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大家好,我是 Taka ~
之前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叫做「情感帳戶」的概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一個銀行帳戶,想讓這段關係穩定、持久地發展下去,給彼此帶來滋養,雙方就要定期往情感帳戶存款,情感帳戶里的金額越多,你們的關係就越牢固。
不管是同事、朋友還是戀人、家人,想要跟對方保持關係的和諧,不僅要學會定期「打款」,還要盡量避免「提款」行為,防止情感帳戶的「透支」。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際交往不順利,就是因為無意識地做了很多「提款」行為,一次兩次可能沒事,時間久了,你們的「情感帳戶」就空了,關係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今天,Taka 就先講3個日常人際交往中我們容易踩的「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不就是……嗎?」
《奇葩說》第5季有一期,馬薇薇講述自己遭受網路暴力的經歷,高曉松想安慰她,說:你那不算什麼,我們被罵的比你慘多了。
蔡康永馬上說:你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能夠跟痛苦中的人講說「你那個不痛,我這個才痛」。
想一想,當你跟朋友傾訴一件自己很難過的事情時,如果得到這樣的回應:
你這個不算什麼,我那時候……,那才是真的難過呢。
不就是……嗎?沒什麼大不了的,睡一覺就好了。
多大點事啊,至於這麼傷心嗎?
你會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會覺得對方完全不能理解你的感受,覺得自己的情緒被忽視,說不定下一次再遇到事的時候,再也不會願意跟這個人說了。
可是,很多時候,當身邊的朋友跟我們傾訴自己的委屈和難過時,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樣安慰別人,一些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很可能就會讓對方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一個錯誤是,為了能夠安慰到對方,馬上跟對方說:「我能理解你的感受」,然後發表一通自己的看法和經歷。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理解」只是我們以為的「理解」,並不是真正地理解對方。對方感受不到理解,反而會覺得你很敷衍,不夠真誠。
還有一個錯誤,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別人的經歷,評判對方:
不就是失戀了嗎?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當時分手的時候比你還傷心呢,不是照樣該幹嘛幹嘛嗎?
我們需要承認,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經歷、看待事物的方式都不相同,「理解」和「設身處地」其實是很難達到的境界。
你覺得他為弄丟了一本書魂不守舍有點矯情,卻不知道這本書背後有著怎樣的回憶。
你覺得她為一句無心之言難過有點小題大做,卻不知道人跟人的承受度本來就有差別。
與其假裝「理解」,不如承認自己也許真的無法感同身受,提供支持和陪伴就好。
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另一個人,但我們仍然可以盡自己所能,給對方力所能及的尊重和關懷。
圖片來源:Pinterest
「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每個人都不喜歡「事後諸葛亮」,可這樣的行為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無處不在。
最典型的可能就是一些父母和長輩,經常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放在嘴邊,當你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走了彎路,最後失敗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讓你當初回來考公務員的,你不聽,現在工作遇到問題了吧。
當初讓你選那個專業,你不聽,現在後悔了吧。
一直跟你說你那個夢想不太靠譜,現在怎麼樣,碰壁了吧。
雖然我們都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但是這些話聽起來總是感覺不太舒服。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就因為這件事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她剛剛跟前男友談戀愛的時候,父母就強烈反對,她一直堅持,但是到後來,自己發現的確不適合,就分手了。
幾年的感情,剛剛分手還是很難過的,回到家跟她媽說,她媽也很心疼,很想安慰她,但話到嘴邊,就成了:「我就說那個男孩不行吧,你還不信。」
她當時就炸了。後來跟我講她當時的心理感受:分手之後本來就很難過了,心里也有點後悔,覺得當初父母說的是有道理的。跟我媽說,其實是很想得到安慰的。
可我媽那麼一說,就覺得她根本不關心我的感受,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一下子就特別委屈,受不了了。
那天跟朋友聊完天,我想了很久這個問題,發現「我早就知道會這樣」之所以會讓人那麼受傷,背後的潛台詞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所以你要聽我的。
這種溝通方式,重視「對錯」超過重視對方的感受,沒有把自己和對方放到平等的位置,會讓人覺得被操控,而不是被關懷。
朋友、親密關係也是如此,與其做一個「主管者」,告訴別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要聽我的」。不如做一個「陪伴者」:我會告訴你我的想法和態度,而你也有拒絕的權利。即便你不會按照我的預期去做,我也仍然願意給你理解、陪伴和支持。
圖片來源:Pinterest
「都挺好」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或許你自己就是其中一個:
面對職場、家庭、親密關係中的問題,或者在跟別人發生分歧時,明明心里不舒服,但因為害怕衝突,總會選擇逃避或順從。
工作上明明有很多困惑,被上司問到的時候,卻只會微笑著說:挺好的。
跟朋友產生了矛盾,心里很不開心,被問起的時候,卻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我沒事。
男朋友的一個舉動明明你就很介意,但因為害怕對方覺得自己多事,就裝成毫不在意的樣子:嗯,挺好的。
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反而妨礙了問題的解決。
一方面,問題不會自行消失,內心的不滿長期積累下來,小問題會變成大問題,小情緒會變成大爆發,明明當時幾句話就能理清的事情,最後很可能會造成破壞性的後果。
另一方面,一味避免衝突也會阻礙兩個人真正的了解,久而久之,連溝通的欲望都沒有了,關係就走向了冷漠。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親密關係中,「冷戰」有時比「吵架」更有殺傷力。
這樣的「都挺好」,歸根結底是對「衝突」的恐懼。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抗拒「衝突」的:「溫良恭儉讓」,「相敬如賓」,都是為了避免衝突。我們會覺得出現「衝突」就代表這段關係是不好的,是有問題的。
但其實,「衝突」並不意味著「不好」、「不對」,只是「不同」而已。
工作中有問題,說明你的需求和能力跟公司對你的期待出現了差異,是「不同」的。
朋友間出現矛盾,說明你們待人接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親密關係中的不開心,說明你們兩個人的需求和期待是「不同」的。
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如果你能改變對「衝突」的看法,就會發現:衝突,其實意味著溝通和了解的開始。
它讓你放下對這個人的完美期待,開始接觸對方真實的需求和感受,然後一起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經歷,跟朋友鬧矛盾,最後兩個人坦誠溝通、放下心里的芥蒂重歸於好的時候,友情就得到了升華,兩個人會比之前更加了解對方,更加親密。
相比於「都挺好」,直面衝突、積極溝通,反而能讓你收獲更深層次的人際關係。
圖片來源:Pinterest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Taka 講到的人際交往中3個需要避免的雷區,哪個對你最有啟發?你還見過哪些人際交往中的「取款」行為嗎?在留言區跟 Taka 聊聊吧!
喜歡今天文章的話就請在文末給Taka 點個在看吧~
反雞湯,每天打碎一點你的「幻想」
重構自己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喜歡請按「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