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丨王萌
春節在家待了兩天,我就趕緊離開縣城老家回了成都。不是不珍惜和父母家人相處的時光,是催婚氛圍太濃,讓人心煩。
但就算離開老家,也不容易清淨。我媽還是會打電話問,昨天說的那個男的加你微信沒?我說,沒加。她就說,那我再給你介紹一個吧。掛了電話,相親對象的資料就發過來了。
我已經很抵觸,完全不想去了解螢幕裡那幾行字背後的男生。
…
盤點了一下去年的相親對象,算得上認真發展的就有三位,都無疾而終。此外加微信聊了,吃過一頓飯後結束的,一位;加了微信,聊著聊著覺得不合適,就沒見面的,兩位;至於看到資料沒加微信的,數都數不過來。
合適是一拍即合的事,不合適也雷同得如出一轍。盤點沒有用,就挑一個典型的講吧。
去年11月,同事給我介紹了一個男護士,985高校護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在三甲醫院工作,月收入估計有兩萬,在成都蠻不錯了。
男護士每天出入ICU病房,工作忙到飛起,所以加了微信也沒怎麼聊,聊也是相互問問「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休息」之類,試圖找個彼此方便的時間約出來見一面。
終於等到一個周六,我倆都休息,下午他還去處理了一下房子的問題。他剛買了新房。等到他忙完,已經快晚上七點了,我們就一起吃了個飯。
第一次見面,相互都覺得還行,就說那再繼續了解一下唄。
第二次見面,我們去他母校逛了一圈,然後看他打了場球,接著一起吃晚飯。
第三次見面,是在一個周六,我從郊外開完會回城裡,約好在省圖書館附近見面,我五點到,他七點到。然後我倆坐地鐵,回到我家那邊,在附近吃了個便飯,花了半小時,他就乘地鐵回去了。
然後,男護士就開始了瘋狂地上班、倒班、加班,毫無規律,我完全摸不準他的時間安排。即便在微信上,也沒條件和我聊天,他在無菌環境工作,上班時間不能帶手機,只有中午休息的時候聊兩句。微信往來通常是:
——我中午可以吃飯了
——好的
——(過了半小時)下午還要去上班,我補個覺
——什麼時候下班呢
——不知道
溝通大多僅限於此。這種平淡到無聊的對話陸陸續續維持不到兩個月,最後,再也沒動靜,關係也就結束了。
認真聊過的這三位,大抵就是這樣。總有一方逐漸冷卻,最後不了了之。說不清誰不滿意誰,哪裡不滿意。反正就知道結束了,不刪除好友,也沒必要封鎖。這就是相親的默契,停止聊天,就是結束。
…
從2015年被介紹第一個相親對象開始,相親對象就這樣仿佛在流水線上一樣運轉。親戚、同事、朋友,特別是我媽,也如同往流水線上放物件一樣,源源不斷地給我輸送相親對象。而我,仿佛天天就坐在這兒等相親似的。
在我媽那兒,只要沒談戀愛、沒結婚,就是不懂事。我有個表妹剛結婚並且懷孕,過年回家一大家人吃飯,我媽就對她媽說,「你看你女兒好懂事!」這當然是說給坐在旁邊的我聽的。當時我心裡就猛翻白眼:結婚懷孕就說明一個人懂事嗎?
