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第266原創
文| 明玥
一個讀者朋友給我講了一個事情,害我差點笑出淚。
她說,有天她媽媽給她來電話,絮絮叨叨說了許多東家長西家短的事兒,末了,總結陳詞道:
你看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嫁給誰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反正都是坑,你還不如早點找一個跳了。
這結局轉得讓人猝不及防。
而且她媽還不是開玩笑的哦,是認真的。
讓我想起一個朋友說過的話:有時候不是父母為了你好或不為你好的問題,而是他們對現在的時代缺乏經驗,也根本不知道你能走哪條道。於是他們希望你走他們熟悉的那條路,起碼跌進一個他們比較有經驗的坑,他們好知道怎麼處理。
所以很多父母喜歡讓小孩早早回老家、進體制、結婚生子,拒絕小孩在外的不確定性,至少以上那條路線他們熟悉。
其實他們心里也知道,那里面也是有坑的,但是這坑,他們覺得比較能夠兜底啊。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個記者朋友,我倆當年都是27歲。
我覺得自己還小呢,整天沒心沒肺的,感覺歲月靜好。
她那時候比較辛苦,東奔西跑地做事,常常半夜要爬起來寫稿改稿,經常臨時出差,熬得黑眼圈巨大。
那時候傳統媒體行業已經頹勢明顯,許多大拿都辭職去做新媒體了,她們這一撥年輕人,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相戀三年的男朋友嫌棄她不穩定,毫無預兆地提出分手,害她那年「高齡」失戀。
她骨子里,還是很渴求穩定生活的傳統女孩。
有一陣子經常念叨起,跟她同齡的老家女孩日子多麼舒服。
有的連大學都沒上,在老家或者開個小店,或者找個地方上上班。
反正每天回家吃飯,消費水平低,一個月賺3000也夠用。
結婚好像也特別容易,因為小地方男生多,不像大城市對高帥富競爭激烈。
他們那邊,都是女孩挑男的,媒婆兩邊一說,如果互相滿意就見面。
婚事常常一兩個星期就能定下來了,然後就開始討論彩禮嫁妝,因為彼此都目標明確,所以效率極高。
根本不需要學習穿衣打扮,約會話術,情緒價值那一套。
這種方法和邏輯,效率肯定是高的,也有人因此走上了生活的康莊大道。
但我就是很不喜歡,對於目的性太明確、做到起來太容易的事,我好像有點生理抵觸。
那陣子跟她聯繫很少。
轉頭過了年,她從老家回來,才不過放假半個月而已,她說已經訂婚了。
據她說,她們那兒鎮上過年相親的盛況,每天都能見兩三個人,中飯晚飯都去跟不同的人吃。
如果不滿意,要馬上匯報給媒人,人家立刻就安排下一個了。
她跟這個男生,因為兩人都在杭州,學歷和工作都差不多,於是媒人和家里人都極力撮合。
她自己也覺得不錯,一來二去,周圍一慫恿,就決定定下來了。
過完年回到杭州,因為已經在老家辦過訂婚宴了嘛,兩人就乾脆開始同居了。
結果剛住一起沒幾天,她就出來大倒苦水,吐槽男生各種生活習慣差。
我至今記得一句話,「你相信嗎,原來有成年人的 家里連一本書都沒有的。」
哈哈哈,當然有很多人根本連一本書都沒有,人家也過得好好的呢。
但是這麼短時間內,決定跟一個不夠了解的人一起分享未來——你自己也夠奇葩的吧。
她說是是是,但是畢竟訂婚了嘛,不好交代,再看看再看看。
後來這兩個人是怎麼分手的呢?
有天被她偶然看見男生手機里的催款簡訊,問他才知道,原來他同時在兩個金融機構借了錢,有60多萬。
他說借錢是為了將來結婚要買房子,「都是為了我們的將來。」
可是,你已經借了半年多了,並沒有買房啊。
「那不是想先炒股,多賺一點,然後再買啊。」
那你之前為什麼完全沒告訴我,這麼大的事?
