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近被安利了一部叫「普通人」的英劇。
我上豆瓣一看,評分8.7分。
於是用了一個周末的時間刷完了。
總共12集,每集30分鐘,敘述了一對戀人從高中到大學、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
尺度挺大的,男女主平均每集都得來那麼一下子。
雖然禁忌畫面非常多,但拍得挺高級,絲毫沒有下流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兩個人顏值、身材都在線,總讓人覺得是在看中世紀大師的那些裸體畫作。
影調清新,鏡頭下那些龐雜憂鬱的情緒、青澀的愛與性、成長的疼痛,都演繹得極盡描摹。
這是普通人的一段不那麼普通的愛戀。
讓人心動又感慨。
關於愛
故事開始於一個愛爾蘭小鎮。
那是高中最後一年的時光。
一個叫康奈爾的男孩和一個叫瑪麗安的女孩相愛了。
男孩學習好、長得帥,還是校足球隊的主力。
老師和同學人見人愛。
而女孩則是個刺兒頭。
美麗但孤僻、尖銳卻孤獨,與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
他們都是特別聰明且敏感的人。
雖然在學校裡幾乎很少說話,卻彼此暗暗吸引。
直到一天,女孩先開口表白:
我喜歡你。
男孩一時不知所措,跑了。
他不知道她對自己到底是哪種喜歡,朋友那種嗎?還是…?
男孩決定去找女孩問清楚。
不,不是朋友。
女孩吻了他。那是她第一次和男孩接吻。
他回應了她的吻。
房間裡的愛情正在萌芽。
幾分鐘後,她問:
脫衣服嗎?
男孩溫柔地拒絕了,他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
他問,我們的關係可不可以不在學校裡公開?感覺有些奇怪…
她答,沒事啊,那我們就偷偷在一起好了。
殊不知,這個傷害性的選擇在他們之後的關係中回蕩了許多年。
過了兩天,在男孩家裡,他們有了第一次。
小心翼翼,美好又心動。
炙熱的愛總是伴隨著炙熱的性。
之後的日子裡,在彼此的家中、在車上,在草地裡…
他們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占有著彼此。
但在學校裡,兩人仍在裝不熟。
甚至有人對女孩不友善時,男孩也無動於衷,一副不在意的樣子。
這一切,她都默默承受了。
高中畢業舞會,男孩邀請了別的女孩當舞伴。
女孩徹底傷了心。
他在舞會上到處找不到她的身影,她沒來。
男孩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錯。
打電話給女孩,沒人接,又在語音留言裡一遍遍道歉。
那一晚之後,男孩徹底沒了女孩的消息。
這段感情,也隨之結束了。
再次相遇,是在都柏林的大學裡。
有趣的是,兩人身份高低卻完成了互換。
大學裡的她完美融入新環境,變得很受歡迎。
而他,則顯得有些默默無聞。
目光對視的那一刻,他們一眼就認出彼此,依舊心動——
你還是我愛的那個你。
我想你。
我也想你。
在一個夜晚,他們聊起了那次分手。
女孩說,之前那麼偷偷摸摸的,都不知道自己當時怎麼忍得下去,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很屈辱。
男孩道歉,當時可能是某種幼稚的自尊心在作怪吧,特別想要維護自己在學校裡的形象。
現在想想,自己就是個自私的混蛋,做了蠢事傷了她的心。
男孩請求女孩的原諒。
女孩原諒了男孩。
很快,她就甩了現在的男朋友,無情又決絕。
就好像那個人,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插曲。
我分手了,就在一個小時前。
喝醉的女孩迫不及待得告訴了男孩。
I want you to f*ck me.
