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兩天,一則2分鐘不到的短視訊刷屏網路,標題是「上海婚姻管理師年薪百萬」。短視訊介紹說,上海某機構朱姓「婚姻管理師」將經營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婚姻中,形成了一套「婚姻管理」系統,還開了婚姻咨詢課程。
這套婚姻咨詢的內容包括:挽救婚姻、婚外情治理、離婚療愈、復婚重建等方面,還有一個內容連寫介紹的小編都羞於提及。我也就用截圖來告訴你了。
當然價格也是相當「凡爾賽」:
婚姻咨詢一小時一萬元,並且已經排隊到2021年3月,而培訓課程的話一套系列課程19800元,而要成為他這樣的婚姻管理師培訓課價格為49800元。
短視訊介紹說,「婚姻管理師」這一「新型職業」年薪可達百萬元以上。
這位朱姓「婚姻管理師」表示,自己的課程與別的戀愛培訓不同,「是教人怎麼踏踏實實跟人過一生」。
這則視訊被不少平臺轉載,不少網友在下方評論道:
給女的洗腦罷了,本質還是pua,居然有人願意花錢去上,腦子有包……
看到學員清一色全是女的,就知道很多女的肯定也沒什麼工作,更別提事業了。
憑自己一個人挽救婚姻,擁有這種想法的女人,基本就靠男人養吧,離了婚就沒法活了……
傳銷不好幹了,改行繼續忽悠女人……
上海有錢人還真是多……
這個價格,單著不好嗎?
心理系畢業的學生表示真的是智商稅,講課的人說不定連基本的心理學知識都沒有學過……
在我看來,這位朱老師的格局還是太小了,他應該學學隔壁那位「活佛」,通過「施法」幫助這些「女施主」,這樣早就可以完成2個小目標了。
這些年這樣的「情感咨詢」模式在網上如火如荼,也有不少朋友來咨詢我,到底這種「情感咨詢」靠譜不靠譜,和你們搞心理咨詢的有什麼區別?
也有不少從事「情感咨詢」的人前來跟我學習心理咨詢,告訴了我不少「情感咨詢」行業的「內幕」。
因此,我深知網友們的清醒不代表現實,依然還有很多人蒙在鼓裡。因此,我專門寫這篇文章,希望能提醒身邊遭遇情感危機的人,警惕這類披著「情感咨詢」外衣的「殺豬盤」。
一、「情感咨詢」:一門大吃三方的「殺豬盤」
「殺豬盤」原來指的是詐騙分子利用網路交友,誘導受害人投資賭博的一種電信詐騙方式。
「從業者們」放長線「養豬」詐騙,養得越久,詐騙得越狠。
2019年12月16日,該詞入選「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而這類「情感咨詢」則是大吃客戶、受訓者、員工三方的「殺豬盤」:
1、客戶是怎麼被吃的:
他們往往通過免費電話或網路咨詢,對那些遭遇婚姻或情感危機的人提供「情感咨詢」。
主要是指一方提出分手離婚、出軌、有重大沖突事件,而客戶方不願意放棄這段關係,希望通過「情感咨詢」挽救關係。
他們會問客服:
這段關係還有挽救的餘地嗎?
對方還愛自己嗎?
「情感咨詢」客服當然不會知道有沒有挽救的餘地,更不會知道對方愛不愛客戶,但是為了留住客戶,他們都會說「是」,並希望他們通過情感咨詢(如前面提到的一小時1萬的咨詢),或者參加課程(如前面提到的1萬九的課程)來修復關係。
2、受訓者是怎麼被吃的:
且不論價格高低,幾天的課程就希望能夠收獲滿滿,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為何這些受訓者願意乖乖掏錢買單呢?
一來,有很多人覺得一小時一萬的咨詢太貴了,自己支付不起,但是參加這種婚姻課程還是可以接受的,也可以看看別人對自己的問題有什麼看法,所以這是一種「拆屋效應」應用。
魯迅先生曾於1927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衷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也就是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少的要求,實際上這才是他真正希望你做的。
二來,由於號稱「婚姻管理師」有這樣的收入,對於希望「一夜暴富」的人來說,是跨行轉型的選擇。
而且,她們會想,這些學費遲早可以從客戶手上拿回來。
3、員工是怎麼被吃的:
什麼樣的人會去做這類公司的員工?
1)自己有一定的情感問題或家庭問題,與客戶群體有一定共識,想通過做這個工作幫助他們,實際上是幫助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2)通過這種工作賺錢——即從客服開始,過渡到「婚姻管理師」。
這兩種動機往往是兼而有之的。
由此可見,從客戶、受訓者、員工,實際上這盤「情感咨詢」的「殺豬盤」可以形成一個閉環,環環相扣,只要你入局,就不太容易走出來。
「殺豬盤」的每一盤都給了一些「希望」和「可能」,容易中招的人,很難抵制這些誘惑。
二、為何這些人會走進「情感咨詢」的騙局
什麼樣的人會選擇這類「情感咨詢」尋求幫助?
