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隨著國學的日益昌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到《易經》,但似乎大部分都是淺嘗輒止,真正感興趣並願意花費心思深入研究的並不多。相反,很多西方學者甚至是普通人卻對《易經》有著濃厚的興趣,將之視為哲學領域的陽春白雪。
《易經》共有三部,分別是《連山》、《歸藏》、《周易》,由於前兩部早已軼失,所以如今我們讀到的只是《周易》而已。不過,就這一本便足以體現古人智慧的結晶。《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主要闡述了天地萬象變化的辯證哲學關係,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易經》都被認為是"卜筮"之書,即古代民間占卜預測吉兇的方法,類似於巫術。然而,一些西方學者卻早早地就認識到了它的玄妙。
首先,西方人發現了《易經》與人類生命密碼之間的吻合。比如,六十四個卦象對應著六十四個脫氧核糖核酸(即DNA)的密碼因子,四陰四陽對應著四對堿基,八卦對應著強子八重,太極圖的運動變化原理對應著動力學模型,陰陽相生對應著DNA雙螺旋結構等。不管是巧合還是必然,這樣的結果令很多人驚嘆不已。
瑞士學者卡爾稱:"《周易》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芬蘭國家科技院學者說:"中國《易經》在未來預測學方面的成績將震動西方。"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在著作《哲學史演講錄》中寫道:"《周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生於1900年的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他著有輝煌巨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他稱呼《易經》為"萬有概念寶庫",並盛讚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的搖籃"。
然而到了近代,中國科學卻遠遠落後於世界,李約瑟在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即:"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針對這一點,科學家錢學森已經貢獻了"錢學森之問",而另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楊振寧也發表過自己的見解。
楊振寧曾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公開交流過對《易經》的看法:"《易經》影響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所以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我所以對《易經》發生興趣。"
也就是說,他的研究並非出於對傳統哲學的喜愛,而是為了探索《易經》對近代科學的影響。說直白點,就是想搞清楚《易經》是怎麼阻礙近代科學在中國萌芽的。楊振寧總結了幾點"易經精神",即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而這些特點深深紮根於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之中,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構成基礎,也是發展脈絡。
然後,他又總結了五點,以論證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萌生。第一,古人講究入世不出世,注重實際,忽視抽象理論;第二,科舉制度,束縛思想;第三,古代長期以農耕為主,忽視技術領域,有些朝代將技術視為"奇技淫巧";第四,思維方式有歸納法,卻沒有推演法;第五,天人合一的理念,限制思想開拓,而西方選擇摒棄天人合一。
時至今日,中外學者對《易經》的評價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反對者說它是"巫術"之源,而支持者則說它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但這些觀點都是通過不同視界、不同高度去評判的,在客觀性上有點失真。楊振寧觀點的產生得益於他對現代科學的駕馭和理解,是仁者見仁的結果,並不能說對或錯。
而國人之所以對《易經》不太感冒,小解認為這與其高昂的閱讀門檻是有關係的,如果不借助工具和前人經驗,一般人是很難讀懂它的,而且它所建立的價值體系是構建在哲學基礎之上的,這無疑更加深了它的高深程度。想像一下,朗讀一下《詩經》,翻看一下《史記》,可比這個有趣多了。西方崇尚哲學,或許這樣的書對於他們而言更容易一些。大家是怎樣看待《易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