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成功不僅僅是有很多錢。因為很多非常富有的人依然過著非常不快樂和不平衡的生活。
成功是不斷地提升自己,提升你的生活方式,改善你的服務方式和與他人相處的方式。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成功不了呢?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無法不斷提升自我呢?
你越想提升和進化,你就必須越專注於那少數幾件最重要的事情。正如成功學大師吉姆·羅恩所言:「很多人之所以做得不好,僅僅是因為他們把重點放在了那些小事上。」
本文分享了23個明智的方法,讓你更好地專注於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從而讓你變得更自信、更高效、更富有。
(一)每天早上處理5分鐘的痛苦,然後再享受幾個小時的效率巔峰和成就感
心理學家羅恩·弗里德曼認為,一天的前三個小時將決定你人生的成敗。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弗里德曼曾這樣說道:「通常,我們每天大概有三小時時間是能夠真正做到非常專注的。」
你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學習如何處理五分鐘的痛苦。
因為當你在頭天晚上設置好鬧鐘,並在第二天早上鬧鐘響起時起床的時候,你會感覺非常糟糕。早起的感覺糟透了。
但是,如果你能在聽到鬧鐘響起後就立刻起床並去開始做一些事情,這種糟糕的感覺最多只會持續5分鐘時間。
否則,如果你在鬧鐘響後繼續睜著眼躺在床上或者很快又睡著了,就會為之感到自責,從而加劇了這種痛苦。你在床上坐的時間越長,情況就越糟糕。研究表明,你猶豫做某件事的時間越長,你就越不可能去做這件事。
鬧鐘響後,如果你還繼續躺在床上,你就會面臨三個基本問題:
(1)你在欺騙自己。前一天晚上,當你設置鬧鐘的時候,你告訴自己鬧鐘響的時候你就會起床。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是在自我欺騙,這時你就會生活在一種內心衝突的世界中。自我欺騙的反面是自我信任,這是自信的另一種說法。心理學研究發現,自信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如果你做了你說過要做的事情,你會獲得自信。
(2)你自己會在疲憊不堪、頭腦迷糊的狀態下做出重大決策嗎,比如做大筆的金融投資?很可能不會。那麼你為什麼要在這種狀態下決定什麼時候起床呢?你做決策時的狀態決定了做出的決策的質量。因此,你應該什麼時候做出何時該起床的決定呢?不是在你筋疲力盡躺在那張舒適的床上的時候,而是在前一天晚上你清醒的時候。然後,當鬧鐘響起的時候,立即按照你之前的決定去行動。相信你的這個決定。你做出這個決定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以一種被動反應性的方式做出一天中的第一個決定,你會為接下來的一天定下什麼樣的基調呢?同樣,你為你的餘生定下了什麼樣的基調呢?
(3)早起的痛苦只會持續五分鐘。實際上,如果你有一個早上喚醒自己的有效策略,痛苦的持續時間通常會更短。當你的鬧鐘響起時,不要給自己時間和你的床討價還價。立即起床,積極主動地做些事情來喚醒自己。這件事情可能是洗澡,可能是進入到另一個房間。對我自己而言,我早上起床後會立刻穿上鞋子,直接走向我的車,然後開車到附近的一個停車場去做一些閱讀和寫日記。通常,我坐進車里後,我早起的痛苦感覺已經感覺好多了。這里的關鍵在於,早上醒來後,你需要盡快換一個環境,因為你的臥室會下意識地觸發自己繼續睡覺的欲望,尤其是在早上的那個時候更是如此。當你改變環境的時候,即使只是上廁所和開燈,你也會更加警覺。心理學研究表明,改變環境能增強你的警覺性。
那五分鐘的痛苦是阻止大多數人早起的最大障礙。這五分鐘的痛苦會讓你在心理上、精神上、社會經濟上以及其他所有方面變得與大部分人都與眾不同。
五分鐘可能是決定你今天是過得好還是過得一般的決定性因素。同樣,能否堅持每天忍受5分鐘痛苦長達30天,這將決定你將擁有一個壞習慣還是一個好習慣。
然而,大多數人仍然做不到30天里每天都能忍受那5分鐘痛苦。如果他們能忍受一些短暫的痛苦和困難,他們就能為自己打開一個充滿機遇的新世界的大門。然而,他們不斷欺騙自己,始終停滯不前,總是想要做出改變,但不願意忍受短暫的自我淨化。
早起,制定一套有策略的晨間例事,這可以讓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變成一個非常聰明、有精神、有條理的成功人士。
如果說了這些還沒說服你,可以看看下面這些名人名言:
-
「在早晨浪費一小時,你得花一整天來彌補它。」——愛爾蘭大主教、神學教育領袖Richard Whately
-
「清晨嘴里有黃金。」——美國科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
-
「假如兩個人晚上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但一個人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另外一個人每天早上七點起床,40年之後,這兩個人之間的差別是,那個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人的壽命相當於比那個每天早上7點起床的人長10年」。— Philip Doddridge
-
「在破曉之前就起床是個好習慣,這樣會對你的健康、財富和智慧都有好處。」——亞里士多德
-
「50年來,我一直堅持每天黎明之前起床。」—— 美國第三任總統Thomas Jefferson
-
「成功的一個關鍵是,在大多數人吃早餐的時候你就開始吃午餐了。」——著名歌劇演唱家Robert Brault
(二)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你的一天(而非緊急的事情)
從那些看似還不錯的事情但並非真正最重要的事情開始一天非常容易。
著名管家專家Jim Collins曾這樣說道:還不錯(good)是卓越(great)最大的敵人。
你可以做無數的還不錯的事情。但是你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
開始一天的理想方式是什麼呢?
