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寫在前面
很多一邊養寵物,一邊養孩子的鏟屎官都能發現,寵物在孩子的成長中擔任了重要的角色。
對於孩子們來說,家里的小動物可以是兄弟姐妹,可以是知心朋友,甚至有時候還可以是人生導師。在與寵物相處的時間里,小鏟屎官會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交往技巧,寵物可以說就是小鏟屎官的社交啟蒙官。
那麼「一心」今天的話題就是:寵物這位社交啟蒙官,究竟是怎樣幫到小鏟屎官的。
・・・・・
作者:雨荷 / 心理咨詢師
編輯:揚羽
・・・・・
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逐漸關注寵物和人類之間的聯繫了。
除了成年人在寵物身上傾註心血之外,小主人們也和家里的「毛孩子們」產生了依戀關係,而且強度並不亞於對人類的依戀。
▲ 寵物與小鏟屎官的關係,比你想的更緊密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和寵物的關係太親密,總在家里和寵物玩的話,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交友,所以不願意讓孩子們天天和寵物在一起,甚至有些年輕的爸媽還會把家里的寵物送走。
其實則不然。
現在的研究證據表明,兒童如果和小動物們之間有良好的情感聯繫的話,反而有助於從小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用心理學專業術語來說的話,就是有助於他們的社會性的發展。
兒童期的社會性發展
兒童期是指18個月到13歲左右的人生階段,這個階段中,社會性發展對於兒童的身心健康、人格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什麼是社會性發展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期的社會性發展是指:
孩子們完善自我的個性,獲得知識和技能,以及掌握各種行為規範和社會規則,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典型行為方式,例如認識周圍的環境、學會與他人合作、發展友誼等等。
可以說社會性發展是孩子們認識到其他人的存在,並且融入集體的第一步。
社會性發展中的小挫折
美國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威拉德·哈塔普(Willard W. Hartup)認為:
「成年期的適應能力在童年期最好的表現不是智商也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兒童能夠適當地與其他人相處。那些通常不被喜歡的、有攻擊性的和破壞性的、不能與他人維持親密關係的兒童會處在「危險」中。」
如果在這個社會性發展的階段中出現了問題,孩子就很容易出現行為、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問題。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容易出現品行障礙,包括攻擊性行為、對小動物殘忍、說謊等;年紀稍大的孩子,會在和其他人的關係上出現問題,比如說不會與人合作、難以發展親密關係、不理解其他人的情緒、面對不同的情境無法做出合適的反應……這些都是父母及其不願意看到的。
▲ 孩子的行為問題需要每一個父母細心關注
當然爸爸媽媽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出現一些小毛病是正常的,千萬不要有點風吹草動,就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但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嚴重偏離正常范疇,自己很難幫助孩子回歸正常,甚至孩子已經影響到了父母的生活,那麼請立刻尋求精神科醫生和心理醫生的專業幫助。
一般大家都會覺得,家長或者老師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和陪伴者,其實我們都忽略了重要的部分——寵物們。
社會行為是怎麼發展的?
家里的毛團子們能幫助孩子些什麼呢?讓我們從「社會行為」說起。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的構建者班杜拉(Albert Bandura)認為:
兒童的社會行為(例如信任他人、抑制攻擊衝動等等)是直接學習、模仿和強化的結果。
直接學習和模仿
直接學習是最基本的途徑。
孩子是通過結果來判斷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出現好的結果,那麼下一次孩子可能還會這麼做;如果這次這樣做的結果不好,那麼下次就不這麼幹了。
在不斷的學習與嘗試之後,他們就會逐漸知道「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應該做什麼樣的事」。
▲ 孩子也可以通過玩耍來學習
而模仿比直接學習更快,不需要反復地試錯。通過觀察其他人、事、物,或者模仿榜樣,就可以學會在正確的時機做出正確的反應。
強化和懲罰
強化和懲罰是最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強化是為了讓好的行為變得更多,而懲罰是為了減少壞的行為。這二者都有正負之分。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理解:
在課堂上,小紅認真聽課,老師獎勵給她一朵小紅花,這是正強化;
聽了一會兒課之後小紅開始走神,老師就收回了給她的小紅花,這是負懲罰;
小亮不好好聽課,老師讓他出去罰站,這是正懲罰;
小亮出去站了一會兒之後,老師覺得他聽話了,讓他回教室坐好,這就是負強化。
通常來講,在強化和懲罰的過程中,家長是教育者,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
很多時候他們不去思考,也不知道自己受到獎勵或者懲罰的原因,所以經常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而當寵物加入之後,這個過程就會發生奇妙的改變——孩子不僅是接收者,他們還多了一個小鏟屎官的身份。
▲ 在寵物加入後,關係發生了很奇妙的轉變
「家長⇄孩子」這樣一對一的線性關係,會轉變成「家長⇄寵物⇄孩子」的三角關係,在寵物介入這段關係之後,很多固有的行為模式就會被打破。
小鏟屎官會模仿大人們的行為,觀察他們對待寵物的方式,這樣通過思考,孩子們能夠學會、並且理解父母的行為。
比如說,我們教育家里的毛孩子不能拆家,孩子們也會有模有樣地教訓寵物,這樣幾次之後,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在家也會更加小心、盡量不撞倒花瓶或者摔碎東西。
寵物提供了嶄新的家庭關係,孩子們一下從完全被管教的身份脫離開來。
▲ 寵物提供了完全不一樣的家庭關係
除了被家長教育,他們還可以主動指導寵物,多了一層教育者的身份。狀態的改變直接會影響孩子的行為,他們會關注自己做得好不好,以便給寵物做榜樣。
所以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覺得自家孩子在養了寵物之後,變得懂事很多呢?
