在用她無條件的愛溫暖著我。
———————————–
隨著假期一天天接近,當我處心積慮地策劃「五一」出遊計劃時,忽然意識到:母親節馬上也要到了。這意味著,我這個已經長大了的寶貝兒子,又該為老媽準備節日禮物了。
老實講,從出生起直到19歲,我從來沒給老媽送過母親節禮物。乍聽上去,我似乎是個十足的「不孝之子」,但我可以拍著胸脯保證:我跟我媽的關係,絕對既「親」又「鐵」。之所以一直沒送過母親節禮物,主要是因為在我家,一直都不大有這個習慣。甚至連母親節這個概念,都是在我上中學後才逐漸形成的。於是,在這方面我一直沒能 「開竅」。我每天享受老媽的關愛,卻很少想過如何回饋老媽。
在我20歲那年,促使我「開竅」的契機終於到來。敦促我應該給老媽送份禮物的人,正是我家的「準兒媳婦」。當時,我每天都沉浸在初戀的幸福中,沒想到會因為沒給老媽準備母親節禮物,被馬子劈頭蓋臉地數落了一頓。
聽著女友口中「沒良心」的指控,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為自己辯解,但很快我就發現,我的各種辯護理由似乎都不是那麼站得住腳。「沒這個習慣」聽起來很自然,但每年過生日,乃至於過六一兒童節時,我收取老媽送我的禮物倒是很習慣;「沒有收入」看似合理,但一想到每個月老媽都會給我一筆豐厚的生活費,這個理由便不攻自破……很快,我丟盔棄甲,徹底承認了自己一直沒心沒肺的事實。
在馬子的督促和鼓勵之下,我決定真心悔改,給老媽準備一個誠意十足的母親節禮物,以彌補之前十幾年的缺漏。於是,忍著兩個月不能「下館子」,我拿出了當月一半的生活費,買了一瓶大牌香水,又預定了一束鮮花,只等著母親節到來的那天,給老媽一個大驚喜。
很快,那個重要的日子如期而至,當我聽到老媽用鑰匙打開家門的聲音時,恨不得一個箭步沖到門口,立刻將香水和花束塞到老媽的懷里。我不得不承認:當時我心里的情緒,相比於對老媽的愛,更多的倒是一種「看,我做到了吧」的自鳴得意。我期待的,是老媽的驚喜、感動和讚許——而在此之前,我早已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然而,當老媽接過我斥巨資購買的禮物之後,卻只用了一句話就把我的自我感動吹了個煙消雲散:「哎呀,媽媽之前從來不噴香水的。」
一瞬間,我心中的得意直接轉化成了等量的懊喪,我不禁羞愧地質問自己:為什麼從來都沒注意過老媽的個人習慣,想當然地選擇了無用的禮物。一時間,一股氣血讓我的臉漲得發燙,可就在這時,老媽的另一句話卻將我從自我否定的漩渦中拯救了出來——「不過挺好的,寶貝兒子送了香水,以後媽媽就多噴噴香水。」
那一刻,我看到了老媽的嘴角露出的笑意,而我深知:這笑意的來源,絕對不是那瓶跟她的喜好不對路的香水,而只是她對她那個挑錯了禮物的傻兒子的愛。之前我曾天真地以為,向老媽贈送母親節禮物,將會讓我從愛的索取者變成愛的付出者,但彼時彼刻,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哪怕是在本應由我為她付出的母親節里,老媽也在用她無條件的愛溫暖著我。
如今,距離我第一次為老媽送上母親節禮物,已經過去了好幾個年頭,我也從剛上大學的毛頭小子,變成了賺得比老媽還多一點的社會人。然而,我在挑選禮物時,永遠忘不了那年母親節,老媽送給我的那份名為「包容」的禮物,而這是再精美、再昂貴的禮物都比擬不了的珍寶。
不是不需要 而是沒送對
塔庚
你得多跟他們聊天,掌握蛛絲馬跡,摸清底細再出手。當然,父母更在意的是,你在每一個重要時刻都鬧出點聲響,好讓他們念叨一陣子。
————————————-
我們總是在給孩子網購,衣服鞋子玩具一件不落,對於父母,總要特殊的日子才想得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喜歡節日,它的到來提醒著我,此刻應該做點什麼,最好隆重一點,也為潛伏的愛意提供一個表達的出口。