這取決於你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事。如果你最重要的事是你的信仰,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和上帝聯繫,強化你的信仰。如果你最重要的事是你的事業,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繼續發展壯大你的事業。
如果你無法為你最重要的事情騰出時間,那麼你就要思考了,它真的是你最重要的事情嗎?
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一書中,史蒂芬·柯維解釋了要事優先的重要性。為了說明這個概念,柯維在桶里放了幾塊石頭。如果你一開始就把小石頭先放進去,那麼你不可能再把所有的大石頭都放進去。但是如果一開始先把大石頭先放進去,這時你依然可以將小石頭填進大石頭的縫隙里。
你如何開始決定了你的軌跡。
光早上早起是不夠的。在早起後,你還需要做到要事優先。當你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時,你就能確保它們成為你一天中最重要的任務。當你的最重要的任務完成後,你可以用一天中的時間間隙完成其它不那麼重要的工作。
這對高質量決策至關重要。最好的決策者在做最重要的事情的同時也會讓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變得簡單。
你做的一個決定使其他幾個決定變得無關緊要或更容易。當你只把時間用在最好的事情上時,其他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那些干擾你的事情和優先級低的事情要麼在適當的時間內完成,要麼從你的生活中消失。因為你的生活已經充滿了更有價值的東西。
(三)直面你的阻力,做你正在逃避的事情(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且在10年後依然很重要但你卻不想做的事情)
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有時我們會被我們所面臨的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如果我們能把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妥當的話,我們就能完成我們應該做的一切事情。
如果你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抗拒做一件事情,你生活中的其他一切都會跟著遭殃。
舉個例子,我很快就要完成我的博士學位了。但有一些與完成博士學位有關的事情我一直在回避和拖延。
雖然我可以很容易地用很多其他很酷、很重要、很有趣的事情來打發時間。但在我的內心深處,我知道我忽略了一些對做到我的個人目標至關重要的東西。我在推遲一些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一直生活在一種內心衝突的狀態中。
有意思的是,當我終於開始動手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即使只寫幾個小時,我也會立刻感到有一股能量湧向我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我開始懷有一種「我能成功」的希望。我開始在生活中和周圍的人身上看到更多的美。我開始更有動力去在健康、人際關係和其他目標上取得成功。
(四)擁抱多種學習風格(當你能夠做到直面阻力、要事優先時,這一切就會發生)
「任何停止學習的人都是老人,不管他是二十歲還是八十歲。任何持續學習的人,都可以保持年青。」——亨利·福特
