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阿昌族因地區差異而有不同自稱,如「蒙撒」「傣撒」「蒙撒撣」「襯撒」「漢撒」「峨昌」等。在12世紀末13世紀初,「阿昌」這一明確族稱便已出現在漢文歷史文獻中,而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則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民族識別,1953年統一族稱為「阿昌族」。
人口聚居區
阿昌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也是一個跨境民族。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阿昌族總人口為3.9 萬人。阿昌族主要分布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和九保阿昌族鄉,還有少數分布於潞西、盈江、騰沖、龍陵、雲龍等縣,並長期與景頗族、漢族、傣族和白族交錯雜居。
歷史淵源
根據史籍,一般認為阿昌族源於古代的氐羌族群,並與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尋傳蠻」有直接的淵源。現今所用族稱「阿昌」,則最早見於元代文獻。
阿昌族民間對自身的來源有不同的看法。以隴川縣戶撒鄉為例,當時就有「北來說」「東來說」「南來說」「內地來說」等不同的說法,而且部分群眾家中還保留著證明他們來自內地的家譜。根據部分學者的意見,「被來說」和「東來說」是比較可靠的說法,並說明他們與景頗族在歷史上有淵源關係。而民間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們與景頗族本來就是兄弟。這些情況說明,盡管阿昌族人口不多,但它的來源也比較複雜,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多元一體」。
展開全文
服飾
阿昌族喜藍、白、黑色,其傳統服飾地區性差別明顯,同一地區內婦女的服飾又有年齡和婚否之別。男子一般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纏包頭;未婚少女常穿白色或藍黑色對襟上衣和長褲,已婚婦女則多穿藍黑色窄長袖對襟衣和沒膝黑色筒裙,纏黑色或藍色布包頭。高包頭是梁河地區已婚婦女特有的頭飾,據調查,它在大陸具有包(戴)頭飾習俗的眾多民族中,其高度名列首位。此外,阿昌族婦女還有戴銀項圈、銀耳環、手鐲的習慣。
飲食
阿昌族飲食以大米為主食,輔以面食,但很少吃其他雜糧。其中「過手米線」是戶撒阿昌族的特色食品,遠近聞名。過手米線,顧名思義就是用手當碗來吃米線,是戶撒阿昌族人智慧的結晶,凝聚了他們的風俗習慣,是他們在歷史的演變中創造出的這樣一種原生態的綠色美食。生性豪爽的阿昌族人喜歡把製作過手米線稱之為「剁米線」「拌米線」,吃過手米線則稱之為「甩一套過手米線」。過手米線通常是以新鮮豬肉為主料,輔料主要是豬皮、豬肝、粉腸、豌豆粉、花生米、酸水、芫荽、辣椒、大蒜等10餘種。
傳統節日
阿昌族的傳統節日有 「窩羅節」「會街節」「嘗新節」「火把節」「澆花水節」等。經過政府認可,作為全民族節日的「阿露窩羅」節(農歷正月初四),是各地阿昌族最重大的節日。每屆節期,各村寨、各支系之間互相往來,共祝佳節,並向前來參加活動的賓朋展示本民族的人才、歌舞、服飾,舉行各種聯誼比賽活動,大大促進了民族團結,激發年輕一代傳承民族文化的熱情。
民間文學
阿昌族的傳統民間文學題材廣泛,主要以神話、故事和傳說為主。其中,講述遠古時期人類始祖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造天織地、為民除害、造福人類功績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是民間流傳最廣的創世神話。
文體娛樂
「阿昌生來犟,不哭就要唱」的俗語表明了阿昌人對歌的喜愛。阿昌族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著名的傳統曲調稱為「窩羅」,以每段唱詞前面有「窩羅」一句而得名。
阿昌族的民間舞蹈中,極具特色的是「蹬窩羅」,每逢年節、起房蓋屋、喜慶豐收、迎娶新娘、接待賓客時,都要伴隨著「窩羅」的曲調「蹬窩羅」。戶撒臘撒地區的阿昌族則善跳青龍白象舞和象腳鼓舞,舞步多模擬一些飛禽走獸的動作,風格質樸,節奏歡快。阿昌族的民間樂器有竹笛、三弦、葫蘆簫、竹琴、木葉以及象腳鼓、镲、鑼、磐等。
由於居住環境的不同,阿昌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其主要體育活動有蕩秋千、賽馬、射弩、舞刀和拳術等。
水稻之王和阿昌刀
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居住在壩區的阿昌族還掌握了一年兩熟的「雙季稻」種植技術,梁河地區的「毫安公」品種,曾號稱「水稻之王」。
阿昌族還以製作鐵器和銀器著稱,尤以擅長製作長刀、砍刀和尖刀而聞名。「阿昌刀」又稱「戶撒刀」,它是因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歷史悠久,因其品種齊全、堅韌鋒利而聲名遠播。周邊地區的傣族、傈僳族和漢族以及緬甸北部各族過去曾主要使用阿昌族鐵匠生產的生產工具。
語言文字
阿昌族有語言無文字。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種方言。由於長期與漢族、傣族等民族雜居,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使用漢文和傣文。
來源:鄭州電台新聞客戶端「會面」
編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