這次,我打算給老媽買衣服。我看中一件風衣。歐洲品牌的衣服好像沒那麼有年齡感,30歲、60歲都可以穿。我把購物網站上的模超想象成老媽,閉上眼睛,想著老媽穿上這件簡單雅致的風衣,在我眼前晃來晃去的樣子。嗯,夠洋氣。
為了防止意外,我還就兩件類似款式咨詢了兩個閨蜜。大家一致認定那件卡其色中長款連帽風衣,最適合微胖界老媽。
我美美地等著老媽的反饋。如果成功,以後就可以在給女兒購買當季衣服的時候,順便給老媽下個單。也讓老媽體會一下女兒的心意是四季的,不是只有節假日才有的。
我顯然低估了給老媽買衣服的難度系數。三天過後,哥哥發來信息:你買的衣服,老媽沒看中啊。試衣照上的老媽,一副嫌棄的表情。視頻上,老媽甩著袖子抱怨:「你趕緊退了吧,以後再也不要給我買衣服。」「換小一碼呢?」「不行不行。顏色不對,袖子和長度更不對。你根本不會給我買東西。」
老媽喜歡攻擊人,而且攻擊的時候喜歡用全稱判斷,好像我從來沒給她買對過東西。
我記得大學畢業時,我用實習期間所有的稿費給她買了一條珍珠項鏈,被她念叨了十幾年。工作後第一個月薪水,我給她買了一枚戒指,也是至今難忘。我媽有個首飾箱,像所有愛美的女人一樣,她閒來無事就喜歡盤點她的庫存。一年年過去,隨著她的首飾箱逐漸被各種節日填滿,我發揮的餘地也越來越小。
再說買什麼的時候,老媽總說,我有。我覺得不是她不需要,是我沒送對。
她說你家掃地機器人挺好,我說送你一個啊。等真的送到的時候,她又說,完全沒用,太不好用了。她說,老爸總在房間抽煙,我說送你一個空氣消毒機啊。她又說不要不要,不習慣整天開著。
也有成功經驗。那是一雙健步鞋,她看電視購物里的指定款。雖然我有100個心思,要給她買個正經品牌,可她認定那是老年款,設計不一樣。後來我領會了,這種鞋款式再乏善可陳,只要冠上「老年人專用」,就能欺騙我媽這樣的消費者。後來我發現給父母買東西,需要逐漸適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科學知識比不上他們的熟人推薦,國際大品牌也絕對比不上小城市爆款。
某次老媽偶然說起,朋友們說她,「你女兒也沒把你打扮洋氣一點」。當時我有點不悅,這像是聲討我沒給她買衣服。但是我記住了,下次要給老媽買衣服。
沒想到,在老媽身上,我喪失了基本的審美能力。給女兒買衣服幾乎沒有失敗經驗的我,在老媽這兒卻嚴重碰壁。
我想起,平時陪她逛街,她總是禁忌頗多:不能立領,不能長款,不能緊身,也不能太寬鬆,袖子不能長,褲子必須達到完美長度。對於微胖界人士來說,一切挑剔都是合理的,但現場還是忍不住和她爭論,所以我們倆逛街,經常不歡而散。我覺得她各種幺蛾子,她覺得我沒有同理心。
好了傷疤忘了疼。我居然奢望網購能夠結局完美。那家網站是歐洲尺碼,我媽這個小骨架根本撐不起來。我迅速點了退貨,當天,官網就免費上門取貨了。我媽說,就當你已經給我買了禮物。
這一次,我沒花一分錢,表達了我的誠意。
父母在意你送的禮物嗎?當然在意,但是這個禮物絕不僅僅是禮物那麼簡單,它代表著父母一段時間的心理狀態,你得多跟他們聊天,掌握蛛絲馬跡,摸清底細再出手。當然,經常會有沒送對的時候,你一定要不屈不撓,繼續表現。父母更在意的是,你在每一個重要時刻都鬧出點聲響,好讓他們念叨一陣子。
#微博網友這樣表白#
@why_小捷:作為學生黨,存了很久的錢,給她買了個很貴的泡腳盆,一開始她很嫌棄花這冤枉錢,說還不如直接用桶泡。但還是每天都泡著,用壞了也捨不得扔。
@芣abcd:第一次給老媽過節日還是在初中時,給她做了一張賀卡,悄咪咪地放在她的枕頭下製造驚喜。收到賀卡,老媽嘴里雖然吐槽,但眼睛里透出的是滿滿的歡喜,口嫌體直說的就是我老媽本人了。表白我最愛的老媽,謝謝你,我愛你!
