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財產約定的對內效力,法院如何認定?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夫妻財產約定的對內效力,法院如何認定? 情感 第1張

婚姻法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

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

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一般情形下,夫妻之間的財產約定成立並生效

夫妻間的財產關係即應按照約定辦理

本期小編對夫妻財產約定的對內效力問題

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司法觀點

裁判規則

1.法院應尊重夫妻之間達成的婚內財產分割協議,按照分割協議履行,優先保護事實物權人——唐某訴李某某、唐某乙法定繼承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之間達成的婚內財產分割協議是雙方通過訂立契約對採取何種夫妻財產制所作的約定,是雙方協商一致對家庭財產進行內部分配的結果,在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第三人利益的情況下,應當尊重夫妻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按照雙方達成的婚內財產分割協議履行,優先保護事實物權人,不宜以產權登記作為確認不動產權屬的唯一依據。

案號:(2014)三中民終字第09467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12期(總第218期)

2.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所作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楊某訴劉某某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雙方可以書面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共同所有,該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婚內財產協議附有的「一方提出離婚,協議無效」等限制他人離婚自由的約定,因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而無效,該部分內容無效不影響協議書其他條款的效力。

審理法院: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

來源:最高法院公布婚姻家庭糾紛典型案例(山東)2015年11月20日

3.夫妻雙方以書面形式約定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可直接產生財產歸屬變動效果——李響玲訴李秋生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雙方以書面形式約定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屬於夫妻財產契約,可直接產生財產歸屬變動效果,任何一方不能單方變更、撤銷契約內容。

案號:(2017)京02民終2100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第20期

4.夫妻對婚內所得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李某訴羅某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一方在婚內將財產約定歸另一方單獨所有可能將個人財產贈與另一方,該贈與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贈與對雙方產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請求撤銷但未能證明存在撤銷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北京法院網 2014年5月5日

5.夫妻雙方簽訂書面協議約定一方婚前個人房屋歸夫妻共同共有,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孫某訴劉某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簽訂書面協議約定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婚前個人所有的房屋歸夫妻共同共有,屬於夫妻婚內財產約定,對夫妻雙方均有約束力,並不因是否辦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而影響其效力。

案號:(2014)三中民終字第5398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北京法院參閱案例18號

司法觀點

1.夫妻財產約定的對內效力

根據婚姻法第19條第2款、第3款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根據合同法和物權法的一般原理,夫妻關於財產的約定,是雙方當事人意思的合意,通過約定來安排夫妻財產的分割,所以夫妻財產的對內效力及於當事人雙方,即協議生效後,就在夫妻之間及繼承人之間發生物權上的效力。夫或妻任何一方違反財產約定,都將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夫妻雙方必須嚴格執行財產約定。確實需要變更撤銷的,須經由夫妻雙方協商一致。

(摘自:周繼軍主編,《民事立案技能》,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66頁。)

2.夫妻間財產歸屬約定的性質認定和法律適用

(1)夫妻財產契約與夫妻間贈與的分野

夫妻財產契約與贈與關係在以下三個方面存在區別:

第一,行為性質不同。夫妻財產契約與贈與關係的最大區別在於夫妻財產契約以合意雙方的婚姻關係為前提,並緊緊依附於契約雙方由婚姻產生的身份關係。正如史尚寬所言:「夫妻財產契約,與未婚或已婚配偶間有財產法內容之法律行為不同。在前者關於配偶間婚姻財產法上之秩序,維得與配偶間行之」。贈與關係則不要求雙方當事人具有任何身份上的聯繫,贈與是單純的財產性行為,市場經濟中的一般民事主體均可作為贈與的主體。

第二,意思表示的形式不同。夫妻財產契約是要式行為,可排除法定財產制的適用,因此婚姻法明確規定夫妻財產契約需採取書面形式方可生效。此舉旨在提示夫妻雙方在對財產進行概括性或者針對性的約定時,應秉持審慎態度。贈與則是不要式行為,雙方當事人只要意思表示真實合法並達成一致,不拘形式即可成立贈與合同。

第三,行為目的及做到不同。夫妻財產契約的目的概括來講無非兩種,要麼是維系婚姻關係的長久,要麼是避免婚姻終止之時的財產分割糾纏,而不論哪一種目的,夫妻財產契約目的的做到必然都要經歷一段相對漫長的過程。因夫妻財產契約引起的財產歸屬變動並不對夫妻任一方對物的用益物權產生實質影響,無論約定財產歸屬一方或雙方共同所有,夫妻雙方均可使用標的物,甚至財產孳息仍屬於夫妻共同所有(如約定歸夫或妻一方所有的房產用於出租取得的租金,在未另行約定的情況下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贈與關係則不同,贈與合同成立之後或者約定時間或者即時履行,受贈人總有一個指日可待的期限取得完整的物權。而贈與合同一旦履行,除非特別約定,贈與人與受贈人之間通常而言也無共同使用標的財產之契機,贈與人自然也就不再享有標的物的用益物權。

(2)夫妻間財產歸屬的法律適用

「只要法律措辭的語義清晰明白、且這種語義不會產生荒謬的結果,就應當優先按照其語義進行解釋」。因此,為了確保法律的確定性和做到立法目的,對一項法律規範的解釋應使其在邏輯上與同一領域同位階或更高位階的規範文件構建的法律體系相契合。將「夫妻雙方通過書面形式將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約定為夫妻共有」認定為夫妻財產契約,實際上是為協調婚姻法第十九條與《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6條的關係而對後者進行目的性限縮解釋的結果。正如前文所述,婚姻法第十九條已明確規定夫妻雙方將一方婚前財產或者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財產約定為共同所有系夫妻財產契約的形式之一,而《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6條是對第19條規定的空白行為模式即「約定一方所有財產歸另一方個人所有」進行規制,二者從體系上是互相補充、協調統一的。但如果再將「約定一方所有財產歸共同所有」的行為模式納入《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6條的調整範圍,則勢必產生婚姻法與《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法律衝突,導致法規則導向確定性的喪失。在此情形下,唯有對後者進行限縮解釋,將前述行為模式排除一般財產法的適用而適用婚姻法的規定,方能確保法規則的有機協調。

(摘自:《夫妻間財產歸屬約定的性質》,作者:劉璨,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載於《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第20期(總第823期),第16~17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更多↓↓

最高院:民間借貸若涉嫌非法集資,出借人不能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必須先刑後民)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正式通過!農村集體土地可直接入市

最高院:以抵帳方式進行的房屋交易,可認定為買受人已實際支付了購房款

「今收到…」因收條寫了個「今」字,5萬欠款要不回來了!


編輯:石慧 審核:傅德慧

夫妻財產約定的對內效力,法院如何認定? 情感 第2張

夫妻財產約定的對內效力,法院如何認定? 情感 第3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