根據對學習理論50年的研究,我們都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學習方式。當我們身處困境時,我們都有幾種備用的學習風格。然而,也有一些我們每個人都忽視和避免的其他學習風格。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人對於他們所習慣的學習風格都有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例如,如果你喜歡數學,並以分析的方式學習,你可能會認為你可以把數學學得更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你可能會把挑戰和失敗當作成長的機會。你可能會尋求指導、教育和幫助。你可能會有濃厚的好奇心,想要擴展你在數學方面的知識和視野。
然而,大多數人對他們不習慣的學習風格都有一種固定型思維模式。例如,如果你不喜歡寫作,你可能會認為你無法在寫作方面做得更好,你會認為有些事情你就是學不會,你會認為它們不存在於你的DNA中。
與我的論文相關的很多工作都與我的主要學習風格相去甚遠,比如大量的統計數據,因此我一直回避做這些工作。我更喜歡做與我的主要學習風格一致的工作,比如寫作和教學。
然而,當你從事一項你抗拒的活動時,就等於讓你一直在壓抑的大腦區域和情緒活躍起來。你在目前在你舒適區之外的目標上取得了切實的進展。這時,你為自己打開了一扇學習和經驗的新世界的大門。你在大腦中建立了新的聯繫。你通過觀察自己做一些困難的事情獲得了自信。
通過做一些你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以及內心想做的事情,你就會獲得更多的自信,但這並不容易。
我認識很多人,他們都夢想成為藝術家,但其中的很多人從未成功過,因為成為一名藝術家所需商業和行銷方面的能力超出了他們的主導學習風格。他們拒絕學習這些基礎知識。
他們對商業和行銷抱有一種固定型思維模式,因此最終過了一種他們並不真正想要的生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他們能擅長商業行銷,接受一些困難的情緒和尚未得到開發的學習風格,他們的藝術水平就會提高。之所以會這樣,因為他們向自己展示他們對夢想的真正投入。他們有足夠的決心去做一些一開始讓他們感到糟糕的事情。他們不僅致力於成為一個夢想家,而且是一個專業人士。
(五)你做一件事情的方式就是你做任何事情的方式(當你自身不協調時,你的整個生活都會一團糟)
你不能奢望每天一邊看電視一邊吃巧克力蛋糕,還想要保持苗條的身材。你不能想要單身、無憂無慮,同時還想要一段充滿愛的戀人關係。
當你生活的某個方面不協調時,其他一切都會受到影響。
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對生活的某個方面給予很高的關注和投入。例如,你可能過於關注工作或健康,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但這是極其不可持續的。你擅長的事情最終會成為你最大的弱點,除非你能讓它們保持適當的平衡。
(六)知道並定義你做一件事情的背後的原因(Why)
「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弄清楚你的Why有兩個目的:
-
清晰帶來動力
-
從你內心深處的信念出發,能讓你有最佳的表現。
如何才能弄清你內心深處的 Why 呢?
這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我最近從Joe Stumpf那里學到了一個很好的策略,他是一名作家、綜合健身冠軍和著名的轉型教練。
這里有一個練習,我來給你們講解一下,幫你了解你做一件事背後最真實的原因(Why)。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知道了你所做事情背後最深層的原因,你就應該從那個狀態出發,而不是從你的膚淺原因出發。
當你試圖理解你為什麼要做某事時,最好先問關於「什麼」的問題,然後再問關於「為什麼」的問題,因為關於「為什麼」的問題往往會讓人處於守勢。
為了了解你做一件事的原因,你可以問自己下面這個問題:
「______________ 」對你而言有多重要?(What about「 ______________」 is important to you?)
比如說,你想創業,或者買一部手機,或者去健身房……事情可大可小,先把這件事擺在那里。
「去健身房」對你而言有多重要?
然後,你寫下出現在腦海里的第一件事:「因為我喜歡感覺良好。」
拿著這個答案,把它放到那個問題中:「感覺良好」對你而言有多重要?
