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適合所有健身愛好者
內容標籤:致傷原因 克服方案 年齡問題
作者:陸肆壹
●健身房重物訓練算是高危運動吧?練傷的人太多了
●為什麼有些標準動作我一練就傷?
●我認為訓練搭檔很重要,沒有搭檔的練習是不合格的。
●不同年齡的訓練者起步有何區別?
重物訓練,或者說健身增肌訓練,如果操作方法正確,這恐怕是地球上最安全的運動了。
注意,這里的關鍵詞是「方法正確」——如果你常年都在健身房執行正確的實操技術,並採用正確的訓練計劃,那麼你將不斷強化全身各個肌肉的功能和力量,你只會越來越健康。
健身增肌訓練在這方面和其它體育項目有著本質區別——你很難找到其它的「只要方法正確,就不會受傷」的體育項目。
比如足球、籃球、排球,哪怕運動員專業能力再強,也必然會在競賽過程中遭遇一些意外事故和傷病。更不用說橄欖球、搏擊、摔跤等始終伴隨劇烈身體對抗的運動。
在健身增肌訓練中,如果訓練者的專業能力很強(動作結構精確,計劃編排科學)那麼受傷幾率幾乎為0。去請教許多資深健美運動員,他們很可能對你說「我年輕有點蠢的時候遭受過一些傷病,但至今我已經十幾年沒有受過傷啦!……”
所以,對於「健身增肌是否算高危運動」這個問題,我們總是處於兩難境地:
—一方面,對經驗豐富的運動員來說,這毫無危險。
—另一方面,對於經驗不足又天馬行空的愛好者來說,這的確是高危運動。
接下來就分析三種健身房中典型的「致傷行為」。
無視自身柔韌性水平
尤其是對於常年久坐不動,全身關節功能已經退化的上班族來說,柔韌性問題是首當其中的,它凌駕於標準動作之上(柔韌不足,意味著你從一開始就無法安全地完成標準動作)。
這里我們將柔韌性問題歸納為人體關節活動幅度、以及關節韌帶、肌腱、肌肉的彈性和伸展能力。
通常來說人在12歲以前是發展柔韌性的最佳時機,把握了這個時機的健身愛好者是相當幸運的。但大多數情況下,更多愛好者在進入健身房之前從未接觸過柔韌性訓練。
如果你屬於典型的關節僵硬、肌肉黏連人群,那麼起步階段在柔韌性訓練中多花時間,要比在重物訓練中花時間更有意義。
雖說大部分人錯過了擴張柔韌性的黃金時機,但無論年齡多大,開始柔韌性訓練後依然能看見成效。
記住,柔韌性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旦你通過3個月以上將其發展到標準水平,那麼它在你的餘生中都不容易反彈(你只需花較少的時間進行保持性訓練即可)。
標準的柔韌擴張流程:
●有氧熱身:跑步機、划船機、橢圓機都可以,持續5-10分鐘,目的在於讓全身發熱,消除身體黏滯性。
●對肢體上最僵硬的部分進行泡沫軸+按摩球的痛點按壓和松解。
●靜態拉伸+動態拉伸結合,擴張柔韌性。
●進行重物訓練
●結束後立即再次靜態拉伸,這次盡量讓每次拉伸姿勢持續60-90秒。
(推薦)本身自帶柔韌性擴張功能的訓練動作:
羅馬尼亞硬拉
直腿硬拉
啞鈴飛鳥
引體向上
懸垂舉腿
……
在你的柔韌性較差時,可通過訓練這些動作來幫助擴張。但注意動作幅度和負重都要控制在力所能及的程度。待柔韌性達標以後,再有規律地添加負重。
高度依賴訓練搭檔
訓練搭檔是可有可無的——如果你選擇了自己可以控制的重量,整個訓練過程是很安全的,不那麼需要保護。
如今許多人的「相互搭檔」就是「相互作弊」:利用搭檔的輔助去挑戰自身根本無法駕馭的大重量。隨著重量逐漸增長,早晚要受傷。
習慣性地依賴搭檔,往往也意味著你的訓練負重持續超出控制範圍。一旦脫離搭檔,你連原來三分之二的重量都舉不起來,這種訓練有何意義?
