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世上奇葩千千萬,相親對象占一半。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如今邁入了相親行列。
某婚戀平臺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有40%的95後,已經有了相親體驗。
小學到高中,父母老師告誡我們不要早戀;
大學到畢業,忙著學習玩鬧沒顧上談戀愛;
工作之後,更是沒了時間轟轟烈烈愛一場;
到了適婚年齡,親戚朋友不斷催促,禁不住想說早幹嘛去了。
幸好全國親戚大都一樣,總能熱情張羅著介紹,讓我們有機會通過相親認識另一個人。
前段時間,微博一個吐槽貼火了。
評論區裡,很多女生分享了她們遇到過的,奇葩又搞笑的相親對象。
有一見面就讓你背《嶽陽樓記》的;
有斥巨資為你的QQ名片充讚的。
全面開啟相親模式的成年人,在飯局上又多了一項主題:吐槽相親。
沒和朋友在飯桌上抱怨過相親,似乎不足以談人生。
一天相兩次親的柳岩
成年人總在吐槽,相親這道致命符,不經意就盯上自己。
即使是柳岩,也沒有逃過被安排的命運。
一安排,一天就是兩個。
不算缺錢,事業穩定,相貌顯然也不錯。
一天相兩次親的行為,放在柳岩身上,多少讓人覺得有一些不可思議。
換做其他人,被安排這樣的相親局,大概會直接擺擺手拒絕。
但被大嫂一口氣安排了兩個相親局之後,柳岩的表現,是期待又緊張。
見面之前,單單是穿衣服,就糾結了老半天。
可愛和性感的風格挨個試了一遍。
化妝、護膚,所有變美的步驟一個不落。
相親結束之後,還會反思自己的表現,對相親對象也有認真的評價。
足夠看出她對這次相親的重視。
單身三年的柳岩,把「想談戀愛」四個字寫在了臉上。
社交方式雖然有很多,世界小得好像隻在咫尺,可疏於交流的人們,又仿佛遠在天邊。
身邊朋友、同事局限在一個或幾個圈子裡,關係範圍狹窄,很難有什麼新的契機。
相親對她來說,是發展戀愛對象很好的機會,也是擴大社交圈的方法之一:
「我覺得不用排斥去相親,簡單一點,一個認識新朋友的社交。」
但她對於相親的積極態度,卻並不被理解。
有網友吐槽她的年齡,40歲了,還在相親。
當年過30歲的女明星們,大多以「我不恨嫁,關你p事」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婚姻時,柳岩的舉動,在一些網友看來,就顯得有點「饑不擇食」:
部分網友的不友好評論 / 微博
但平心而論,相親,值得被嘲嗎?
談「相親」色變的年輕人們
我發現,「相親」這個詞,在很多人心裡有天然的貶義。
學者項飆在《十三邀》中,談到自己其實不太理解,為什麼如今城市裡,各個相親角都開始興盛熱鬧。
因為在幾代人的觀念裡,要靠父母來安排對象,都是非常」掉價「的。
主動要求相親,那是「不可思議」「瘋了」的表現。
提起相親,先不問對象是誰、條件是什麼,必定先炸毛。
年輕人們之間也經常開這樣的玩笑:
還沒結婚吧?給你介紹個相親?
等來的回答,大多是慌張且果斷的否認三連:
「我不要
、別安排我
、放過我吧
」
在綜藝節目上,王俊凱和楊紫都不止一次地被前輩們拿相親開玩笑。
所以看到柳岩去見相親對象的畫面,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
「柳岩怎麼會‘淪落’到要相親?「
必須承認,柳岩這麼積極對待相親的人,不多見。
人們默認會參加相親的人,是條件不大優秀的單身青年。
而接受相親,就意味著承認自己「沒有吸引力」:
必須通過他人的介紹,才能有機會與異性接觸。
相親就像一場明碼標價,把自己像商品一樣任人挑選,無異於一場自我羞辱。
在我們的文化當中,女性被期待是被動接受戀愛的一方。
比如希望「被追」。
比如覺得女孩子不能先表白,否則會不被珍惜等等。
參加相親,則顯得太過主動積極。
當這種相親遇上年輕人對「命中註定真愛」的豐滿想像,也變得更讓人難以接受。
畢竟,在對愛情故事的描繪裡,就算沒有drama的一見鐘情,也大多是充滿偶然和浪漫的。
落水人工呼吸,就是相遇的開始 / 《你是我的命中註定》
非自然戀愛並不符合大家對於完美愛情的相信,而在相親之中的相互端詳和考量也被認作是一種交易和「現實」。
如果說年輕人的婚戀門路中存在著一條鄙視鏈,毫無疑問,相親在這個鄙視鏈中的最底端。
人們對相親避之不及。
但事實上,很多人對相親誤會太大。
相親,值得嘲嗎?
