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引言——
犬傳染性肝炎(ICHV),是犬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敗血性的傳染病,是一歲以內的幼犬比較容易感染並發作的一種病毒性疾病。
犬傳染性肝炎的表現——
犬傳染性肝炎在發病的初期,主要表現為發熱,厭食,嘔吐,腹瀉等症狀。大多數的傳染性肝炎病例,是因為厭食,發熱,嘔吐這些症狀帶來醫院就診的。大多數傳染性肝炎的病例,都是未進行疫苗免疫的。
犬傳染性肝炎的病程變化比較迅速,有些病例在發病的中期,就會出現嚴重的肝臟功能指標異常,進而出現黃疸,膽囊的異常,血小板數量的下降,紅細胞數量的下降,膽紅素的升高,丙氨酸轉氨酶ALT的升高,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的升高,甚至會出現全身凝血功能的異常。
在犬傳染性肝炎的發病後期,狗狗在腺病毒感染後,狗狗進入恢復期時,眼睛會變成藍色,這是由於肝臟功能的代償轉變,而肝臟功能的代償轉變,眼睛一般會出現藍色。所以這種時候醫生會告知飼主,這是一個好的情況,是狗狗恢復的預兆。
病例分享——
本人從業多年接診過很多例犬傳染性肝炎(ICHV),但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病例,是一只10月齡的阿拉斯加,因發熱,腹瀉就診。病例信息:阿拉斯加,10個月,無免疫史,定期進行驅蟲,常常溜出門。
鑒別診斷:由於10個月大的狗狗還屬於幼犬,在無免疫史的情況下出現高熱和腹瀉的症狀,所以還是高度懷疑病毒性的疾病(犬瘟熱、細小、冠狀、腺病毒等)。 所以進行初步的病毒排查,在犬瘟、細小以及冠狀病毒的檢測板檢測排除後,追加生化的血液學檢查。生化結果顯示,肝臟的指標升高,進而採取超聲探查肝臟以及膽囊。超聲顯示膽囊呈現雙環征。根據血液學的檢查以及超聲的探查,在排除其他傳染病的情況下,檢查的結果高度提示犬傳染性肝炎。
高度提示不代表確診,所以在對症治療的前提下,每日強飼營養流質食物並送檢PCR進行確診。在治療的第三天,患犬出現全身的出血點,凝血功能障礙,紅細胞的下降。這一日剛好送檢的結果出來,PCR結果顯示陽性,確診該犬是傳染性肝炎。在確診的前提下,再給予該犬干擾素,維生素K以及保肝藥物的治療。
但是在治療的第7天,該犬紅細胞壓積下降到15%,緊急告知飼主疾病的危險性及風險。飼主選擇繼續對症治療,三日後,該犬體溫恢復正常,不再發熱,紅細胞壓積慢慢回升,超聲的監測下,腸道的積液也在慢慢的減少。
治療第14天,患犬能夠自主進食,不需要再進行強飼;紅細胞壓積回升到21%;凝血功能恢復正常;生化復查,肝臟指標恢復正常;超聲復查,膽囊回聲正常;雙眼開始變成藍色。第17天允許出院護理,回家每日測量體溫,飼喂保肝藥物。在出院1月後接種疫苗,目前一切穩定,各項指標正常。
這是本人接診的傳染性肝炎病例中,症狀最嚴重,治療周期最久的一例,也是最典型的一例,所以成為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病例。大多數的犬傳染性肝炎,一般治療一周左右都能康復,甚至有些病例,不進行治療,依靠自身的抵抗力也能自愈,但是這也要看狗狗自身情況,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
如何預防犬傳染性肝炎——
犬傳染性肝炎(ICHV),在狗狗幼年期間可以通過接種疫苗,讓狗狗產生抗體,從而給予狗狗保護力,保護狗狗的健康,減少患病的風險,避免疾病帶來的痛苦。
雖然犬傳染性肝炎的死亡率並不高,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每一個微小的細節,也並不是每一只狗狗都能按預期的想法發展進行,雖然犬傳染性肝炎的死亡率不高,但是這個疾病也還是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定期家庭環境的消毒,也是養寵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環境的消毒可以確保環境衛生清潔,也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
探討——
犬傳染性肝炎,一種腺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損害的是狗狗的肝臟,導致肝臟功能的異常。在幼齡期間,狗狗自身肝臟的再生能力比較強,但是我們也不能輕視肝臟一些損傷後的不可逆性。在治療嚴重的犬傳染性肝炎期間,定期監測生化的指標和定期觀察超聲的變化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因為生化和超聲可以提前顯示一些疾病的惡化的徵兆,也有助於醫生判斷疾病的預後。
#燃就現在##夏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