在家裡,不觸碰相親話題,我跟我媽就還是「好姐妹」,只要一碰,就是六親不認。
一旦我媽試圖要跟我聊,我就會立馬發出警告,「如果你要跟我講相親的問題,你就不要跟我講話。」硬要聊的話,勢必以我大發雷霆收尾。我一生氣,我媽就會覺得我在氣她,可她又拉不下臉跟我生氣,所以乾脆就不提了。只是當我離家之後,還是會鍥而不舍地在微信上推送相親對象。
我爸呢,跟我聊的都是國家大事和世界局勢,從來不提相親。唯一一次提及,他說:「你自己的人生,只要開心就好、身體健康就好。對象這個事,有當然更好,沒有也沒關係。」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著急,還是作為爸爸不好聊這個話題。
可是,我爸媽的婚姻,作為鏡子,我從中看到的更多是婚姻的負面。
我爸,非常大男子主義。他是一個好爸爸,或者一個好領導、好員工,但絕對不是一個好丈夫。如果要在家庭事務和其他事務之間選擇,他的第一選擇肯定是後者。
而我媽總是把家庭事務放在第一位。20多年來,她犧牲了所有的人際關係來服務這個小家庭。她放棄了自己的生活,沒有朋友,沒有打麻將、逛街、跳廣場舞,同學會也從來不參加。周末、假期都隻待在家,現在放寒假了,她也不出門,在家烤火、睡覺、看電視。我爸則滿世界出門玩。
他們兩個人摩擦非常多。我爸是長期不理我媽,我媽則常常自說自話,得不到任何回應。如果我不回應她,我感覺她會得憂鬱症。
因此,我心底其實有很大的擔憂,害怕我的婚姻也會如此。我也曾推心置腹地跟我媽聊這些想法和擔憂。
——你覺不覺得你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導致你都失去自我了。
——哎,我跟你爸這麼多年都過來了。
——(很生氣)那你覺得你跟我爸幸福嗎?
——(沉默一陣)有什麼幸福不幸福的,反正就是過日子。
——我很害怕陷入你們這種關係。
——哎呀,又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你看還是有很多幸福的案例。
——(我給她舉了身邊婚姻不幸福的諸多案例)
——這種是世界上的少數。你還是要相信生活還是很美好的,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的……
談話總是這樣周而復始,誰也沒有說服誰。
…
對於戀愛、相親、結婚,我首先想到的確實都是負面。我會覺得,一旦開始談戀愛,戀愛甜蜜的階段終將過去,迎接我的將是感情消失後平淡無奇的日常;我會先腦補,結婚很多年後那些瑣碎、心煩的家長裡短和雞毛蒜皮;到最後,越想越覺得麻煩;算了,還是單著吧。
產生這種負面情緒的原因,除了父母的婚姻,還有網上總是看到「渣男」產生的對異性的不信任,還有身邊層出不窮的失敗案例。看他們,我就會想自己以後是不是也會和他們一樣婚姻失敗。
相親結婚的套路也讓我心生懷疑。雙方把條件擺出來——差不多的話,就聊一聊——還OK的話,處上三五個月或者半年——好的,可以結婚了——然後,按部就班生小孩。如果夠快,這一套流程,一年時間就能走完。以前跟我相親過的男生,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小孩了。
這個過程太快了,我接受不了。我很疑惑:這麼快相親結婚的,他們真的互相喜歡嗎?那麼快地就生小孩,他們準備好了嗎?怎麼就那麼輕易地跟另外一個人建立親密關係呢?
過年前跟我姐的一個朋友吃飯。上次見她的時候,我才剛畢業。這次她問我:「三年前見你,你在耍朋友;三年後見你,還在耍朋友?」
她這一問,擊中了我的要害。我為什麼從來沒有走進一段長期的、穩定的戀愛關係裡面去,卻一直在各種各樣的相親對象裡周旋?我也沒有答案,不知道會不會有答案。
(本文由當事人口述,陳墨編輯整理。)
【「年話」 卷首語】
又當新桃換舊符。在流動已成常態的時代,太多人習慣了流浪,習慣了只有春節幾天回到原生地,擁抱地理意義上的老家。在一年的多數時間,因為時空距離,我們常常意識不到和家人之間的各種觀念差異,但在春節這幾天,在「家」的脈絡下,我們不得不重新理解和定義「求同存異」。
狐度工作室準備了一個春節策劃,邀請幾位年輕人訴說「年話」,聊一些他們過年會思考或會和親人朋友談起的話題,其中有對結婚、生二胎的困惑,有對春節總要回「老家」的反思,還有對故鄉年味的重新認知。
【往期回顧】
>親友給我介紹相親對象,就像往流水線上放物件 | 年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