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山茗
前幾日,葉璇宣布和男友分手。
很多人都祝福她能早日遇到新戀情,然而,有一條高讚留言說:
圖片來源 | 微博@葉璇
她這些「戀愛腦」行為,讓很多人吐槽她是不是被「下了降頭」。在此之前,還有傳言葉璇曾為了向某任男友證明自己的愛,大半夜去跳河。
有人說,葉璇得了一種病,叫做「缺愛綜合征」,深以為然。
葉璇9歲時,父母離異,10歲隨爸爸去了美國,那段時間,爺爺奶奶跟著一起過去,在美國照顧她。
13歲時,爺爺奶奶回國,葉璇跟爸爸提出自己要獨立居住——毫無疑問,葉璇的童年是缺愛的,早早離開媽媽,和爸爸幾乎沒有共同生活。
圖片來源 | 微博@葉璇
生活中,從來不缺像葉璇這樣為愛赴湯蹈火、一頭紮進去就不管不顧的人。
因為,缺愛背後是一個人安全感的匱乏,他們容易進入認知死角,進而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行為。一般來說,缺愛的人往往都有三個典型表現。
01
不愛變化,喜歡囤積
有一種人,一份工作能做很多年不變,不喜歡搬家,喜歡的菜可以一直吃,回家的線路定下了就不會改。
他們的生活趨向只有一個——穩定不變,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100%的掌控感。
「防禦機制」是心理學上常見的名詞,是指為了保護自己,人們會產生各種離奇的應對方式,不變,就是一種防禦,防禦可能的變化和不安全。
除此之外,缺愛的人還喜歡用「補償心理防禦機制」。
我認識這樣一個男生,他來自農村,爸媽離婚後重組家庭,他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鄉下。
後來,他跟著鄰居大伯去南方打工,很是過過一段苦日子,靠著省吃儉用和勤奮,終於自己攢錢買了房子和車子。
奇怪的是,他把房子租出去,自己住群租房,車也從來不開,天天擠地鐵公交,女友嫌他太摳,執意要分手。
問他辛辛苦苦賺錢買的房子為什麼不住,他說,他只是想擁有。
不止如此,他很喜歡囤積東西,用的紙巾、吃的米面,家里囤了一箱又一箱,房間里看起來像倉庫。顯然,他十分享受這種「擁有」的感覺。
事實上,這些外在擁有,都用來補償內心的缺失,也是他試圖建立的安全感。所以,他喜歡囤積,而不是使用。
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會不停地買和要,包括過度進食、過度消費,這些都是因為缺愛。
他們要的並不是具體的物質,而是擁有背後的安全感。
02
渴望親密又畏手畏腳
一個缺愛的人面對愛情時,真的會迎難而上嗎?大多數不會。
他們就像個稚嫩的孩子,蜷縮在角落里,等待對方靠近,靠近時,又會各種躲閃。
我有個朋友,24歲時,遇到了一個很不錯的男生,對她也特別用心,我知道她很愛這個男生,只可惜,她選擇又「作」又「慫」的相處方式。
比如對方發給她信息,她會先假裝沒看見。人家深夜發關心簡訊,她假裝不耐煩,還喜歡說一些極度克制的話。
後來兩人分手,她裝作毫不在乎,卻天天翻看男生的朋友圈,後來男生結婚,她在酒裡大醉一場。
她問我:「好慫是不是?」的確是,但有多慫,她就有多想愛。
沒有安全感,讓她根本不知道怎麼反應才是恰當的,才會讓對方不厭煩,多重顧慮下,笨拙的她用了最不討巧的話和行為,掩飾內心的波濤洶湧。
像她這樣的人其實很多很多,他們想伸手擁抱別人,又怕受到傷害,一步步試探,又不斷後退。
因為對他們來說,世界滿是危險,永遠要保留那條不被傷害的底線,所以心里再渴望,也很難跟人親密。
03
情緒容易極端且多變
如果一個人缺愛,心中就始終帶著一個「我值不值得被愛」的疑問和「我不配得」的執念。
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執念,他們喜歡懷疑,過度追求純粹的感情,別人友好一點,他就掏心掏肺,一旦事與願違,瞬間就冷若冰霜。
其實,正因為心中愛的匱乏,他們才容易情緒化,情緒成了他們保護自己的利器。
我有個來訪者就是這樣。她有個談了4年異地戀的男友,談得很辛苦分了手,分手後本該輕鬆,她卻整夜整夜失眠,連工作也辭了。
她每次來找我,就一秒都不想等,如果我說有其他安排,她就會說「我太痛苦了,想死的心都有了」。
但往往一天不到,她又會跟我說自己滿血復活了,而原因一般都是「被關心了」,「對方道歉了」——她的情緒都交給外界管理。
其實,真正讓她痛苦和喜悅的不是分手,不是道歉,不是星星點點的在乎,而是她始終匱乏的內心,以及因此產生的疑問和自我否定。
04
你可以走出缺愛的圈
缺愛源於幼年,但不是不能改變。
缺愛本質是安全感匱乏,這由嬰兒時期媽媽和孩子的互動決定。安全感說到底是三個問題:
-
「我是不是重要的?」
-
「我是不是被愛?」
-
「這個世界安不安全?」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沒有安全感的人,怎麼靠自己建立安全感?你只需要兩個小的日常練習。
①問自己兩個問題。
缺愛的模式有很多種,每個人的童年遭遇也各不相同,要想識別缺愛模式,可以常問自己:
-
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對於這份需要,我可以做點什麼?
這樣一來,你才能不在模式里轉圈,跳出補償心理模式,聚焦在建設性行為上。
②適時自我反駁。
缺愛的人,都有一份固執的認知,你必須學會對這些不合理的認知信念進行反駁,比如「我怎麼這麼差」「我不重要」「我不值得」……
還有,對方沒有及時回電話,並不是因為不愛你,可能是沒看見或者忙,通過事實辯駁,來減少情緒失控和衝動行為。
兩個小練習,在你心里缺愛的那個小孩出來鬧的時候,讓你及時冷靜,看清自己,漸漸走出缺愛的陰影。
其實,每個心中都有一個愛的銀行,要想持久存在,既不能無限存入,也不能過度支出。
進進出出的掌控權始終在你自己手里,最好的掌控方法,就是打造愛的能力。
你無法決定自己童年時的遭遇,但那份缺失,可以在成年後彌補和療愈。時常察覺自己,不被童年捆綁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end-
作者:微奢糖
一個愛折騰的85後天蠍女,應用心理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工作8年,辭職讀研,專注於將心理學更好地應用於生活。公眾號:糖糖心理社(weshe99)
主播 |山茗,主持人,用心的朗讀者。願我的聲音,可以伴你同行。微信公眾號:山茗為你而讀
插圖 | 電影《春嬌救志明》
– 公眾號回復「724」,領取你的專屬好運卡 –
點「在看」,變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