這很可能也說明你的身體狀態早已進入瓶頸期,之所以能持續加重全是搭檔的「功勞」。
去看看那些頂尖健美運動員的訓練,常常是獨來獨往的,可能95%以上的時間里都沒有搭檔,這反而可以逼迫人變得更專注、更自律。
這麼理解訓練搭檔:你們的訓練水平相近、訓練計劃相近、可以在相同的節奏下執行訓練。
在大部分情況下,你們只是站在對方旁邊「幫助計數」而已,真正需要輔助的環節僅限於起杠、卸杠、以及大重量訓練組的最後1~2次,其它任何情況下你們都沒有發生接觸。
記住,搭檔的心理激勵作用要超過身體輔助。否則,搭檔的存在就是為你的傷病埋下隱患。
當然,這種轉變必然會給某些人帶來恐慌:害怕自己沒法舉起以前那樣的大重量、害怕自己沒法繼續衝擊大重量、害怕自己在健身房的「威嚴」受損。
虛榮心是我們必須克服的環節。
青睞反常規動作
在重物訓練中,反常規動作並不只是「標新立異」這麼簡單,它們通常也是違反身體功能的,僅適合小眾人群(通常僅適合高水平運動員)。比如手腕明顯高於肩的側平舉、弓背的坐姿划船、甚至西斯深蹲。
許多愛好者選擇這些動作,並沒有非常好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它們看起來不一樣。在訓練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這些動作可能會瞬間導致傷病,甚至誘發難以挽回的慢性疼痛。
正確的觀念是先掌握好傳統動作——然後根據你在傳統動作中的反應,你自然而然會對那些反常規動作有更好的認知,搞明白哪些對你有用、哪些沒用。
頸後杠鈴深蹲、傳統杠鈴硬拉、平板杠鈴臥推、站姿頸前推舉,這四個動作之所以被定義為最重要的基本動作是有原因的。通常做不好這些動作的人也很難做好其它動作;而能把這些動作做好的人則會很容易駕馭其它動作。
對於一個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最規範的打基礎流程就是先解決柔韌性問題,然後在這四個動作中不斷地增長力量。
不同年齡的訓練者,重物訓練的起步有何區別?
訓練者年齡越大,起步的優勢就越小——包括激素水平、供能系統水平、恢復能力、柔韌性擴張能力等等都無法和16-20歲起步的人相提並論。
對於高齡訓練者,最大的優勢可能是「更加成熟和理性」:不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並且有足夠的耐心在訓練上緩慢地漸進負荷。這最終導致有些高齡訓練者獲得的成果超越年輕人。
多里安耶茨也曾指出:「任何年齡都能取得較大收獲,當然這取決於人的努力程度。我了解的很多健美運動員30歲之後才開始訓練,卻依然能在比賽中取勝,這就是健美運動的優勢所在。我甚至認為在許多情況下,最大最快的增長是發生在30歲之後,因為此時人的思想和身體都更為成熟了。」
對於高齡訓練者的最佳建議,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避免皮質醇(分解代謝激素)過份升高
追求動作質量,同時專注於更多大重量低次數訓練。
避免過多的中小重量高次數訓練,以此將訓練中身體對肌糖原的依賴降至較低程度,避免過分的皮質醇釋放。
另外,大重量低次數訓練也能帶來較好的人體睪酮激素反應(合成代謝激素),一定程度上彌補高齡訓練者睪酮水平下降的問題。
一個典型的運用實例是採用「群集組訓練法」:選擇一個基本動作,熱身過後使用80%的極限重量,做每組2-3次 x 6-8組,組間休息60秒左右。
●避免訓練引起過份的炎症反應,尤其要避免全身炎症。
炎症反應(延遲酸痛)代表肌肉被破壞,正處於恢復當中。年輕人可以更快地從這個階段中恢復過來,但高齡訓練者明顯更慢。
如果高齡訓練者不去追求太大的訓練量(不追求過多的組數、次數、動作數量。不追求過高的訓練時長),就可以將炎症反應控制在較低水平,同時獲得更高的訓練頻率。
另外一個降低炎症反應的方法是,在動作中不強調離心收縮,即不強調下放重量的過程——相比於4秒的慢速離心,更建議將離心收縮時間縮短至2-3秒。同時不要過份使用負重拉伸技術(在離心收縮的最底端做出暫停控制會強化肌肉撕裂和炎症反應)。
●嘗試使用促睪補劑等自然手段來強化自身激素水平。
推薦閱讀:
1.穿上衣服也好看的胸肌,塑造令人尊敬的上胸核心技術
2.「局部減脂」的沉冤得雪?消除頑固脂肪的方法!
3.「練得少還猛增肌」?其實不需要黑科技也能做到
FE線上課程中,最具含金量的代表
《健身進階打磨課》
為什麼大神訓練動作和教科書差距都那麼大?
他們如何改造動作,達到更佳的增肌效果?
動作進階打磨課把動作抽絲剝繭讓你和大神一樣訓練!
歷時長達3個月的準備
用透視眼看你的技術動作
課程截圖: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購買)
錯過推廣季199元,將恢復一口價299元
系列課程含有8個主題,累計30節課
課程可反復回看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購買)
會員無需購買,會上傳官網
如有疑問可添加下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