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一年前溺死腦癱女童的案件開庭了,這件事情很讓人心痛:因為孩子有疾病,所以夫妻二人吵鬧、離婚;因為孩子有疾病,所以成了累贅,父親和爺爺一起商量著把她害死。
這個孩子,是投錯了胎嗎?
為什麼本該愛護孩子、照顧孩子的家庭,卻殺死了她?
作為特殊兒童的家長,我認識很多特殊兒童家庭,也了解很多特殊孩子的成長過程。象這個家庭這樣的模式:孩子有病——夫妻離婚——奶奶看孩子,這種模式太多了。
在這樣的帶養模式下,孩子的身體在發展最快、康復最重要的時光中虛度了,耽誤了康復,還影響了父母親的關係。一年一年,孩子在奶奶身邊度過了,自理能力沒有練習出來,身體康復更是無望。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家長並沒有接納一個特殊兒童的心理準備。
試想當夫妻兩個人的情感結晶開始孕育,哪個父母不盼著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呢?誰又能想到生出來的孩子會有問題?
假如他們知道這個孩子會有疾病,他們可能會選擇停止孕育。然而他們無從知道,特殊的孩子就這麼不期而至。帶給父母親顛覆的生活信念的特殊孩子,就這麼來了,突兀地來了。
內心情感支持缺乏、心理年齡低、力量弱的家長,扛不住這麼大的壓力,無從下手幫助孩子,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他們的內心甚至有一句想要打雷一樣吼出來的話:「我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偏偏是我得到這樣的孩子?」
然而這些情緒無從著落,也就會發泄給身邊最親近的人,要麼是夫妻雙方,要麼是對老人,甚至對那個孩子發泄。
從心理學角度看,腦癱兒童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帶養呢?
養育一個特殊兒童,是這類家庭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決心去幫助他、愛護他、和他一起面對問題,是一件很不容易決定的事情。
然而是父母就有愛孩子的天性,假如我有一個腦癱兒童(我本人確實有一個腦癱孩子),我該從什麼方面著手去幫助他呢?
- 首先,孩子要明白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對於腦癱兒來說,他自己才是康復的主體,未來的生活如何,訓練目標的達到,全靠他自身努力的參與才能完成。
所以,孩子心里面一定要明白自己與別人有哪些差距,清楚自己的短期和長期訓練目標。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才能夠正確認識別的孩子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的地方。既不會糊塗度日,任由家長擺布;又不會為自己的身體異常而出現負面的情緒。
- 其次,讓孩子懂得利用什麼樣的環境來完成自己的行動目標
孩子的心中有了目標,就會懂得利用適當的環境來進行訓練、完成自己的行動目標和訓練目標。這樣有主動性的訓練,會給孩子的康復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三,孩子要學會自理,並且樹立為自己負責的意識
孩子要在訓練身體康復的同時,學習自理。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復的練習、多方面想辦法,才能達到自理的目標。腦癱的孩子有一些智力很好的,只是容易情緒化,對待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耐心。
幫助孩子習得自理,是對他生命最大的貢獻!
- 第四,鼓勵孩子和小朋友們分享、交流、互相幫助支持
與同齡的小朋友在一起相處,與身體情況相近的小朋友在一起相處,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支持力量。得到朋友的鼓勵,孩子更有信心做好康復。假如在與正常小朋友交流中受到傷害,有了自卑心理,家長要及時給他幫助,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工作。
這個工作重要性在於:支持孩子的心態積極、正向地成長。
孩子的身體有問題,不是他的錯,他的心靈是善良的、堅強的,就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人。
當孩子慢慢樹立起了這樣的心態,他不再恐懼與人相處,不再那麼自卑,就可以坦然地接觸別人同情或歧視的眼光了。
我們帶養孩子,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我們所付出的努力,最終都是希望他能夠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教養好心態的孩子,我們就無懼外面世界的風雨了。
- 第五,家長通過專業的學習,懂得對自己的孩子需要進行什麼樣的康復訓練並付諸實施
家長要跟著孩子的成長,學習更多的知識,因為孩子的訓練需要家長幫助、甚至主導。
不僅僅是身體的康復、語言功能的康復,一些情緒化嚴重的孩子,還需要家長從心理上給以穩定的支持。
做一個特殊孩子的家長不容易,做一個腦癱兒童的家長更不容易,但是,無論如何的艱難,都不可以成為我們放棄幫助他們,甚至殺死他們的理由!!!
這種虐待、殺害特殊兒童的家長,其罪當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