相親這件事會讓人覺得抗拒和頭大嗎?
或許會。
當你享受目前的狀態,對於獨立和單身覺得舒適時,耳邊卻總有些閒言碎語說:
「趕緊的,女人過了XX歲,就不值錢了。」
「不結婚,就是失敗。」
這樣的情況會讓人覺得格外反感。
那些嘲笑去相親的人,你很難不從他們的表達中,看出他們的優越感:
通過「配對」方式得來的戀愛,看起來像是帶著強烈目的性去完成的任務。
但相親又不是完全非黑即白的存在。
同樣存在著一部分人,承認自己對於戀愛的渴望。
比如柳岩:
「單身三年,渴望戀愛。」
「單身三年了,迫切地想談戀愛。」
或許也能從過往的經歷和遺憾中,推斷出柳岩渴望的原因。
父親早逝,柳岩沒有能夠來得及實現他的願望:讓父親在自己的婚禮上穿一次西裝。
十幾歲在外流浪,為了給媽媽籌集醫療費,誤打誤撞進了娛樂圈。
咬牙堅持了很多年,但歸根到底心底裡,還是渴望被人疼愛和照顧。
選擇相親,是她自己的權利。
期待被愛的柳岩,可能只是無數單身群體的縮影。
據國家民政局調查數據:
2019年全國單身人口達兩億。
其中,90後占比47.68%,80後人群占比41.62%,70後人群占比10.7%。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工作忙碌、社交圈狹窄,但一部分人又期待談戀愛或者是步入婚姻。
困境切切實實擺在眼前。
2019第四季度單身人群調查報告中/珍愛網
陷入兩難地步的成年人,想要談戀愛,又不知道跟誰談。
這時,相親不失為一種找到伴侶的門路。
畢竟,即使是在雙方都滿意的情況下,也不會被要求立刻結婚,總會有交往時間,讓你看清對方到底是什麼人。
柳岩在節目裡講過選擇相親的理由:
「相親的時候彼此會聊很‘重’的話題,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你的愛情觀和價值觀在第一時間交個底。」
節目裡,柳岩和相親對象會快速地切入主題,交換自己的基本條件、興趣愛好和婚戀觀。
在平等的基礎上,互相考量對方和自己三觀是不是合拍。
這也是相親相較於其他交友模式最大的優點:
在交底的過程中,能夠效率更高地基本判斷彼此的契合程度。
根據中國產業榜的資訊,擇偶需求的改變同樣反向影響了婚戀服務的行業。
現在的年輕人上婚戀網站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想要找到配偶。更多的用戶,期待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
「玩法」成了新的關鍵字,塑造眼界、踏出已有的社交圈成了年輕人的最新需求。
就像柳岩所說:
新時代的相親可能早已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兩個人面對面坐在飯店裡,一條一條對比之間的學歷、身高、年齡和家庭條件。
可能就是朋友叫你過來玩,跟幾個不錯的男生一起吃頓飯。
現在這個社會,人們不再偏居一隅。
認識更多的朋友,反而會讓自己繁忙的生活穿插一些輕松和愉快。
正好彼此心儀,自然是一樁美事;不合適也沒關係,就當交個朋友。
給自己多一次機會去遇見愛情,也多一些人生體驗。
前幾年柳岩有一句霸氣的「征婚宣言」:
我有錢、有車、有房,但缺個男朋友。
獨立女性的定義,並不是由「恨嫁」或者「不恨嫁」,接受或者拒絕相親來作為標準。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但也不是非要抗拒另一半的存在。
「你來了,我好像更甜蜜了。可是你走了,我也並沒有更差。」
拒絕相親的理由有很多,不想被迫完成一項關於婚姻的任務、不想在飯桌上被人端詳。
但期待相親的理由也有很多種:給自己一個遇到愛情的機會、擴大社交圈……
想要單身,你可以一個人過得瀟灑;
想要戀愛,完全坦坦蕩蕩地勇敢嘗試,盡力追求。
大方地請求朋友留意合適的對象,告訴他們自己的擇偶標準。
參加社交活動,主動結交有好感的異性。
一直相信愛,勇敢追求愛。
給文章點個
在看
吧,歸根到底,相親只是門路。
大膽追求幸福的人們,都沒什麼好嘲的。
《槽值》招聘新媒體內容運營坐班實習生,工作地點北京,三餐免費、提供班車。長期招聘線上約稿作者,單篇稿費300-1500元。點擊☞招聘☜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