一般來說,對感情或婚姻已經不抱希望的人,不會尋求此類幫助,他們反而會通過專業的法律援助去解決如離婚、出軌等具體問題,主要還是涉及財產分配問題。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還是希望再試試,或者至少想知道這段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比較難從一段失敗的關係中走出來,他們會選擇相信心理咨詢。
而「情感咨詢」瞄準的客戶群體,則是還想挽救,但是不太願意選擇心理咨詢的人。
他們為何不考慮心理咨詢?
首先,並不是因為心理咨詢費用貴,而是心理咨詢一般時間比較長。
如果以上海心理咨詢一次500元的平均價格計算,那麼2萬元的課,可以做40次心理咨詢,如果按一周一次的頻率,扣除節假日等因素,相當於約一年時間,那可以做得比較深入了。
另外,心理咨詢需要提前預約、固定時間前往,而情感咨詢一般不用約時間,往往是24小時陪伴式的。
對這一群體來說,他們希望的是盡快解決問題,他們「沒時間」等待心理咨詢慢慢起效果,尋求的是「短平快」的解決方案。
其次,心理咨詢往往不提供針對性建議,而情感咨詢「給建議」比較多。
實際上,心理咨詢都不會告訴你「值不值得挽回」而是會跟你探討「為何要挽回」、「挽回背後的意義」等深層問題,更不會拍胸脯保證對方「還愛你」只是「你需要做XX改變」。
而情感咨詢會有大量具體指導性的建議。所以在這群人看來,情感咨詢更「有用」。
再次,心理咨詢往往需要觸碰深層情感,而情感咨詢往往流於表面情感。
心理咨詢側重於挖掘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向內看自己的,而情感咨詢可能會幫助對方一起罵渣男、小三,宣泄這些表層情緒。
從某種程度上,有看爽劇的快感。
而推進當事人做這一選擇的深層原因是:
1、當事人無法接受現實。
他們沒辦法接受關係發生實質性變化,或者存在實質性問題的事實。
因此「樂於」接受那些看起來可以保證可以「復原」一段關係的說辭。
2、當事人無法承受情感沖擊。
一段關係發生破裂,一定會帶來較大的情感沖擊。
沒有人會喜歡這種負面的情緒,但是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特別難以耐受這些情緒,因此會想方設法盡快地把這些情緒帶來的痛苦遮掩掉。
因此,那些告訴他們可以短期解決問題的辦法,更容易讓他們情有獨鐘。
3、當事人無法獨自作出決定,依賴心理比較突出。
這些人為何要尋求他人的建議而不是通過專業人士的幫助,自己作出判斷?
因為他們就不太相信自己能夠獨立作出決斷,他們慣性依賴他人。
本質上他們就是自卑的。或許在這段感情關係中,就是處於依附者的角色,因此才比較害怕喪失掉這段關係,從而在努力「挽回」。
然而,他們的情感問題,恐怕就與這些深層原因有直接的關係。對他們來說,真正需要處理的也是這些問題,而專業的心理咨詢正是透過表象去幫助他們面對現實、面對情感沖擊、養成獨立判斷的能力等,從而根本性地解決他們的問題。
可悲的是,由於上述的「無法」,導致他們更願意依靠看起來可以回避這些「無法」的「情感咨詢」,而真正的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會因為對「情感咨詢」也養成依賴而更加嚴重。
最好的結果可能是他們的婚姻或關係短期繼續存在,然而,不知何時,可能會再次爆發問題,甚至是更大的問題,到時候再繼續尋求「情感咨詢」的幫助,如此循環往復……
三、「情感咨詢」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可靠專業支撐和倫理底線
如果「情感咨詢」這條路可以幫助到這些人,解決一些表層問題,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問題是,所謂的「婚姻管理師」或者「情感咨詢」,他們掌握了哪些理論,這些理論又有什麼依據?
又有什麼職業操守,作為保護當事人的基本底線?
我們不得而知。
事實上,有許多從事「情感咨詢」工作的人,並不具備任何與婚戀有關的專業學科背景,她們往往是憑借自己的婚姻和兩性過往經驗在指點他人的感情,有極大的個人主觀性。
如視訊中,這位「婚姻管理師」便告訴學員:
自己對離婚提出了5個條件,只要有人來問是否要離婚,他套用這5個條件,讓她們判斷,符合條件,就讓她去離婚。
我認為,或許這個判斷對他自己是管用的,但是這是否具有普適性?
