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聽過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嗎?

故事中的小女孩因為沒有賣出去火柴,而自己也一天沒有吃東西,在她又冷又餓的時候,她點燃了手裡的火柴,第一次點燃火柴時,她看到了一個溫暖的大火爐,第二次看到的時香噴噴的烤鵝,第三次看到了美麗的聖誕樹,第四次看到了已經去世的奶奶,最後一次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點燃了一大把火柴,就這樣看著奶奶,自己也離開了。

小時候聽故事的時候總會感嘆小女孩好可憐,大人們也會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可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小女孩點燃火柴後出現在腦海裡的是火爐、烤鵝、聖誕樹和已經去世的奶奶呢?

語文老師告訴我們火爐、烤鵝、聖誕樹和奶奶,說明小女孩從內心渴望溫暖、食物、快樂和幸福。但為什麼是這樣的先後順序呢?

1943年,一個理論完美的解釋了幻想順序的合理性,那就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會有很多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層次排列,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的。

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在有需求的時候,就會產生滿足這個需求的動機,有了動機的驅使,我們就會做出相應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們就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所以,對於賣火柴的小女孩來說,在她饑寒交迫之際,她首先想到要滿足的就是自己對溫暖和食物的這兩種生理需求,其次便是快樂和幸福這較高層次的需求,也就是安全需求和愛與歸屬的需求。

不同階段,對於愛情的需求也不同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愛情也是如此。

可是,在馬斯洛看來,弗洛伊德過分強調了人的本能,是將人動物化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弗洛伊德的觀點「性本能所決定的愛情」,不過是需求層次理論中最低一級的需求——生理需求。

愛情的建立首先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的第一需要就是生理需要,要先解決衣食住行,然後就是性,這些是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先謀生,再謀愛

我們常說的「一見鐘情」,其實是基於動物性的生理需求,激發荷爾蒙大量分泌而促使異性之間相互吸引來產生愛情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只是人們對待愛情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將這種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升華到更高層次的需要的話,你們的男女關係,也不能稱之為愛情,或許只是「戰友情」。

古人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是說,人在豐衣足食、沒有生存威脅的情況下,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也就是說,只有當人們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人們才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告訴我們「先謀生,再謀愛。」魯迅先生也說過,「人生的第一要義便是生活,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靈魂伴侶,是更高層次的需要

在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時代,豐衣足食是基本能夠滿足了,所以,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等更高一層次的需要,才是大家所關註的。

比如,我們在戀愛的時候,都會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靈魂伴侶,兩個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這其實是一個更高層次的需要。這個需要的滿足程度,是和我們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相幹的。

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的安全、愛、以及尊重等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這個人的整體狀態就會更好,思維更加敏銳,頭腦更加清晰,身體也更加健康。

因此,馬斯洛認為,如果我們在尋求某種需要的過程中,長期受到挫折,那麼就會出現半病理的現象。

就像很多女孩子總是會說,自己沒有安全感,她在戀愛的時候,遇到男朋友沒有秒回自己資訊時,就認為他不愛自己了,不重視自己了。

這其實是源於這樣的女生在小的時候,沒有從父母或家人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那麼在成年後,就會以這種缺乏安全感的方式去理解伴侶的行為,就會錯誤的解讀男朋友的行為,而增加感情破裂的可能性。

對於這種情況,馬斯洛是這麼說的,缺乏安全的人,趨於一種缺乏安全感的方式行事,這促使人們對TA厭惡,將TA遺棄。而這又使TA更加缺乏安全感,使TA以一種更為缺乏安全感的方式行事,就這樣在一種惡性循環中不斷發展下去,這樣由於自身內在的原動力,勢必導致TA所害怕的事情發生。

不過,馬斯洛認為,每個人在感情中都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問題的,感情中偶爾出現的一些小問題無傷大雅。那麼,當一個人的基本需要都能得到充分滿足時,他們在感情中會有什麼表現呢?

馬斯洛認為,當一個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會有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對於自我實現者來說,在愛情中,他們更加看重彼此的成長,這是一種給良好的愛情關係。

在這種關係中,一個人不會依附於伴侶,也不會放棄個人的自主性,他會遵循自己的本性,始終保持著自我本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愛情是一個對雙方、對對方需要不斷認同的過程

愛情首先是作為男女之間的人際關係存在的。有關係,才能產生鏈接,才能有感情。而在人際關係中,對彼此的尊重和認同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很多戀人都認為自己是在無限的包容對方,尊重對方,可是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尊重對方、接受對方不僅是對對方人格的尊重和接受,而是接受TA的所有,包括TA的成績。

為什麼大家在找另一半的時候總有「男強女弱」的觀點,女生希望找比自己能力強的,男生則不希望女性的成績高於自己,其根本原因就是還沒有從心底認同對方,接受對方,看到對方,同樣,也沒有接納自己。

正如馬斯洛所說:「一個人可以感覺到另一個人的需要,如同是他自己的需要一樣,同時,他也感覺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也屬於另一個人,從而自我得到擴大。

這種需要的認同比起「志同道合」更為珍貴,因為後者僅僅只是表明雙方的需要是一致的,而前者則是將對方的需要視為自己的需要。

所以說,當一個人的基本需要都能得到充分滿足時,他在愛情中,是自然而然的愛著那個人,也自然的享受著被愛,不會因為對方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不會做無畏的犧牲,雙方是融合的,也是獨立的,就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真正的愛情,是一種自我實現

在馬斯洛看來,真正的健康的愛情,是在自我實現的基礎上獲得的,自我實現者們在基本生活上需求上無憂無慮,他們考慮的如何最大限度的釋放自己的能量,在充分認識自我和現實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在愛情中,他們「尋求成長、成熟和發展,尋求最高的個體和個體的本質完成和實現」,是以成長性動機來驅使自己戀愛,而不是匱乏性動機,不是因為缺少愛情而愛,而是因為愛而愛。

當然,馬斯洛也說,自我實現式的愛情在當下確實比較少見,很多人是為了得到愛,而去愛。就像我們都會說,愛是兩情相悅的,看不到回應的愛是悲涼的。雖然自我實現式的愛情也會得到回報,但自我實現者愛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在我們為了得到愛的過程中,自己是不是也一直在努力著?

不斷提升自我價值,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讓自己變得優秀,擇偶空間擴大了,那麼吸引到優秀的人的幾率也就更大了,遇到靈魂伴侶的機會也就多了,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過程」。

要知道,自我實現式的愛是「吸引」,而不是「驅動」。

這種體驗類似於我們在海邊的這種熱切而又被動的活動,任由海浪拍打著我們,享受著其中的樂趣,或更類似於對變換著的落日美景非感情化的興趣和敬畏,非投射性的欣賞;

我們可以隻欣賞一幅畫,而不想去占有她,欣賞一株玫瑰而不打算把花摘下來,欣賞一個漂亮的嬰兒而不想綁架她,欣賞一隻鳥,而不想把他關入籠子;

這樣一個人也能以一種無為無欲的方式讚賞和享受另一個人,健康的人墜入情網,就像一個人欣賞偉大的音樂感到敬畏,被他征服,喜歡上她。

文/七七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