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引言:我們總會在意這個世界對自己的態度,也會在意別人對於自己的眼光和評價,也會由於外界對自己的態度而產生不同的觀點,這都是人的正常心性,但是一個合適的人生態度,是不管世界對你怎麼樣,都能用最好的一面奉獻給這個世界。
當一個人堅持善良,堅持正直的時候,一定會有被世界傷害的時候,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對拿美好對待世界的時候,世界不一定會給我們呈現美好,甚至會因為你的善良而出現受到傷害。
就好像在生活中有很多行善之人卻沒有善報的例子,比如說扶了一個摔倒的老人,最後反而被老人敲詐;遇到了一個生病躺在路上的人,想要施救對方時,沒想到反被敲詐了一筆;從路上遇到了一個孕婦,千里迢迢把她拉到醫院,沒有想到孕婦是敲詐團夥而已。
等等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但是不管外界怎麼對你,你都應該堅持內心的善良和陽光,因為善良會遇到挫折,但是善良最終的結果,一定不會虧待自己。
比如說之前在汕頭有兩名中學生扶老人,本來是行善為樂,但沒想到被老人倒打一耙,這對兩個孩子來說,內心遭受所承受的壓力和影響是巨大的。
但是慶幸的是,經過多方調查與取證,最後證明了兩個孩子的清白,摔倒老人也親自上門道歉,並歸還了學生墊付的醫藥費。
當地市長也出面肯定了兩個少年的行為,並且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兩個少年也表示,以後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仍然願意出手幫助。
正如古人所說:偶緣為善受累,遂無意為善,是因噎廢食也;明識有過當規,卻諱言有過,是諱疾忌醫也。
偶爾因為做善事受到連累就不再行善,這就好像曾經被食物卡在喉嚨,就從此不吃飯一樣;明明知道有過失應當糾正,卻因為忌諱而不肯承認,這就好像生病的人怕人知道,而不肯去看醫生一樣。
有人行善遭到了惡人的攻擊,那是因為惡人本身就是阻礙,而不是行善是一種錯誤,惡人攻擊是正常的,但是因為他的攻擊就放棄行善,那就會讓這個世界的善良逐漸失去光彩。
行善之初就應該明白這一點,並且行善之時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而且行善本身的訴求是讓人寬心,為別人解除痛苦,從而為自己博取歡心,即便因此感到勞累,這一切也是值得的,如果因為一點小小的阻礙就放棄了行善,那實在是不明白善良的本質。
在唐代武則天時期,狄仁傑非常看不起婁師德,但實際上婁師德並不計較這些東西,並且還極力推薦狄仁傑當宰相。
有一天,還是武則天主動挑破了這層窗戶紙,武則天就對狄仁傑說:「你覺得婁師德賢能嗎?」
狄仁傑說:「作為將領,只要能夠守住邊疆,賢能不賢能我不知道。」
武則天又問:「婁師德能知人善任嗎?」
狄仁傑說:「我曾經和他共事,沒有聽到他能夠了解別人。」
武則天這個時候笑了一下就說:「我任用你,就是婁師德推薦的呀。」
狄仁傑當時聽了之後非常慚愧,盡管自己經常對他嗤之以鼻,但是婁師德仍然能夠以寬懷公正的態度去對待狄仁傑,這讓狄仁傑感嘆地說:「婁公德性高尚,我已經享受他的德性很久了。」
婁師德這種不計前嫌的品質非常難得,包容別人,也不因別人的厭惡而改變自己的初衷,這才是行善做人的根本態度。
不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堅持正確的事情,這才是正確的人生。
易經之中有一句話叫:六二:黃離,元吉。
意思就是說:六二,天空出現了黃霓,十分吉祥。《象傳》之中說:「天空出現黃霓,十分吉祥」,是因為六二之爻居於下卦中位,就像人生得中正之道。
而古人則認為,如果能附著黃色就可獲得吉祥,這是因為古時的黃色代表中正,權威,也代表不偏不倚,所以為人處事嚴格遵循道德標準,就會有好的結果。
-end- 文|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