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出軌只有 0 次和無數次。這句話我們都耳熟。不過今天恐怕要打破大家的認知。有的人出軌以後,可以回歸到親密關係當中。
這樣的人特別少,因為要求特別高:出軌者及被出軌者,在經歷了事情後,都要反省、發覺、成長。
而成長,是一輩子的功課啊。
不過,萬一真有這樣的人呢?
美劇《摩登情愛》裡就有這麼一對情侶,因為其中一方出軌而分手。
多年後,倆人經過成長,復合了。
親密關係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有人陪著一起吃飯、分擔生活成本,或者生育。
一段好的親密關係,會讓我們認識自我,不斷成長。
我們來看看這對童話中的情侶是怎樣做到的。
男主 Joshua 是一名程序員。當年還沒創業發財的時候,在一次面試遇見了女主 Emma 。他對 Emma 一見鐘情,主動跟 Emma 聊了起來,甚至為了 Emma 放棄面試。
愛江山,更愛美人
用浪漫開啟的愛情故事,進展特別順利。Joshua 和 Emma 很快打得火熱,情感指數呈幾何級別裂變。
「當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的時候,就會知道。」
一個眼神,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唯一
兩個人開始的交往狀態可謂接近完美。他們很快搬到了一起,相處地十分愉快。Emma 把 Joshua 介紹給她的父母,嶽父大人見了這個「上門女婿」就樂開了花。
Joshua 還準備好婚戒,等待時機成熟,向 Emma 求婚。
他們所共創的美好回憶為二人的關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就是 Joshua 所說的「初始推力」。
要想關係好,基礎要打牢
兩個人的感情快要修成正果的時候,出事了。
有一天 Emma 丟了魂兒似地回了家,告訴 Joshua 她出軌了。原來, Emma 在酒吧遇見了自己的初戀。她被初戀的美好回憶沖昏頭腦,選擇跟初戀滾床單。
進行到一半,她突然醒了過來,穿衣逃跑,回家向 Joshua 坦白了一切。
當時看到這裡,我很詫異。
這個愛情故事有什麼值得說的?女主太渣了吧?
沒想到,這些都是思維的鋪墊。
我首先思考,為什麼我會立即下判斷,女主渣。
我的這一個判斷,背後其實是對出軌的假設:
- 這世界上存在著「完美婚姻」
- 出軌是因為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
當我意識到自己內心有這兩個假設的時候,我知道問題出現了:即「症狀理論」(Symptom Theory)
「症狀理論」,其中的一個假設就是這世界上存在著「完美婚姻」。
意思就是,認為自己找到「完美的人」,締結「完美關係」,就能滿足自己一切需要,並且遠離誘惑。
很不幸,歷史打了我們的臉。
縱觀婚姻的形成和發展史就會發現,婚姻建立的目的是提供經濟保障和維護社會穩定。
現在,很多人對婚姻賦予了更多的期待,不僅僅是責任和義務,還有愛情和自我實現。
然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期待可以從社會、宗教、家族去尋找。
這就很尷尬了:
多維度才能提供的養分,被集中壓縮到婚姻中的另一半身上。
伴侶必須多功能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要建設家庭、照顧雙親、撫養子女親,還要成為我們親密的愛人、知心的朋友、魅力的情人、靈性的夥伴……
伴侶做不到,自己會心生怨氣。
自己滿足不了伴侶,又會備受打擊。
不合理的期待,讓雙方備受折磨。
我的第二個假設,出軌是因為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不完全錯。
很多情況下出軌是逃避一段不幸關係的選擇,比如:肢體暴力、冷暴力、不履行撫養義務、性生活不和諧、婚內孤獨等等。
可是,心理學家們發現了另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情況。
相當一部分出軌者身處在一段幸福的關係當中,他們確實深深地愛著的伴侶,但是還是會愛上別人。
這對我們理解出軌提供了新的角度,即:
有的時候,不能粗暴地把過錯推給伴侶。
出軌者要思考自己作為個體的愛與欲,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說回劇裡的 Emma 。
有一類人,當關係趨於平穩的時候,反而會躁動起來。Emma 就是這一類。
她在關係中沒有再學到新的事物,跟男朋友 Joshua 也變得越來越像,感到無聊了。
這就是自我擴張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
自我擴張是一個基本動機。
自我擴張理論(Self-Expansion Theory)認為,人具有通過自我擴張的動機,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3]
打個比方,你從來不吃辣,你的伴侶來自四川。通過接觸 ta 和四川當地的文化風俗習慣,你漸漸開始無辣不歡,性格也變得直接爽快。
當伴侶帶來的新鮮感變少,自己沒有再「進步」的時候,有的人會跟 Emma 一樣,想去找新的變化、新的刺激。
這就跑偏了。
Emma 的問題在於,她沒有通過回歸自我來解決身份焦慮,也沒有嘗試其他關係,比如朋友,來滿足自我擴張的需要。
而是在親密關係上死磕,把想像投射在舊情人身上,選擇出軌。
飲鴆止渴。
Emma 迫切想要探索那個「未完成」的自己,去體驗一種「生活在別處」的可能性:
「如果我選擇另一個人,我今天的生活會不會不一樣呢?」
得到的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Emma 最後的煞車,也是因為她醒悟過來。
自己想要的並不是一段新關係,也不是性,是接納當下與繼續成長,然而自己用了一個錯誤的方式去尋找。
不得不說,情欲之下能突然清醒的人太少了。醒後還能進行哲學思考的人,更少。
盡管在心理學上,這種積極的體驗真實存在,我依然覺得太難了。
劇的最後, Emma 和 Joshua 重修於好。我仔細分析了一下,這樣的和好要求非常高。
1、出軌方沒有隱瞞出軌,主動坦誠
2、出軌方乞求原諒,知錯,而且改了
3、雙方感情深厚
4、同步的自我成長
5、對待情感變得更成熟
6、相信自己會被對方接納和理解
7、遵循自己內心的需求
8、原諒
9、達成一致
愛才是真正的復活果然童話都在劇裡。
把出軌活生生變成生命中的體驗和成長機會,學會認清自己,選擇伴侶,經營感情。
任何一項都不容易,更何況全部做到了呢?
我們做不到,但不妨礙這部劇帶來了啟發。
我們很容易把自己代入炮灰的角色,只要對方出軌,容易陷入被害者角色,或者瓊瑤劇的激烈當中。
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那麼,可不可以試試,安靜下來,放下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
他為什麼出軌?是因為這段關係,還是因為他自己?
這段關係裡,我和他,適合嗎?經營親密關係的技巧,需要改進嗎?
改進能不能成功呢?
如果不適合,那什麼才是適合?
除了歇斯底裡,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思。
如果深愛,那就勇敢面對,選擇再次相信對方;如果分開,也沒什麼,我們失去的只是一個不愛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