當然,也有一些「婚姻管理師」表示,自己也有國內的心理咨詢師證、家庭治療方面的培訓經驗,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專業」。
然而,我必須指出:
1、一個人學過什麼和他是否專業,是兩碼事。
且不說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要知道,一個人的專業性離不開他的職業倫理,這是決定一個職業內部能否達成基本共識的關鍵。
如心理咨詢行業內部,可以達成共識的職業倫理有:
1)善行:心理師的工作目的是使尋求專業服務者從其提供的專業服務中獲益,心理師應保障尋求專業服務者的權利,努力使其得到適當的服務並避免傷害。
2)責任:心理師在工作中應保持其服務的專業水準,認清自己專業的、倫理的及法律的責任,維護專業信譽,並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3)誠信:心理師在工作中應做到誠實守信,在臨床實踐、研究及發表、教學工作及宣傳推廣中保持真實性。
4)公正:心理師應公平、公正地對待自己的專業工作及相幹人員,採取謹慎的態度防止自己潛在的偏見、能力局限、技術限制等導致的不適當行為。
5)尊重:心理師應尊重每位尋求專業服務者,尊重個人的隱私權、保密性和自我決定的權利。
如果說這些人真的有心理咨詢師證書,真的按照心理咨詢師專業標準在行事,他們就不太會從事情感咨詢的工作了。
因為「情感咨詢」恰恰違背了上述倫理,比如他們就不會尊重他人的自我決定權,他們的立場已經很明顯,就是讓當事人「踏踏實實跟人過一生」,這其實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行灌輸給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不少情感咨詢師大概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性」,往往是打著兼具心理咨詢師專業背景的燈號進行服務的。
然而,正因為他們號稱是情感咨詢,所以他們並不需要遵守心理咨詢的專業倫理,所以即便違反這些專業倫理,也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
那麼,「情感咨詢」有他們自己的職業倫理嗎?
抱歉,除了想盡辦法賺錢,我沒有看到。
因此,對接受幫助的人來說,選擇沒有專業倫理作為底線的「情感咨詢」,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2、目前很多心理咨詢師持證者本身就很「水」。
在2017年之前,國家人保部還組織心理咨詢師的二三級考試,此後取消,停滯至今已經快4年了。
在這一階段,有一些社會企業也開發了一些心理咨詢師的培訓,但是這些培訓往往通過率比較高。其效力如何,可以自辨。
而且即便是2017年前拿到證書的,如果不進行紮實的繼續教育、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其實也是很難發揮助人效果。
要知道,一個能夠處理婚姻問題的心理咨詢師,從受訓到出師估計都要4-5年時間了,期間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是不可能速成的。
因此,那些人因為「婚姻管理師年入百萬」而考慮去報名參加幾萬塊、幾天就可以搞定的課程,顯然不是這種願意循規蹈矩接受專業歷練的人。
「婚姻管理師」培訓從這個角度看,恰恰就是為他們專門定制的,與其說是在上課,不如說在滿足他們想短期內出成果的心理需求。
當然,其培訓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誰在幫助「情感咨詢」推廣市場?
不得不看到的是,像這樣的「情感咨詢」市場很大,而且確實很紅。
我認為,除了這些「婚姻管理師」、「情感咨詢師」之外,背後的推波助瀾者也需要承擔比較大的責任。
比如這種介紹「婚姻管理師」的短視訊,為何而制作,為何如此密集地推上熱搜,意欲何為?
雖然網民比較理智,但是顯然也會有人「病急亂投醫」,去選擇找「婚姻管理師」或者沖著「年入百萬」來從事這個行業。
這樣的「廣告」,真的沒問題嗎?
再比如,這位「婚姻管理師」的廣告,曾經遍布上海的計程車窗上。
甚至有一段時間,還打著他曾就讀的某名校燈號,以「xx大學碩士」名義發布的。
這樣的做法,真的沒問題嗎?
再比如,他還專門就此出書,這可不是什麼自己編印的非公開出版物哦,就是公開出版物。
這樣的做法,真的沒問題嗎?
在中國,大多數的民眾比較相信權威。而判斷權威的依據也比較樸素,這種能出書,計程車和媒體都背過書的,自然比較容易被這一部分民眾所信任。
當然,也不止他們這一家「情感咨詢」做這樣的營銷,如果繼續縱容這樣的營銷鋪天蓋地,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可以理解部分企業有廣告收入的需要,但是無論如何,這樣的「bad money」真的不應該賺。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更多人面對感情困擾的時候,有更加清醒的選擇,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關註一下這個混亂的「情感咨詢」市場,別再讓他們對當事人造成更大的情感傷害和財務損失。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咨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咨詢小時數:3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註: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路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