所以,你要按照這個方法試著將問題深入7層。一旦你到了第5層、第6層和第7層,你就必須對自己誠實。
通常,你可以用你的大腦回答第1層-第4層的問題。然而,如果你對自己真的非常誠實,那麼要回答第5層-第7層的問題,你需要發自內心才行。
只有在最深的層次上,你才能發現你正在做的事情背後的真正原因。即使對於比如買個新手機或者去健身房這樣的事情也是如此。
但是當你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你需要提醒自己做這件事情最深層的原因是什麼。你想要從那個層次出發,因為在你最深的層次上,你將會用心去做事情,而不是用腦去做。這樣,你的表現就會更深刻、更真實、更有力。
突然之間,你不只是為了「感覺良好」而去健身房,而是因為你有更大的任務要完成,而且需要讓自己盡可能地保持健康才能做到這個目標。
你內心最深處的原因幾乎總會暴露出你的一些非常私人的東西,以及你對生活的基本信念。你需要意識到這些事情,以及這些事情是如何/為什麼驅使你去做你正在做的事情的。
如果你真的按照這種方式完成這個練習,你在精神和情感上應該都會有所突破。你可以發現關於你自己的一些事情,為什麼你是你現在的樣子,為什麼你在追求你現在在追求的特定的東西。
了解內心深處最深層的原因(WHY)。然後從你擁有的最深層、最強大的原因開始行動。這樣你會在你所做的事情上表現得更加出色。
(七)做一個給予者,而不是索取者
「這個世界會給予給予者更多,也會向索取者索取更多。」——Joe Polish
「做一個給予者在100米短跑中不是好事,但在馬拉松中卻是有價值的。」——沃頓商學院教授 Adam Grant
大多數人都是索取者,尤其是那些迫切渴望成功的人更是如此。他們之所以維持一段人際關係,僅僅是因為他們想從這段人際關係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坦率地說,這些人是交易型的。他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用來交易或交換的。索取者出於匱乏而行動。
他們不會真正給予。他們的付出只會達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只有當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時,他們才會感激。他們低估了別人的付出。
如果一段人際關係沒有給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就不會重視這段人際關係。這段關係隨之就結束了。
(八)只參與到轉變型人際關係中,不要參與交易型人際關係(因為交易型人際關係結束得很快)
當兩個給予者走到一起時,新的整體變得無限大於各部分之和,這時轉變就會出現。
當給予者試圖與索取者合作時,這種關係只會持續到索取者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或者只能持續到給予者意識到事情的真相之後。
沃頓商學院教授Adam Grant的研究顯示,給予者既是最不成功的人,也是最成功的人。有些人會錯誤地給予。他們給予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關鍵是他們給錯了人。
當你給予索取者時,整個餅會越變越小,最終會被耗盡。
當你給予給予者的時候,整個餅會越來越大。
因此,僅僅做一個給予者是不夠的。如果你想讓你的成功和人際關係持續下去,你需要給予正確的人。你周圍的人以及你與之一起工作的人真的很重要。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參與了許多商業人際關係,有些是與給予者之間的人際關係,有些是與索取者之間的人際關係。
你在剛開始的時候很難發現誰是索取者,因為他們非常狡猾,也非常善於操縱。戰略教練創始人Dan Sullivan說,和一個人在一起10分鐘時間,他就能判斷對方是不是索取者。索取者的動機是貪婪,而不是成長。你必須非常依靠直覺去發現微妙的線索。
我已經決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將不再與索取者建立長期的關係。我受夠了交易型人際關係。我更喜歡能帶來成長和轉變的轉變型人際關係。
為了讓轉變型人際關係能夠存在,你必須願意面對殘酷的事實。轉變型人際關係是混亂的。如果你信任某人,你就會願意與他在意識形態上發生衝突。這種衝突與個人無關,而是關於超越突破、走向清晰。
大多數人在衝突發生時就會放棄一段關係。當一個人真誠地幫助你而不求任何回報時,你就會知道他是一個給予者。他們真的會為他們幫助你取得的成功而感到高興。這類人才是你想要與之合作的人。當你處於低谷時,給予者也會與你同在。他們會和你一起度過衝突和挑戰。
(九)不要高估你自己對一段人際關係的貢獻,而低估了他人的貢獻
「我們因驕傲而自欺。但是,在一般人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平靜而微弱的聲音在對我們說:有些事情不對勁。」——著名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想想你自己的人際關係。在你的大多數的人際關係中,你是高估還是低估了你的貢獻?此外,你是否高估或低估了一段人際關係中的其他人對這段關係的貢獻?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高估自己的貢獻,而低估了別人的貢獻。
如果你是一個給予者,你會珍惜和欣賞他人的貢獻。你會心懷感激。你不會認為別人的貢獻和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十)與匠人合作,而不是與銷售員合作(這里說的匠人也知道如何行銷)
「品質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亞里士多德
「要做質量的標竿,有些人不習慣於追求卓越的環境。」——喬布斯