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這個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從字面意思就能對它進行大致的理解。
它通常指對他人有益或者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比如說分享、合作、幫助和安慰。
▲ 每一個小鏟屎官,都樂於照顧寵物
研究證據表明,學前階段同伴關係的質量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行為,那些擁有良好同伴關係、能從同伴身上獲得溫暖和支持的孩子,會擁有更好的情緒,在人際關係上也會表現更好——還有什麼比一只溫暖、永遠不會背叛的小寵物更能提供良好的同伴關係呢?
對於小鏟屎官們來說,寵物是需要被照顧的,因此孩子們會體會到更多被愛、被需要的感覺。在照顧寵物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關心其他個體的感受和需求。
這些正面的影響,有助於建立孩子們樂於分享、關心他人、遵守社會規則的優秀品質。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說寵物能幫助孩子發展親社會行為了。
寵物幫助孩子建立同伴關係
說起社會性發展,同伴這個部分一定必不可少。
都說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對於孩子來講更是如此。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寵物們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同伴關係的。
開篇處就有提到過的威拉德·哈塔普(Willard W. Hartup)將兒童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關係,按不同性質分為了兩類——
第一種是垂直關係。這種關係在兒童和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老師)之間形成,相比孩子,關係中的另一方懂得更多,更加成熟。
第二種是水平關係。指的是兒童和夥伴們的關係,雙方比較平等,互相交流學習。
寵物也可以照顧孩子
寵物們的角色可以是類似垂直關係中的指導者,在兒童期剛開始的時候陪伴、幫助孩子們。
我們經常能看到,在擁有一只忠心耿耿的寵物犬的家庭里,家長們會更放心自家孩子的成長,因為狗狗可以填補成人不在孩子身邊時的空白,有些時候狗狗還會成為小寶寶們的看護者。
可見,有時毛孩子能提供比成年人更多的安全和保護。
寵物是小鏟屎官的好朋友
寵物們也可以作為水平關係里的同伴,和孩子成為好朋友,一起經歷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互相支持。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寵物們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孩子和寵物之間的情感紐帶、友誼聯繫的強度,並不亞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小鏟屎官和寵物間的關係非比尋常
2001年,心理學家McNicholas和Collis就做過這樣的研究:
讓孩子們說出10個最重要的夥伴,特殊的是,這里的夥伴不僅限於人類。結果表明,孩子們往往認為,他們和寵物之間的關係,比他們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更親密。
英國一項有1217名參與者的調查也顯示,76%的孩子認為寵物是他們最好的夥伴。
他們這樣形容這種關係:「寵物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
一半以上的孩子都認為,在傷心的時候,寵物們會像朋友一樣安慰他們;
幾乎所有孩子都覺得,在和寵物相處的時候他們非常快樂。
寵物的陪伴獨一無二
家里有寵物的孩子們感受到的孤獨感更少。毛孩子作為重要的夥伴,在獨生子女身邊,彌補了兄弟姐妹缺失造成的空缺,起到了陪伴的作用。
孩子可以和寵物說話、分享小秘密、分享煩惱,這是連父母都做不到的。
小鏟屎官在寵物身上傾註的情感也會得到回報。可以一起鑽進被窩里的、毛絨絨的小夥伴,會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幫助孩子們結交新朋友
更重要的是,寵物還可以幫助孩子們找到新朋友。
▲ 寵物能幫小鏟屎官多多交友,這點毋庸置疑
2015年,西澳大利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寵物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連成年人都抵擋不了寵物的話題,就更別提孩子們了。擁有毛絨絨的小寵物是所有孩子的夢想,不光是貓、狗,體型更小的兔子、鳥類也是一樣。
試想一下,如果在開學第一天,就和新同學們分享家里毛團子的照片、聊聊平時的鏟屎日常,那麼孩子立刻就能成為話題的中心。
在擴展社交網路、幫孩子交朋友這點上,小寵物們做出的貢獻無人能敵。
既然寵物這位社交啟蒙官可以帶給孩子們這麼多的改變,還在思考究竟要不要養一只寵物的家長們,你們現在還在猶豫些什麼?
趕緊接回一只毛絨絨的家庭新成員,和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吧~
・・・・・
Reference:
1. 傅納. 寵物與兒童社會情緒的關係[J].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008, 21(11):804-808.
2. 張茂楊, 彭小凡, 胡朝兵, & 張興瑜. 寵物與人類的關係:心理學視角的探討[J]. 心理科學進展, 2015, 23(1).
3. 張文新. 兒童社會性發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4. Beck LM.,Madresh E. Does human attachment to pets resemble attachment to other humans [C].The 1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nthrozoology, New York, 2005.
5. Kurdek L.A. Pet dogs as attachment figures. J. Soc. Pers. Relationsh. 2008;25:247–266.
6. Lisa W , Karen M , Hayley C , et al. The Pet Factor – Companion Animals as a Conduit for Getting to Know People, Friendship Formation and Social Support[J]. PLOS ONE, 2015, 10(4):e0122085.
7. Rebecca P , Robert C , Katarzyna K , et al. Companion Animals and Child/Adolescent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7, 14(3):234-259.
8. Roxanne D. Hawkins, Joanne M. Williams. Childhood Attachment to Pets: Associations between Pet Attachment, Attitudes to Animals, Compassion, and Humane Behaviour[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7 May; 14(5): 490.
9. Zilcha-Mano S., Mikulincer M., Shaver P.R. Pets as safe havens and secure bas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t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J. Res. Personal. 2012;46:571–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