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焦慮症 有「藥」治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摘要:近三十年,中國的社會經濟極速發展的同時,社會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戀愛、同居,結婚、離婚,丁克婚姻,不婚主義,甚至同性戀等現象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周圍。在外工作生活的年輕人過去煩惱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而今更煩惱的是「每逢佳節被催婚」。

剩男剩女焦慮癥 有“藥”治嗎

在外工作了一年,小凡原計劃春節回家休假半個月,好好陪陪父母,訪訪親朋故友。可以,剛過初四他就離家踏上回程,不是因為工作需要,而是無法忍受來自父母親友的「催婚」轟炸。「催婚」作為一個社會現象,近年成為城市青年生活中越來越常遇到的新煩惱。在外工作生活的年輕人過去煩惱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而今更煩惱的是「每逢佳節被催婚」。以致不少年輕人越來越恐懼佳節的來臨。

「催婚」給剩男剩女帶來焦慮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中國人幾千年不變的理念和生活模式,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個人意願或家庭期待,成年正常男女結婚生子,都被認為是天經地義。極少數不結婚的人應該都歸在異類之中。

剩男剩女焦慮症 有「藥」治嗎 情感 第2張

近三十年,中國的社會經濟極速發展的同時,社會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戀愛、同居,結婚、離婚,丁克婚姻,不婚主義,甚至同性戀等現象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周圍。雖然我們的社會已經更加寬容的對待這些現象的發生,但每個個體在面對許多新的選擇時,往往經歷著極端的痛苦煎熬。「催婚」即是未婚青年與家長間難於擺脫的痛苦矛盾之一,而且這一衝突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同時,「催婚」也給很多「剩男剩女」帶來焦慮。

剩男剩女焦慮症 有「藥」治嗎 情感 第3張

「催婚」焦慮緣於兩代人期待不同

「催婚」的焦慮根源何在呢?首先是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一個在央視不斷播出的公益廣告「等你長大了,媽媽就幸福了。等你結婚了,媽媽就幸福了。等你生孩子了,媽媽就幸福了」。結婚生子在我們的文化觀念里仍然承載了太多的意義,個人、家族的幸福與未來,都得通過結婚生子來表達,甚至親情的體現也與之密切相關。無後即不孝的觀念仍深深地影響著許多父母的世界觀,這也是許多時候「催婚」矛盾中最激烈之處。所以當孩子大了,遲遲沒有按預期的那樣結婚生子,父母就開始不可克制的焦慮,焦慮兒女會生活不幸,焦慮家族不幸,焦慮周圍的評價等等。緩解焦慮的表現就是不斷的「催婚」兒女了。

其次是婚姻做到的現實困境。對於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他們所了解的世界不僅在空間距離上遠遠超過上一輩,對於世界理解的內容上也更為複雜。而現實中工作的繁忙、競爭的壓力,婚姻和養育越來越高的成本,都促使年輕人越來越慎重考慮結婚。婚姻不再是兩個成年人簡單的共同生活而已,彼此的各種內外要件是否契合,生活理念個性關係是否一致,未來子女教育及家庭發展的目標如何等因素,讓每個年輕個人都覺得婚姻是一個越來越複雜的事情,而不可能簡單做出選擇。當然,恐婚的人群也不斷增加。

剩男剩女焦慮症 有「藥」治嗎 情感 第4張

最主要的矛盾其實是對生活方式理解的變化。新生一代年輕人的自我意識早已超越了父輩,他們更崇尚個性獨立,強調自我做到的意義。為滿足個人理想的做到,獨立生活往往是更佳的選擇,他們往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堅持著自我,因而認為結婚不可能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很多堅持寧缺毋濫態度的剩男剩女應該都是出於這樣的選擇吧。

給婚姻期待減負能治「催婚」焦慮

傳統和現實都是我們無法回避的,而要盡可能減少「催婚」帶來的焦慮和矛盾,還需要社會的發展和兩代人間的互相理解。父母的「催婚」體現的是一種感情與關愛,無關對錯,無需抵觸。而子女的婚姻只是其生活方式的選擇,今天的父母不要企圖子女復制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才是自己幸福生活的決定者。

所以,為婚姻期待減負就是治療「催婚」焦慮的最好藥物。現今社會婚姻並不能直接成為個人或家族幸福的保險箱,它更多的是個人生活的一種狀態,而任何一種生活狀態,都只有我們很好理解適應時,才會給我們帶來積極意義。「催婚」帶來的只能是衝突和隱患,對我們期待的幸福往往是南轅北轍。

.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