與上面的觀點相似,你擁有的生活質量以及你所做的工作的質量取決於你與誰共度一生。
通過多次合作,我發現大多數人對自己和自己工作的要求標準都很低。他們習慣拖延,到最後一分鐘才匆忙完成工作,最終導致工作質量難以保證。
他們是索取者,意思是他們選擇盡可能少做事情,而不是盡可能多做事情。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的方式就是他做任何事情的方式。如果他們在工作中不注重細節,他們在設計生活的其他方面時也不會注重細節。
最近,我決定和真正的匠人一起合作。是的,這個過程可能會慢一點。但最終的結果要好10倍甚至100倍。事情沒有那麼匆忙。生活質量更好。計劃的質量更全面。對結果的期望要高得多。學習要深入得多。
我這里所說的生活質量,我指的是字面意義上的生活質量。要和那些對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對他們所吃的食物、他們如何度過時間的、他們和誰一起度過時間、他們購買的產品質量等期望都很高的人一起工作。他們更注重細節。他們對生活更有激情。他們在生活中更樂於給予。
有很多人是銷售型人格。這些人通常都是索取者。他們真的很會說話,但是他們的生活一團糟。
你需要和匠人和專業人士一起工作。然而,這些藝術家也是科學家和行銷人員。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做出出色的作品,但他們不是饑腸轆轆的藝術家。他們也研究商業、戰略和行銷。
你需要和關心你工作的成功的人一起工作。他們能幫助你提高對自己、你的工作以及你能為世界所做的服務的期望。
(十一)提升你對生活中你應得的東西的感覺(因為你得到的東西會提升你的貢獻方式)
當你尋求給予更多,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的給予者而不是索取者時,你對自己所能擁有的東西的感覺就會不斷擴大。
你意識到你的生活是你相信你應得的東西的反映。
當你有更強烈的意願去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對自己應該得到什麼的感覺就會增強。你最終需要更好地利用你的時間,因為你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因為你不再滿足於更少。
你對自己、對世界、對周圍的人的標準都會提高。
你的期望會變得更加積極和清晰。你期望的通常就是你得到的。心理學家圍繞這一觀點發展了一套成熟的理論,它是動機心理學的主導理論之一,被稱為「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基於三件事:
-
你有多想要一樣東西。
-
你有多相信你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
你相信你追求目標的方法會帶來你想要的結果。
你在生活中會得到你想要獲得的東西。用丹·沙利文的話來說:「我們的眼睛和耳朵只能看到或聽到我們的大腦在尋找的東西。」
當你變得越來更有能力、更自信的時候,你就會提升自己的期望。當你培養出了技能和能力,加上信念和決心,你的未來就會變得可預測。
它變成了一個越來越高的期望周期:
-
你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
你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轉變。
-
你對自己的標準越來越高。
你看著你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十二)提升你對自己所能做的貢獻的感覺(因為如果你願意工作和學習,你可以做一些出色的事情)
「如果人們知道我多麼努力才最終做到精通的,它就不會像看起來那麼美妙了。——米開朗基羅
「只有全身心投入一項事業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師。因此,精通一件事需要一個人的全部投入。」——愛因斯坦
「無論是在寫作中、數學證明中,還是在舞台上看到的舞蹈中,無論是在任何領域,真正的精通和專業知識總是能以一種流暢和輕鬆的方式表達出來。」——安吉拉·達克沃什
人們不會從抽象中學習。他們從實踐中學習。
分析型癱瘓會阻止你培養一種真正的掌控感。
精通來自於接受困難的情緒。你將面臨困難的情緒,因為為了真正做到精通,你必須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你不能只從一個維度去理解一件事,你必須從四個維度甚至五個維度去理解它。
你需要能夠將你所知道的東西與大量的新信息結合起來,並且能夠快速地將你的理解與看似不相關的領域聯繫起來。這需要你擁抱上面列出的所有不同類型的學習風格。它需要打破過去的情感障礙。它需要擴展你對自己能做什麼、能取得什麼、能做出什麼貢獻的感覺。
隨著你個人能力的提高,你對自己能做什麼的感覺也會增強。當然,你會更加渴望幫助別人。你會有一個更開闊的世界觀。你看事情會更清晰。你看事情的角度將會與眾不同。
因此,你將能夠解決大多數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他們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正如韋恩·戴爾博士所說:「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時,你看到的事物也會改變。」
(十三)確定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然後想辦法過上這樣的生活(當Why清楚了,你就能知道How)
「任何量入為出的人都缺乏想像力。」——著名作家Oscar Wilde