@你要當野貓還是當我的貓:小時候用零花錢給媽媽買過一條亮晶晶的項鏈,非常幼稚,但媽媽很開心地戴上了,雖然沒過幾天項鏈墜就掉了。後來送過蛋糕,給蛋糕店留了家里的號碼,媽媽接到蛋糕店電話的時候還嚇了一跳,也算驚喜了。
@焦英俊不英俊:我從上幼兒園起給她做的賀卡,她到現在都保存著呢,現在,我都快大學畢業了!她放在一個盒子里,每次搬家都帶上。
@肆意生長的石頭:初中時,我給媽媽買了一支康乃馨,她說我不該買這種花里胡哨的東西,結果剛一拿到手就讓我給她拍照。下次再回家,發現花已經乾枯了,還沒有扔掉。
@粟格兒:大一代課兼職,用第一個月的薪水給我媽買了一條翡翠項鏈,拿到後她一直「嫌棄」,還說自己不喜歡,我姐後來悄悄跟我說她經常上班戴著項鏈去跟同事「炫耀」。哈哈,一家子都是靦腆人兒。
@晨本塵埃晨yu晨宇:小學的時候,去兩元店給我媽買了一個鐲子,感覺挺好看的。後來找不到了,我媽問在哪里,其實是我被拿去學校玩兒,摔斷了。至今沒跟我媽說過。還好,現在給她買了銀鐲子彌補。
@傻不拉嘰別做夢啦:小時候記不住生日,記不住母親節,只會臨時買個蛋糕什麼的。現在長大啦,學會提前給她驚喜,用兼職得來的錢給她買念叨的口紅、眼霜,會在她和爸爸吵架時,立馬買了高鐵票回家,在晚上11點打過電話讓她開門(而且是滿臉疑惑從床上起來開門的),獻上從校門口買的玫瑰花。媽媽,母親節快樂!
@陳小盼smile:小時候,給媽媽過母親節,是弟弟妹妹一起給媽媽畫畫,做手工。現在我們都外出上學了,總是報喜不報憂,每次難過了,生病了,委屈了……最想念的就是媽媽做的飯菜,最喜歡的就是媽媽的安穩。媽媽,我最愛的人就是你,希望爸爸媽媽的感情永遠都好!@貪眠的樹懶: 小時候總是很依賴媽媽,稍大一點想離開媽媽,現在卻是想和媽媽在一起,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我越長越大,媽媽卻越來越像個孩子,希望媽媽以後不要那麼操勞,也希望我早一點具有保護媽媽的能力。媽媽,母親節快樂!
@轉向拾光:小時候媽媽總會偷偷溜走去上班,因為要是我知道她要走,是絕對會嘶吼哭鬧的。有好幾次我意識到她離開,會立馬跑出去追著她坐的那輛車。現在成了我在外讀書,她追著我的離去腳步。一句句的問候,便是我們來往的最親密的禮物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