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強大的小萌萌
本文共計2631字,預計閱讀3分鐘
最近發現了個有趣的現象。
上班中午休息,大家點餐是常事,可這天琦琦和阿峰分別在兩家店點的餐,都送晚了。本來11:00應該送到,結果13:00了還沒到。
別的同事拍拍吃飽的肚子在旁邊打趣,「這馬上就要開會了,我看你倆是吃不上飯咯。」
琦琦一邊看著電腦,一邊附和著同事笑嘻嘻的說:「剛問過了,老板忘做了後來才加上單。沒飯吃也挺好,正覺得自己胖呢,這下可以減肥啦。」
阿峰可沒有那麼淡定,臉都氣紅了,在工位上不停的給送餐員和店家打電話責罵,說要投訴之類的話。
倆個人的飯在13:30左右陸續送到,可是下午的會議開始了。琦琦提前吃了點餅乾就去開會了,打算把中午飯當晚餐吃。
阿峰則一直處在憤怒的情緒中,什麼都沒吃就進了會議室。不過人雖然進了會議室,卻還在不爽中,一邊在手機上投訴商家,一邊嘴里還在抱怨,跟同事也沒好氣。商家因為不想讓阿峰投訴,不停的打電話解釋是送餐小哥出了點事,阿峰則在會議中幾次出去接電話。這是個挺重要的會,老板在會後又把阿峰訓了一頓,說他不投入工作。
同樣是面對送餐送晚了的突發事件,居然不同的人會是不同的結果。琦琦情緒穩定,依然安心開會工作;阿峰卻一直處在憤怒中,結果還被老板罵,弄得一下午都心情不好。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同樣碰上陰天下雨,有些人很開心,有些人就會開始抱怨。同樣趕不上公車,有的人會很自然的接受這個事實,而有的人會一整天心情不好。同樣是職場晉升落選,有的人表現得無所謂,而有的人會陷在落選的壞結果中很長時間。
有的人特別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影響,鑽牛角尖。但有些人對於不好的事情卻能夠保持理智,欣然接受。同樣的事件,不同的結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你是不是也羨慕那些永遠能保持好心情的人呢?
今天我們來揭秘情緒背後的秘密,讓你成為一個陽光快樂的職場人。
解釋同一個事件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有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
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他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結果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
同樣的事件,如果你的信念是積極的,就會引發積極的後果。如果你的信念是消極的,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和後果。
比如送餐這件事,激發事件A是送餐送晚了。
琦琦的信念B是:商家不可能故意不給我送,可能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下午還要開會,先墊點零食,把工作完成要緊。所以琦琦的C是欣然接受,安心開會工作。
阿峰的信念B是:11:30就應該送到,晚了1個多小時,肯定是商家忘了要不就是送餐員耽擱了。我飯都沒吃上,大家誰也別想好過。所以阿峰的C是一下午都在憤怒的情緒中,一直處理投訴的事情被老板罵。
產生不同的C的結果的原因是,琦琦和阿峰對於事件A的信念B不同。
可見事物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事件A是已經發生的事件,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信念B,讓情緒和行為結果變得積極。
信念B是對於事件產生的看法、解釋和評價。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有3個特徵:
1. 絕對化要求
人們常常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事物必定發生或不發生。它常常表現為將「希望」、「想要」等絕對化為「必須」、「應該」。
例如,兒子必須要考90分以上,如果沒達到就接受不了,大發雷霆。
這種絕對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為每一客觀事物都有其自身發展規律,不可能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對於某個人來說,不可能每個想要達成的目標都成功,他身邊的人和事物也不可能都按照他的意願去發展。
這類人會在某些事物的發展與其期望相悖時,感到難以接受,從而極易陷入情緒困中。
2. 過分概括
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它常常把「有時」、「某些」過分概括為「總是」、「所有」。具體體現在以某一件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
例如:今天遇到了一個同事但是他沒有理我,一定是因為他對我有意見。或是考試沒考好,就一定是因為自己腦子笨造成的。
這類人會在自己遭受一些失敗後,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導致自卑、過分自責的情緒。而這種評價一旦指向他人,就會一味地指責別人,產生怨忿等消極情緒。
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犯錯的可能性,應該包容的去看待事物。
3. 糟糕至極
這種觀念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那將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例如,「我沒考上大學,一切都完了」,「我這次沒升職,不會再有前途了。」他們會陷入絕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因為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不會是壞到極點,也不是終結。以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做得更好,取得好的結果。
所以,以後在遭遇某個事件時,要想避免情緒失調,就要調動大腦的覺知,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以上3種情況,如果存在,就往合理性的信念轉移。
剛開始你可以嘗試用筆在紙上寫一寫,觸發事件A是什麼,現在的想法B1是什麼,如果換一種想法B2又是什麼,合理的信念就會讓情緒有所轉換。
比如經常會遇到有些人給自己的戀人打電話,對方總不接就開始胡思亂想情緒失控,開啟奪命連環call模式,等對方回電話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頓發火。
但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多數情況下不接電話都是有原因的,你自己也有被打爆電話不接的情況。比如工作開會調靜音、健身的時候、手機沒放身邊等。
你可以這樣分析:
觸發事件A:給他/她打電話總不接電話
B1:不接電話是因為和其他人在一起,是不是他不愛我了。
如果這樣想,心情會很糟,幹什麼都安心不下來,注意力總在電話上。其實是犯了過分概括的錯誤,不接電話並不能代表對方不愛你了。
B2:不接電話是因為沒聽到或不方便接,這樣的話打多少遍也沒用,他看到後自然會給我回過來的。
這樣想就可以安心幹別的事了。
在這里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任何事情都往好處想會不會是自欺欺人?萬一不好的事情是真相呢?
有一句話說的好:「你所擔心的99%的事情,都不會發生的。」有時候你擔心、糾結、較真了半天,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徒增壓力和煩惱,何必呢?
拿打電話不接這個事情來說,其實不接電話的原因通常就是開會、健身、手機不在身邊等合理的事情。沒接電話的事實已經發生了,再去生氣有什麼用呢?並不能改變對方沒接電話的結果。
退一萬步說,如果確認了結果是最壞的:這個人真的不愛你了才不接的電話。這個結果是改變不了的,那就接受這個現實,想一想下一步怎麼做就好了。
而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確認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人,將來找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人,這何嘗不是一種福氣呢?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其中的變化難以捉摸。我們要學會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和思考問題。
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保持良好的信念是最重要的。察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轉化為理性信念,保持良好的心態,就能成為陽光職場人。
萌萌一頁紙工作法,用一張紙和一支筆解決所有職場難題。歡迎關注萌萌,開啟一段奇妙的視覺思維之旅。
>總控制不住負面情緒?心理學家:用情緒ABC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