很少有人過著量入為出的生活。大多數人,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中,都遵循消費主義。他們靠薪水生活,都是典型的月光族,甚至入不敷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量入為出是最好的建議。實際上,量入為出應該是健康理財生活的基礎。但大多數理財建議都止於此。
與其把你的生活方式建立在你目前收入的基礎上,不如通過一個更強大的、更創造性的方式主動決定你想要什麼,然後想辦法得到它。
當你是一個給予者的時候,並不是僅僅為了擁有而擁有更多。雖然擁有更多肯定不是罪。問題在於沉浸於一樣東西,努力趕上其他人等等。
2013年,超級暢銷書作者Tim Ferriss在一年一度的天才網路活動(Genius Network Event)上接受採訪時被這樣問道:「在你擔任這麼多職位的情況下,你是否曾感到壓力過大?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承擔了太多?」
Ferriss 這樣回答道:「我當然會有壓力。如果有人說他們沒有壓力,他肯定是在撒謊。但有一件事可以緩解這種壓力,那就是每天早上花點時間告訴自己這個事實:我擁有的已經足夠多了。我不需要擔心每天都要回復大家的每封郵件。如果他們因此生氣,那是他們的問題。」
Ferriss 又被問道了這個問題:「在看完了你寫的《每周工作4小時》這本書後,給人的感覺是你並不在乎錢。你說過你是如何在不花一分錢的情況下就能周遊世界的。談談你是如何平衡的,以及你是如何不在意賺錢的。」
Ferriss 這樣回答道:「有很多好東西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你對財富上癮,就像《搏擊俱樂部》里所說的那樣,你擁有的東西最終會擁有你,這時財富會成為長期健康和幸福等東西的替代品,那麼它就會變成一種疾病狀態。但如果你能擁有美好的事物,而不害怕被奪走,那就是一件好事。因為錢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工具。」
金錢是一種工具。你賺得越多,你能做的好事就越多。
與其讓你的夢想適應你現在的生活方式,不如讓你的生活方式圍繞和適應你的夢想。
先確定你想要什麼。為你的生活創造一個宏大的願景。決定你想要怎樣貢獻,怎樣生活。然後找出做到這一目標的方法。
當你的理由(WHY)足夠清晰有力時,你就會找到做到它的方法。這就是信仰的原理。
(十四)盡你所能去服務和給予(不要自誇或對別人冷嘲熱諷,而是要有清晰的意識)
「我們靠所得來謀生,但靠給予來創造生活」——溫斯頓·丘吉爾
「給予,直到受傷。」——特蕾莎修女
做一個給予者,有兩個原因,所有其他原因都源於這兩個原因:
-
因為你內心深處是想幫助別人的。
-
為了有清醒的意識。
你給予不是為了自吹。
你給予不是為了讓別人欠你什麼。
你給予不是為了成功。
你給予不是為了讓別人感到自卑。
你之所以給予,是因為你必須這麼做。你不能不給予。你奉獻自我,安排好你的生活去給予,這樣你就能清楚地意識到你是如何生活的。
你給予是因為你明白富足的法則。
你給予是因為你相信人性。
當你有一個清晰的意識時,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做得更好。你會睡得更好,睡得更深。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更積極主動。你能更好地消化食物。你更加樂於助人。你學得更快。在你的生活中,你會得到更多的指導和啟發。你對決策和人際關係更有洞察力。
(十五)盡快自動化你的收入,從而讓自己騰出更多時間
「當你的被動收入超過你的支出時,你在財務上就自由了。」—— T. Harv Eker
「財務自由和巨額財富的關鍵是一個人的勞力收入轉化為被動收入和投資組合收入的能力或技能。」——《富爸爸窮爸爸》作者Robert Kiyosaki
你越早創造被動收入流,越好。
在《鄰家的百萬富翁》(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一書中,托馬斯·斯坦利(Thomas Stanley)博士介紹了他對美國富人進行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的發現。以下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
「勇氣意味著堅定的信心,敢於面對危險或十分困難棘手的局面。勇氣是可以培養和發展的。但是,勇氣不可能在消除了一切風險,一切危險和一切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培養出來。在一個根據工作表現獲得報酬的環境中工作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大多數富人都有勇氣。有什麼證據支持這種說法?在美國,大多數富人要麼是企業主,要麼是基於激勵機制獲得薪酬的員工。」
(十六)提供你承諾的價值的10倍的價值
「你付出的是價格,你得到的是價值。」——巴菲特
「一旦你在定價上犯了錯誤,你就在損害你的聲譽或利潤。」——著名作家Katharine Paine
你如何獲得被動收入?
你如何打造一個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非凡業務?
你給予的價值比別人付出的價格要多得多。你關注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當你關注價值的時候,你實際上可以收取大筆的費用,因為你知道人們會得到他們所支付價格的至少10倍的價值。
當你是一個給予者,你必須給予比別人付出的價格更高的價值。你這樣做是因為你能從你所做出的最出色的工作中找到樂趣。你這樣做是因為你重視人們會主動找到你這個事實。
這真的與價格無關。人們關心的是價值。如果你能以低於50美元的價格打動別人的心,你就不難讓他們付給你更多了。你必須贏得人們的信任。
你必須真正創造出能幫助他們的東西。
如果你在人們得到你承諾的東西之前一分錢都賺不了,這時會如何?這會如何改變你的工作?這將如何改變你投入的質量?