她一如既往地很直接。
他還是像剛開始那樣,笑一笑,拒絕了。
改天吧,你喝多了。
第二天早上,男孩來見女孩。
她想到自己昨晚的舉動,感覺很失態,跟他說對不起。
接下來,就是一場清醒的、確定無疑的纏綿。
他和她還是那麼渴望彼此。
久別重逢,他們重新開始了。
大一那年的時光很美好。
那時候,他們以為經歷過分離之後再在一起,就可以更成熟理性地對待感情,以為這次會有好的結局。
可到了暑假,他們又分手了。
不知道因為什麼而分手,就像之前不知道因為什麼而復合一樣。
剛重新在一起時,女孩的朋友問兩人到底是男女朋友,還是開放式關係。
他們沒說是,也沒說不是,態度不明確。
在公開場合,兩人也心照不宣地保持距離。
男孩靠近女孩的手,總是會縮回。
小心翼翼又窄小不安。
諸如此類的小細節,都是分手隱患。
這次,兩個人選擇當朋友。
之後的幾年大學時光裡,他們各自和別人在一起,又分開。
互相分享著自己的生活,有小小勝利,也有不少挫折。
他們深刻地參與了彼此的成長。
在痛苦的時候始終拉住對方,不至於掉入深淵;在該邁出一步的時候又推對方一下,獲得勇氣去克服困難追求自己想要的。
你依然是我心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愛不會消失,但,已經無法重新開始。
就像是正弦曲線和餘弦曲線那樣,有時同時起伏,有時又不同步。
關於性
正如開篇所說,整部劇的大尺度畫面很多。
從第一集開始買可樂到最後一集。
大部分是男孩和女孩,在他們分開時,是和別人。
性,本就是愛情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概只有和真正喜歡的人做這件事,才能完全放松地享受其中吧。
而這種感覺,女孩隻在和男孩時體驗過。
喘息,呢喃,輕吟。
大膽的給予與索取,沒有遮遮掩掩。
就好像他們在拼命地試圖獲得對方內心深處隱藏的那塊他們需要完成自己的拼圖。
鏡頭展現出來的,完全是性的美好。
女孩喜歡取悅男孩,男孩也懂得尊重女孩。
他們願意為彼此做任何事,充滿無限愛意。
而當他們和其他人買可樂時,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更多的,是純碎的感官刺激,之後便是無盡的空虛。
情欲總是很容易滿足,但靈與肉的美好相融卻是很看運氣。
她和他,迷失了。
關於成長
愛情,似乎很難一帆風順。
就像「普通人」裡的男女主那樣,兩個人明明還愛著彼此,也沒有外界干擾,可總是很難好好在一起。
還是那句話吧,相愛容易,相處卻龐雜得多。
兩個人對待彼此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式,除了「有多愛」這個硬核因素之外,還深受性格、成長經歷和環境的影響。
在劇中,女孩家境優渥,但不受父親與哥哥的待見,母親也不管。
所以,她厭惡自己的家庭,常常陷入自我否定之中,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在整個高中時代,她抗拒社交,在學校裡就是個十足的怪胎女,備受同學的嘲諷和排擠。
男孩家裡雖然條件不好,但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在那個愛爾蘭小鎮上,不存在因出身社會階層和貧富差距的問題,所以成就好、會踢球的他,成為學校裡的風雲人物也是理所當然。
更讓他們關係微妙的一點是,男孩的母親在女孩家裡做幫傭。
這也許就是,那時候他不願意公開和女孩戀愛關係的一部分原因所在吧。
如果別人知道的話,心裡會怎麼想呢?
人啊,各自有各自的局限性。
處在不同年紀、不同環境、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著不同的局限性。
所以有很多事情,我們當時很糾結痛苦,後來才慢慢想通。
你看大學時代的男女主。
女孩在學校裡變得光彩照人。
自己有房子,可以請人過來隨時開趴,身邊的朋友也都很有錢。
好出身在大學裡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
而男孩就不一樣了。
和別人一起擠在合租宿舍,還要兼職打工。
成就好又怎麼樣呢?在大學這個盛行享樂主義的環境裡,沒錢的人只能當個小透明。
一個窮,一個富,在兩人的關係裡,是很敏感的存在。
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聊,但又一直暗暗影響著彼此的心態。
女孩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對於男孩來說,自尊心可能隨時會受傷。
他們的第二次分手也與此有關。
最終的導火索就是因為房租。
大一暑假,男孩沒錢付房租,所以要回小鎮。
其實當時,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女孩的家裡過夜,就跟同居差不多。
他大可以問問女孩,假期能不能繼續住她家。
但這樣的話,他就是說不出口。
他有過拙劣的暗示,希望女孩可以主動把他留下來。
但她卻會錯意,以為他回去是為了和她分開。
這兩個人的自尊心都太強了,也很脆弱,缺乏安全感。
就像兩隻刺蝟,在別人伸手的時候,一定要做出防禦的姿態。
說分手的時候沒有爭吵、沒有解釋,乾脆利落。
結束得莫名其妙,就此錯過整個大學時光。
看到這裡,真的很讓人感慨。
即使他們驚人得相似,靈魂靠得那麼近,比所有人都要了解對方,都免不了誤解。
人啊,終究是孤獨的個體啊。
種種因素使然,讓當時的他們無法內心篤定地往前走。
在某個人生節點,分開了,便分開了。
回到劇名,「普通人」。
這就是普通人的樣子啊。
我們都有差不多的痛苦,一點點閃閃發光的地方。
擁抱別人或是被給予,體驗愛與性的美好。
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自卑懦弱,想要擁有又害怕失去。
兜兜轉轉、止步不前,在種種羈絆中犯過很多錯也錯過很多人,帶著隱性的痛苦與磨損慢慢成長。
最後的最後,男孩在女孩的鼓勵下決定去紐約進修,而女孩選擇留在都柏林生活。
但相聚和分離都是相對的,不是嗎?
他們的故事沒有完結,我們的故事也沒有。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PS: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編輯✎瓦力
排版✎Eileen
監制✎Chen
往期內容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