「告訴你還肯嫁給我嗎?」
可是,我根本沒跟你提過這些要求啊,我是覺得可以一起慢慢打拼的,不必按照老家那一套給彩禮什麼的……
唉,凡人之無奈,凡人之作死。
總之兩人最後三觀也不合,經濟上也不信任,訂婚兩個月後分了手。
女生的爸媽一度很惋惜,覺得她在最好的年華,錯過了婚姻的天花板。
又過了一年,她跟著前同事跳槽去了一家做媒體的互聯網公司。
埋頭苦幹,頭兩年就有不錯的收入,終於在30歲那年用最低首付買了一套小房子。
現在新的戀愛談著,有前途的工作幹著,回顧那段往事,說自己簡直不敢相信。
明明知道很可能是個坑,還磨磨唧唧地捨不得,還差一點就跳進去了。
而那個男生後來炒股虧了錢,還是靠家里拿出了全部的老本還上,被父母徹底罵蔫兒了,又錯失買房良機,後來就回老家了。
雖然開頭那位讀者的媽說的「反正都是坑,不如早點跳一個」,用語言說出來是感覺很荒謬的。
但實際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這麼乾的。
連我那麼聰明有見識的記者閨蜜,如今互聯網公司的內容主編,還不是也差點走了這個路線。
因為人在許多個當下,是看不見未來的。
從學校里畢業之後,就不存在二年級結束可以升入三年級這種明確的刻度了。
有時候你也不知道,這樣走下去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後面會不會有更好的事發生,還是該老老實實做個普通人,隨大流,把眼前的時機抓住再說。
最近重看巴菲特老爺子的紀錄片,想到一點新的應用——復利效應除了在投資領域之外,是可以運用在很多人生場景的。
比如,復利效應是越走到後面,收益越大。
一的翻倍是二,二的翻倍是四,四的翻倍是八,八的翻倍是十六,再翻倍是三十二、六十四,雖然倍數一樣,但越後面的增加值越大。
如果你的收入,從1000到2000,甚至到4000或8000,可能由於城市變化,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
畢竟一線城市月入8000,也就是維持基本生活,你會覺得跟在老家月入2000且回家吃住的感受差不多。
但是一旦再翻兩次,到三萬二之後,那就不可能跟老家幾千的感受一樣了。
這個數,差不多就是我那位朋友,從原來的報社辭職後,沒有回去老家,堅守在這座城市里重新找機會後,現在的收入。
她當時感覺不到,實際上之前在報社學起來的各種技能,累積下的人脈資源,等於已經在復利的進程中了,到下一個工作是可以無縫對接直接用起來的。
而復利效應最怕的一點就是,被打斷。
怎麼樣算被打斷?
就是蝕本。
你可以連續好幾年,都只在這個有希望的城市拿8000,但你不能一氣之下,砰一下回了老家拿4000。
個麼復利效應就打斷了啊,回去換行業換工作,等於原來的技能許多用不上了,人脈也都廢掉了。
她那種隨便找人結婚的操作,或者說跌坑,其實就是打斷她復利積累的操作。
不是說不讀書愛炒股的男人一定不會成,而是她處於一個需要紙上得來的行業,她的生活不能夠有個人經常在旁邊講,看那麼多書有什麼用?你賺錢那麼慢有什麼用?
何況這個男的,除了投機之外,並沒什麼真本事,屬於虧了就爬不起來的,自己都岌岌可危。
按照復利效應不該蝕本的要求,她哪怕保持現狀不結,也比跟這麼個人結了,要好得多,容易轉圜得多。
因為這個人的存在,會害她虧本。
對還很年輕初級的她來說,可以幾年不長進,進步為零,但不能一次操作虧一大塊,那就還要花好幾年才能回本。
如果她稍微耳根軟一點,聽了男人的「還不是為了我們的將來」繼續在一起;或者運氣差一點,婚後才發現對方的賭性,又捨不得離,那她半輩子都要虧進去了,從27歲到40歲可能都可以洗洗睡了。
我們還年輕,從生命的長河看來都在上升期,此階段不可套牢,更加不要隨便亂搞虧本重來的操作啊。
【the end】
作為國產女孩,你有權利和義務過得更好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見小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