這應該是你的底線。然後你應該幫助他們獲得更多價值。
(十七)免費提供你的大部分工作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些人所說的「感謝經濟」中。「感謝經濟」是這樣運作的:
-
人們越來越習慣可以觸手可得所有東西。
-
人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需求能夠得到快速、廉價地滿足。
-
有趣的是,人們也在降低他們得到的服務和他們消費的信息的質量標準,因為現在有很多東西是免費的。
如果你想建立一個龐大的客戶群,你還需要免費提供很多東西。但是你免費提供的東西應該是非常有價值的,它會讓人們想回頭找你獲得更多。甚至在人們成為付費客戶之後,你也應該免費給他們提供很多東西。
你通過服務他人來建立信任和社區。
轉變型人際關係始於給予,而非交易。轉變型人際關係涉及交易嗎?絕對涉及。但它通常比交易型關係大得多。但在轉變型人際關係中涉及的交易的目的完全不同。轉變型人際關係是一種雙贏的人際關係,而不是我贏你輸的人際關係。
(十八)做出更多好東西
你的行為改變了你的身份。
但在西方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大多數人的想法正好相反。我們太過沉迷於思想,以至於認為思想改變了一切。我們認為思想是一切事物的起因。它不是。
社會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表明,自我認知是選擇和環境的產物。這是非常好的消息。這意味著你可以通過簡單地改變你的行為和環境來改變你的身份。
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的創造力,你只需要做更多創造性的工作。你戰勝了阻力,開始工作。然後,創造力就會變得永不停歇。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早起的人,那就開始早起吧。在你意識到這一點之前,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個早起的人了。
做出更多好東西,你的創造力就會提升。
給予更多的愛,你愛和接受愛的能力就會增強。
你越成功,你就會越成功。
(十九)在你所從事的領域內做到世界頂尖(了解你的利基市場,了解你的受眾,並且比任何人都更好地服務你的受眾)
你做的到底是什麼?你幫助的人是誰?更重要的是,你想為這些人解決什麼問題?
不要通過他們的人口統計來定義你的受眾或理想客戶。相反,要根據你的受眾所遇到的問題來定義他們。
他們遇到了什麼問題和挑戰?
這些問題和挑戰為什麼重要?
你如何才能幫到他們?
你如何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能更好地幫助他們?
你如何能給這些人足夠多,從而將他們的生活都徹底變得更好?
為了做到這一點,你不僅需要了解你的受眾,還需要了解你的利基市場。你需要開發能夠解決他們問題的技能、理念和服務。
你所服務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有這個問題。但是你知道,你會為他們創造一個新的、更美好的未來。因為你既是一個匠人又是一個給予者。一個真正的專業人士。
(二十)加大對自身的投入(投入越多,你就會越堅定)
碼都壓上。
在我的組織心理學家博士研究中,我把我的研究重點都放在了一個概念上:只能進不能退的境地。在這一刻,你更容易朝著你的目標前進,而不是選擇逃避。事實上,在這個時刻,追求你的最高抱負將會成為你唯一的選擇。
具體是如何表現的呢?
