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記得大學期間,有一次讀武志紅老師的書,看到這樣一段話:
在戀愛中,我們在尋找什麼?至少,中國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媽。男人找的是「新娘」,新的娘。女人同樣如此,無論是蘿莉找大叔,還是讓中國女人最放心的憨厚老實可靠男人,都是「媽媽」,都是具有母性的男人。
起初看到這段話,先是一愣,若有所思,但無所悟。
直到後來,從心理學專業畢業,從事心理學工作,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接觸的多了,對武老師這段話更加認同了。
到今天,可以揉碎了、掰開了,仔細說。
英國有位研究母嬰問題的心理學專家,叫溫尼克特,人已作古(去世),但他的地位至今無可撼動。
因為他開創了科學養育的標桿,提出怎麼樣做一個好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撫養理論和方法,並且這樣的理論和方法均來自臨床試驗。
6個月之前,母親無微不至的愛,可能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溫尼克特認為在孩子6個月之前,需要一個「足夠好的母親」,所謂「足夠好的母親」,即母親隨時能夠順應孩子的需求,心里眼里只有孩子,對孩子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立即給予回應。
因為他研究了大量的母嬰案例,發現在6個月之前,如果孩子嚴重缺乏愛,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
相反那些在6個月之前,被悉心照料,隨時回應的孩子,在心理髮展上,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可以說6個月之前,母親無微不至的愛,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歲之前,母親的陪伴,會對一個人成年之後的親密關構成至關重要的影響。
溫尼克特認為3歲之前,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小,因為父親是母嬰關係之外的存在,或者說,在三歲之前,在孩子的認知里,父親作為「第三者的他」是進入不到孩子的關係世界的,他的關係里,只有「我和你」(我和媽媽)。
很顯然,這種「我和你」的關係是二元的,是具有排他性的,我們成年之後的愛情也是如此,也是指向「我和你」,具有排他性,即,我們最初的親密經驗來自最初的母嬰關係。
所以在三歲之前,一份高質量的母愛至關重要,它除了奠定我們一生的心理基礎之外,還會對我們成年之後的親密關係構成影響。
可是現實狀況是,我們得到的母愛質量普遍不高,甚至我們還會受到一些心理創傷,這導致我們內心都有一個匱乏的嬰兒,渴望再有一次機會,找到好的母愛,治療生命早期的傷痛。
這種訴求在一個人的青春期到達鼎盛,於是我們期待著有一個人能給予我們關愛、包容、安全感,期待著和他(她)體驗真正的親密。
戀愛,就是對我們3歲之前經驗的修正,在那期間,我們越是缺乏什麼,在戀愛中,我們就越是會索取什麼,越看重什麼。
我們想像著、期盼著,希望另一半可以給自己想要的親密,從形式和內容我們都有一個預想假設,當對方沒有做到時,我們就會失望、憤怒、沮喪,甚至感覺受到了傷害。
當然這些都是我們下意識的感受和行為,於是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性思考:
戀愛和婚姻,有的時候並不能彌補我們童年時期的匱乏,乃至治愈傷痛,假如我們彼此都是帶著各自的傷走進一段感情,誰都希望對方治愈自己,往往就會對彼此失望,使感情破滅。
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傷,很多時候需要自己療愈,給對方一個更好的自己,才是愛情最初的樣子。
因為我們需要知道,我們「過分」的需求來自一個基本事實:大多數的戀愛,其實就是在找媽。
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回避這一點,把最好的自己給ta,還愛情以本來面目。
我愛你,你也愛我,於是我們就在一起,我們不用做對方的媽。
作者:相先生,心理咨詢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優質心理領域創作者。公眾號:心理相先生,可免費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