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菲利普島 離繁華的墨爾本只有兩三個小時車程,但完美地保持了澳洲的原始荒寂。叢林茂密、植被多樣、海岸綿長、少有居民……這樣的條件自然是動物的理想家園。不僅考拉、袋鼠在島上安家,這里更是鳥類的天堂,除了每日傍晚引來大量遊客圍觀的小藍企鵝成群歸巢,白天大多數時候,在那些隱秘角落,種類繁多的鳥才是島上的主角。
漁夫濕地是理想的觀鳥地
漁夫濕地(Fisher’s Wetland)離遊客爭相打卡的菲利普島巧克力工廠只有三分鐘車程,但如果不在GPS上精準設置好位置,你可能轉上好幾圈也找不到。
在通往濕地的砂石小路,一個「不速之客」突然闖到路中央,毫無防備的我一腳急剎,驚醒車上昏昏欲睡的同伴。我們和巴倫角燕(Cape Barren goose)就這樣首次邂逅。這只通體灰色的家夥若無其事地拖著肥碩身軀,在我們車前半米處慢悠悠穿過路,朝著灌木叢走去……遠些的水邊,若干它們的同類兩兩相伴,覓食、梳理羽毛、閒逛,偶爾發出兩聲低沉的叫聲。別看它樣子不起眼,但卻是澳洲獨有的鳥類,在整個澳大利亞大陸,也僅在南部極少地區可以看到。突然一下近距離看到這麼多,我們頗感興奮。
鵜鶘已在澳洲大陸生活了上萬年
漁夫濕地稱得上理想的鳥類棲息地,水前的開闊草地、灌木屬於巴倫角燕、紫水雞這些多數時候運動遲緩的懶家夥,水中則被成群的黑天鵝和個頭雖小,但數量眾多的白冠雞占領。更遠的地方,長嘴巴的鵜鶘(Pilican)很難被忽略。在遊人如織的海灘邊,它們可以飛到餐桌旁,毫不客氣地爭搶人類食物,飽餐之後,又飛回寧靜的自然環境中棲息繁育。它們可以快速適應不同的環境。鵜鶘們將巢穴像浮島般修築在水岸邊,一個個「家庭」相鄰,彼此偶有交流,像是一個社區般和諧。
因為體型大,所以雖然遠些,但只要通過望遠鏡或長焦鏡頭,鵜鶘的一舉一動都能被我們清晰看見。一只成年鵜鶘很少移動,它待在巢中,身下是正在孵化的蛋。旁邊另一個巢中的幼鳥活躍地動個不停,它的個頭已經和父母差不多大,但還沒有換羽,褐色的蓬鬆稚羽清楚地告訴大家它還是個寶寶。有兩只鵜鶘時常起飛,瞬間就飛過我們的頭頂,此時才讓人意識到,身型龐大的它們一旦到了空中原來如此矯健。
鵜鶘展翅而飛
萊爾灣生態保護區(Rhyll Inlet State Wildlife Reserve)深入菲利普島中部,這里有長長的人工木棧道,讓人能進入腳下的大片紅樹林,又不會令它們遭到破壞。淡水與鹹水交匯的紅樹林區域有適合鳥類棲息隱秘的環境和足夠的食物,此時開始退潮,更多陸地浮出水面,涉水鳥們覓食的最佳時機到了。
相比水鳥,涉水鳥對外界的動靜更為敏感。我沿著步道走了一陣,找到一處理想之地,這里頭頂有大樹遮陰,跟前有茂密的草叢隱蔽。我們沒有打擾它們,從草叢間的縫隙透過望遠鏡看它。
此時,涉水鳥們正展現著敏捷的捕食技巧,它們修長的身姿、特別是那兩條大長腿,在這樣的環境中施展得遊刃有餘。不同鳥類各自展現出不同技巧。身型優雅的琵鷺(Spoonbill)自帶餐具——像長柄勺形狀的嘴(它們的英文名字直譯,即為勺嘴)。它們找尋食物的方法也很簡單直接,一邊往前走,一邊用「勺子」在淺灘里橫向滑動,這樣的地毯式搜尋讓藏身沼澤中的各種螃蟹、貝殼無處可逃。身材纖細的白臉鷺(White-faced heron)喜歡在空中偵察,它一次次起飛、盤旋,貼水面低飛,爪子下探捕食,但成功率似乎並不高,在我觀察它的較長時間里一次次撲空。
過了一會兒,一只澳大利亞白鹮(Australian White ibis)不知從何處飛來,出現在視野中,加入到捕食者行列中。這是一種在澳洲以外很少有機會看到的鳥,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加上始終在很遠的距離,讓它尾部被黑色羽毛覆蓋的白色身軀更為閃亮,有種大Boss的氣質。它像雕塑般矗立,不要說移動,連身體的微小動作都幾乎沒有。但就在一個瞬間,這只強壯的大鳥行動了,它將頭探入水中,敏捷地用嘴下探,然後仰頭一甩,一條大魚就在短短的瞬間滑入了它的喉嚨。接下來,白鹮又保持了之前的靜止狀態,安靜地等待下一次出手的機會。
哪里都能來插上一腳的袋鼠
菲利普島被海包圍,大量海灣、沙灘引來大量水鳥,但就在離海不遠的地方,茂密的叢林里同樣熱鬧。奧斯文保護區(Oswin roberts reserve)是一片極茂密的叢林,陽光被樹葉遮蔽,光線比外面暗,相比在海岸、濕地等開闊地帶,在這里觀鳥需要更強的觀察力。
我們沿著步道走了十來分鐘,大概感覺位於叢林中部位置,就找了一處開闊地方停下來。隨著安靜等待的時間漸長,周遭鳥叫聲和枝頭晃動的頻率開始逐漸增加。
一對彩虹鸚鵡(Rainbow lorikeet)從較低的上方飛過,它們身上五彩繽紛的顏色和飛行時巨大的響聲很難不被發現。接著,高空傳來悠揚的口哨聲,三聲長鳴,一聲清脆斷音收尾,循環不斷。我循著聲音望去,頂部樹枝偶爾晃動,這是鳥在枝頭間跳動造成的。鳴叫一直傳出,但因為枝葉太濃密,無論如何變換位置角度,也一直沒看到鳥的身影。經過耐心的追蹤和等待,一個黃色的肚皮終於露了出來,那是一只金嘯鶲(Golden Whistler),鮮艷的身軀來回跳動,幾乎一刻不停,而與此同時,好聽的鳴叫也不曾間斷。
這是個好的開始,作為外來者的我們正在被叢林接納。
金嘯鶲在枝頭跳來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