它主要是以一種的投資形式發生的。一旦做了足夠多的投資之後,你就必須繼續向前走,沒有回頭路可走。因為你必須向前走,你不再對需要做什麼而感到困惑。你對自己是否要採取行動也不再猶豫。你已經採取了行動,現在你需要去完成這個行動。你為什麼要去完成它,從心理學方面看有幾個原因:
-
讓自己看起來不像是個白癡。
-
證明你的投資是對的。
-
與你已經做的行為保持一致(因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身份)。
-
因為你真的想要做到一個特定的目標。
下面我在我的碩士論文中最喜歡的內容,我採訪了幾位企業家和想成為企業家的人。他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企業家們都有過某種形式的「只能進不能退」的經歷,而想成為企業家的人卻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採訪的對象中有一個17歲的孩子,他想通過賣鞋來創業。他和他的夥伴(也就是他的高中朋友)投資1萬美元批發了一船的鞋子。他是這樣描述他所經歷的「只能進不能退」的體驗的:「是的,一旦我們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一樣東西上,結果要麼是收獲滿滿,要麼是一無所有。這真的嚇到我了,這種感覺就像是要麼硬著頭皮硬幹,要麼死路一條。我不得不把這些鞋子賣完。你不能回頭,你不能把這些鞋子扔掉,你必須向前走。」
我接下來的問題是:「在這之後,有發生什麼變化嗎?」
他是這樣回答的:「在那之後,一旦我意識到我們真的必須要去做所有的事情後,它真的讓我明白了我能做的事情原來有多麼多。在那個時候,我想我等於是開了一家公司,我在里面進行了投資,現在我需要將公司運行下去。正是那時我意識到我是真的在經營一家公司。我認為,它真的改變了我和我的夥伴們的主管角色。」
一旦你穿越了「只能進不能退」的處境之後,你就會完全相信你的願景。你下決心全力投入其中。你的角色和身份也會發生改變。你已經摒棄了那些讓你分心的東西。現在必須朝你想去的方向前進,將籌碼全部投進去。
(二十一)成為一名演講者,把你所學到的東西通過演講的方式教給別人(演講是最有利可圖、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如果你的嘴能傳達你內心的信息,你就能做出好的演講。 」——John Ford
「評判你的演講是否成功的,不在於你傳達的知識,而在於聽眾收到了什麼。」——Lilly Walters
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如果你知道如何清晰、有力、簡單地表達自己,你的成功概率將是別人的10倍。確實如此。
為什麼埃隆·馬斯克創辦的公司如此成功?是因為他的公司真的是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嗎?有可能。
但馬斯克也明白傳達信息的重要性。他明白宣傳的力量。他懂得故事的力量。
他經常站在世人面前分享他想傳達的信息。
如果你懂得演講,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會發生改變。正如西蒙·斯涅克所言
「影響人類行為只有兩種方式:要麼靠操縱,要麼靠感召。很少有人或公司能夠清楚地說明他們為什麼要做他們正在做的事。我所說的‘為什麼’是指你的目標、事業或信念。你的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你為什麼每天早上起床?為什麼會有人在乎呢?
人們買的不是你做的東西,而是你做這個東西背後的原因。我們總是會被那些善於表達自己想法的主管者和組織所吸引。他們有能力讓我們覺得我們是屬於他們的,他們能夠讓我們感到特別、安全、不孤單,這也是他們能夠感召我們的原因所在。」
(二十二)在公共場合學習(即使你很害怕)
「我不是在說排練。我說的是音樂家、拳擊手和馴獅員等為工作做好準備而在做的事。為了讓自己的技藝變得令人敬畏,他們都在公共場所練習。」——著名企業家Jeff Goins
「很顯然,抽象的理論知識和經過實踐的熔爐檢驗過的知識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的。」——Lorin K. Hansen
如果你想快速學會一樣東西,就在公共場合學習。
從原始的經驗中學習。
從失敗中學習。
但是把你自己放在一個可以得到他人實際指導的位置上。讓自己置身於一個由愛幫助你、愛投資你的人組成的支持系統之中。
要想做到這樣,你既要做一個給予者,也要做一個出色的接受者。
當別人幫助你、指導你的時候,要做一個出色的學生。
當你接受人們的教導並因此取得了不起的成果時,人們就會想更多地幫助你。你取得的成果會成為他們的反映。
在公眾場合學習需要勇氣。
在公共場合聯繫也需要勇氣。
大多數人都不會這麼做。
但如果你這樣做了,你的勇氣將為你帶來10倍的回報。因為你的學習速度將會是他人的10倍,而且你也會獲得他人足夠的尊重。
(23)每天晚上花幾分鐘時間在心理上為第二天做準備(你需要下定決心,第二天早上鬧鐘一響你就起床)
「請帶著對潛意識的指示入睡。」——愛迪生
成功的早上始於前一天晚上。針對第二天早上醒來後要做什麼這件事,你需要在頭天晚上就花幾分鐘時間做一個堅定的決定,你不需要一個龐大的待辦事項清單。你只需要知道你早上起來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行。
在睡覺前,你就要為睡覺時所要發生的所有的事情做好準備。僅僅幾分鐘的沉思和積極的冥想就能讓你的潛意識走上做到目標的道路。
當你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你就已經為成功做好了準備。你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馬上起床。
早上鬧鐘響起時,不要和床和枕頭討價還價。因為這時你沒有資格做決定,因為你昨天晚上已經做了決定。
所以鬧鐘響起後就立刻起床,行動起來,度過一個美好的早晨。然後度過一個不可思議的一天。接著就是不可思議的一年。然後創造美好的生活。
成功的早晨並非偶然。它是選擇的結果。成功的人生亦是如此。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