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萌寵」,一直是治愈系的一大主題。
前有貓咪咖啡館供人擼貓解壓,
後有雲吸小海豹隔空強勢吸粉,
網上各種小奶狗小奶貓的圖片更是層出不窮萌化了一眾人的心。
最近,BBC、CNN等各大媒體報導了一項研究,顯示萌狗狗們那可憐汪汪的大眼睛,竟然是物競「人」擇的結果。
貓貓狗狗為了討主人們的歡心而作出一些不符合其天性的行為並不少見,比如為了小魚幹而學會的花式「恭喜發財」:
圖片來自萌寵百科微博
必要的時候還能點亮遊戲技能:
圖片來@貓男AaronsAnimal微博
不過其實,人類的出現和馴化給一起生活中的動物帶來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大。
由樸茨茅斯大學比較心理學家Juliane Kaminski博士主管的研究小組在英國和美國組建了一支行為和解剖學專家團隊,對不同品種的灰狼和家犬來進行解剖結構以及行為上的對比,並將結果發布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他們發現狗的眼周有一道特殊的肌肉,能夠讓它們抬起眉毛,使眼睛看起來更大,更像嬰兒,從而引發人類「照顧」他們的衝動。
研究的發現主要集中在眼部的LAOM和RAOL這兩塊肌肉上。
LAOM在家犬中很常見,但在灰狼中卻表現為了由大量結締組織包覆的少量肌纖維,因此,灰狼相比家犬不太能夠抬起內眉。
而RAOL是一種能夠將側眼瞼拉向耳朵的肌肉,並非所有灰狼都擁有,且即使擁有也較家犬中更細,因此家犬能夠將側眼瞼的肌肉更大程度地拉向耳朵。
圖片紅色區域即為兩塊肌肉所處的位置,這兩邊一拉,眼睛是不是大多了?
在生物的進化譜上,狗與狼十分相近,狗通常被認為是由狼馴化而來的。而研究結果說明了這道肌肉並非「原裝配置」。
考慮到這道肌肉的形成僅僅花了33000年,科學家們認為是馴化期間的選擇壓力促使家犬形成了這樣的臉部肌肉結構,也就是說,是與人類的社會互動的增強讓狗狗的眼睛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哦對了,唯一一種沒有RAOL肌肉的狗狗是西伯利亞雪橇犬(俗稱哈士奇),這種基因上較一般家犬更為古老的犬種和狼有著更近的血緣關係。
二哈果然是一個新奇的物種,天生就不Care取悅人類這種事……
給你一個眼神自行體會
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動物因與人類相處所帶來的行為變化更是常見。
比如在上述研究中,家犬相比灰狼在面對人類時會表現出更多的抬眉動作。
不只是相對「忠誠」的家犬,就連看似不屑討好人類的喵主子們,好像也不能免俗。
同樣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發現,家貓擁有和家馬、家豬和其它馴養動物類似的基因,可以控制胚胎期腦部發育。
而上述這些動物的野生近親的這些基因都不相同。研究人員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種「馴化綜合症」假說,認為大多數馴養動物在胚胎期都會表現出和野生動物不同的腦部發育模式。
這些早期的腦部變化讓馴化動物擁有更小的耳朵,比野生動物更溫順的性格和更多的顏色等特徵。
除此之外,仔細觀察我們就不難發現,貓似乎只會沖人「喵喵」叫,卻極少對同類如此交流。
且不同於後天通過條件反射訓練出來的花式「恭喜發財」,這更像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來自瑞典的語音學家們於2016 年開啟了一項「喵語方言」研究,通過對瑞典不同地區的喵星人的叫聲進行分析,來看他們是否受到了當地方言的影響。
「我們想知道來自不同地區的貓是否有不同的‘口音’,」隆德大學語音學副教授,參與該研究的研究人員SusanneSchötz在面對媒體時這樣說道,「貓與他們的人類同伴在通過聲音交流中似乎共同發展出了某種獨特的‘混合語言’,所以人類語音的一些口音或方言特徵被融入貓的聲音信號也並非不可能。」
雖然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暫時還看不到結果,但是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影響,相當一部分人類對萌寵缺乏抵抗力反正是鐵打的事實,這里頭甚至還有基因的因素。
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Tove Fall教授分析了35035對雙胞胎的遺傳信息數據,發現遺傳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否會養一條狗,對於女性來說,遺傳占了約57%的影響因素,男性約為51%。
也就是說,人是否擁有一條狗,起碼有一半以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傳因素的貢獻占比還有增加的趨勢。
所以,到底是人類馴養了貓和狗,還是喵主子汪主子們用「魅力」拴住了我們乖乖送上小魚幹和肉幹,這事兒還真不好說啊……
參考文獻:
1. Juliane Kaminskia, Bridget M. Waller et al., Evolution of facial muscle anatomy in dogs,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1820653116
2. John W.S. Bradshaw, Sociality in cats: A comparative review, DOI: 10.1016/j.jveb.2015.09.004
3.https://www.genetics.org/content/197/3/795ijkey=ae5e2ebd96f668b33a5b103501a205502cf7fbee&keytype2=tf_ipsecsha
4. Fall T, Kuja-Halkola R, Dobney K,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7554. DOI:10.1038/s41598-019-44083-9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生物谷APP~
一文解讀再生醫學領域的最新重大研究成果!
5個謎題推動未來十年的細胞死亡研究
一份對中國學者友善的SCI名單,投稿需收藏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生物谷APP,圍觀更多精彩!
「萌寵進化論」——狗子為什麼愛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