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微信號:tishengzixin
加關注
生活中,總能聽到許多人談論「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總是被奉為「真愛」,甚至是最至高無上的「愛」。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是,在穿越重生種田總裁等小黃文的世界之外的這個現實世界里,」無條件的愛「真的存在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當我們談無條件的愛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愛和關係是兩件事。 我愛著一個人,但我可能並不和ta處於一段關係中。要想討論無條件的愛,首先要把這一點銘記於心。
1. 「無條件的愛」的四個特點
01
不索取
當我們無條件地愛著一個人,我們只在乎對方是否幸福快樂,並不在意是否能從這份愛里得到什麼(Pool, 2012)。但這並不阻止我們從無條件的愛里獲得幸福,相反,是這種「不索取」讓我們更能在愛里感受到幸福。
02
愛ta本來的樣子
在古希臘人對愛的描述中,「Agape Love」最接近我們對無條件的愛的定義——無論何種情境或無論對方是否可能讓自己失望的情況下,我們都願意選擇去愛。無條件的愛,就是當我們愛一個人,我們愛的是這個人的本來樣子(本質) (Davenport, 2013),或者說,我們的愛只因為Ta是Ta。為人父母可能對這一點感受尤為深刻。
03
對差異的包容
愛一個人本來的樣子,也意味著我們願意包容對方不同於我們(embrace differences)的人格特質,看待世界的態度,甚至只是普通的習慣愛好。因為正是有了這些不同,Ta才成為了我們所愛的那個獨一無二的人。無條件的愛讓我們認識到成長環境、生命經歷以及行為秉性對個人造成的影響,進而接納彼此的不同。——也是這個意義上,無條件的愛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咨詢關係中無條件積極關注與接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無條件的愛的體現(雖然咨詢關係絕不是無條件的關係)。
04
本質更多是一種行為,而不是一種感覺
心理學家John Welwood認為無條件的愛 (unconditional love) 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當它來臨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內心里曾經堅硬冰封的地方,都變得柔軟。但我們認為,比起感受(feelings),無條件的愛更多時候是一種行為(behavior),是我們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給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種選擇,是一種不在意結果地為一個人付出的信念 (Pool, 2012)。因此我們說,無條件的愛是可以被習得和強化的。
2. 「無條件的愛」不是什麼?
無條件的愛 不是 盲目的愛 (Blind Love)
上述這種「接納」並不等同於盲目認同,並不是讓我們回避現實,無視對方的正面或負面的特點不顧一切盲目的愛。無條件的愛中的「接納」是正視對方的本質(essence) 和理解對方的過程,你清楚地看見對方,而不是用自我欺騙維持愛。而這就很像是咨詢關係中,咨詢師對於來訪者不評判的認識和理解。
那些和傷害自己的人在一起,無底線忍受的人不是出於無條件地愛,他們只是盲目地愛。
無條件的愛 不是 (病態)依賴共生的愛 (Co-dependent Love)
對於「無條件的愛」的誤解並不止「盲目的愛」這一種。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無條件的愛就是盡力讀懂對方心思,並時時刻刻無條件滿足對方任何需求,甚至包括那些極為自私或苛刻的要求。而我們認為,這與其說是無條件的愛,不如說是一種病態依賴共生的愛(Davenport, 2013):一方因為另一方的付出而感到滿足,而付出方也因為自己能夠取悅他人 (people pleaser) 而感到快樂。
但是,現實的關係中,病態依賴共生的愛常常容易因為一方的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而另一方的付出得不到肯定而結束。(回復「共生」給公號,查看「什麼是依賴共生關係?)
不同於此,無條件的愛強調我們要首先學會無條件地愛自己,而不是放低自己取悅他人。因為只有當我們無條件地愛著自己,我們才能真正明白被無條件地愛著是什麼感受,也才能學會無條件地去愛別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可以被習得的行為)。
然而,Lancer, (2015) 指出,無條件的愛雖然存在,但它並不是一段關係的全部,而是在關係中偶爾閃現的幸運。他說,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相愛的時候,大部分時候總是有條件的愛,而有些時刻會出現無條件的愛,正是這些時刻的存在讓親密關係和一般的關係變得不同,變得更激烈、更扣人心弦。
不同於愛,所有的關係都是有條件的
人格心理學家Jeremy Nicholson認為,不同於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種雙方的合作。愛可以是一個人的事,但關係一定不會是一個人的事。
他認為,關係的產生與發展總是需要一定的條件,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無條件的關係。因為在關係中,雙方(也可能是多方)都不可避免地要帶入各自的想法,理由和抉擇。
我們的成長環境、社會文化、個人經歷、宗教信仰等等都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對人事物的偏好、癖好、品味,和個性化需求 (Lancer, 2015)。這些毫無疑問地將影響著我們投射在同伴關係、兩性關係、甚至親子關係中的「條件」。我們希望對方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和欲望,也希望Ta能符合我們對關係夥伴的條件定義。
Farouk Radwan認為,那些我們童年未被滿足的願望/需求影響著我們成年選擇關係夥伴的條件。有時候,對於滿足需求的渴望甚至成為了我們開始一段親密關係的理由,而我們甚至可能對這樣的渴望渾然不知。我們的需求和欲望隱含在我們對關係夥伴在外貌、個人風格、存在感、情感支持、以及其他所有Ta能為我們做的事之中,這些便是普遍存在於關係中的條件。
一段關係總是建立在條件基礎之上的。而健康的關係,需要雙方都認識到自己在關係中的條件,並在不斷的溝通和承諾中逐步對對方的條件有清晰的認知。這件事說起來似乎有些殘忍——真實的東西往往乍一看顯得殘忍,卻實際上能夠最大程度保護我們。你和你的好朋友,是為什麼能夠形成和維持好友的關係?你和你的愛人?你和你的父母?
清楚的認識到條件的存在,能夠幫我們認識到各自的邊界和不可突破的極限 (limits),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知道可以期待對方做哪些、不應該要求對方做哪些。這樣就能夠把自己在關係中的行為保持在不讓雙方不適的范疇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