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編者按】
2019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在這70年里,中國體育健兒披荊斬棘、星夜兼程,無數次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無論「乒乓外交」還是「女排精神」,體育早已是新中國的象徵之一。
在這個新春佳節,我們回溯歷史,尋找那些中國體育典型的人和事。他們是中國體育的改革者、創新者、堅守者、求索者。
他們和新中國體育共同成長,他們的經歷也是中國建設體育強國的的寶貴財富。
今天為大家帶來——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的運動人生。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右)做到了中國在奧運史上「零」的突破。 本文圖均為 新華社 資料圖(除署名外)
國家射擊訓練基地的中央廣場上,有一座引人註目的雕塑——那是一把槍,一把特殊的射擊手槍。雕塑的原型,就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創造歷史的那支槍,它為中國奪得有史以來第一枚奧運金牌。
35年前,這支槍出現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的射擊賽場,握在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手中。
當最後一發子彈射出之後,許海峰站在那個不到2平方米的靶位上,用手中這支中國製造的比賽用槍,在奧林匹克百年歷史上書寫下輝煌的一筆。
彪炳歷史的戰績使他和他的槍,都具有不可復制的歷史性。中國的奧運冠軍越來越多,但許海峰,永遠都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許海峰(右)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冠後接受祝賀。
1984年,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老百姓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和平凡生活中,兢兢業業地奮鬥著,憧憬著更好的明天。人們最享受的娛樂生活,就是剛剛開始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1984年農歷鼠年的春晚,穿中山裝、戴金絲眼鏡的香港歌星張明敏第一次出現在內地舞台上,他憑一曲《我的中國心》唱紅大江南北,唱到街知巷聞。
而就在1983年年底,剛接受系統訓練一年的許海峰從安徽來到北京,正式成為國家射擊隊的一員。國家隊隊服胸前的「中國」二字,賦予了他不同尋常的歷史使命。
在那個年代,中國太需要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時代呼喚英雄,更造就英雄。而許海峰,就是那無數有著滾燙「中國心」的其中一個。
許海峰站上領獎台。
從安徽供銷社到國家射擊隊
在接受射擊訓練之前,許海峰一直在安徽和縣供銷社工作,主要業務是賣化肥。
化肥中的氨氣對眼睛的刺激特別大,長時間的刺激會導致眼睛經常發炎,時間久了,許海峰的視力下降得特別快。到被國家隊選中時,許海峰的視力只有0.5。
1984年4月,27歲的許海峰,在不經意間迎來了人生的華麗轉彎。當時,隊內選拔名列第一的王義夫已鎖定一個奧運名額。另一個名額就要從許海峰和第三名中選出。
有人提出因為許海峰比賽經驗少、訓練時間短,所以應該派出排在第三位的老將更穩健。經過協商,隊內決定再給兩人一次考驗,分別出國比賽。許海峰來到了在洛杉磯舉辦的奧運熱身賽,結果獲得冠軍,也因此獲得奧運資格。
帶著自信,許海峰終於踏上了奧運會賽場。盡管是國家隊的新兵,但是他在少年時代是鄰居們熟知的彈弓大王,傳說一個晚上他能夠打200多只麻雀。
「我是在1983年11月調進國家隊的,當時集訓六個隊員,我知道我的基礎最差,因為我練的時間最短,我當時想能在國家隊這個高水平的地方把我的水平和成績提高就達到目的了。所以以一個非常平和的心態參加訓練。」
青年時代的許海峰最大的願望是當兵,只可惜後來因為超齡四個月沒能成功。一氣之下,許海峰用積攢下來的幾十塊錢買了一支當時看來絕對是奢侈品的氣槍。後來,和縣體委射擊隊的教練聽說縣里曾有個「彈弓王」,氣槍打得也很有準頭,就把他招到射擊隊參加訓練。
這時候,距離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還有五年。
「實際上在開始搞射擊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有奧運會。一是自己比較喜歡,二是我當時想,如果打好了,省隊能調我去省里面,逐漸就可以離開供銷社這個行業了。但沒想到很快就調省隊了,我想既然進了省隊就要在全國比賽拿名次,在全國比賽取得好成績,就被國家隊調走了。」
抱著這樣樸素的心情,許海峰來到了洛杉磯。
1996年5月3日,許海峰在舊金山參加奧運火炬傳遞。
比賽前一晚,睡得比誰都香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次參加夏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重回奧運大家庭,舉世矚目。
開幕式那天,許海峰沒有出現在入場的隊伍當中。不是27歲的許海峰不愛熱鬧,而是他想讓自己保持最大限度的平靜。即便是這樣,比賽中還是發生了一件讓許海峰後怕的事情。
「還怪了,比賽的頭天晚上,一般人都緊張得睡不著,我那天睡得特別好,躺下就睡著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來了,因為我們的駐地離賽場非常遠,87公里,要坐1個小時15分鐘的車。到了場地以後,我就把槍全部都擦一遍,把子彈都給擦了。」
「後來我們再來總結的話,其實子彈不該擦,因為子彈擦了以後反而對精度有影響,那時候不懂,因為我用的子彈是1975年產的子彈,彈頭都已經氧化發白了,所以我就拿油布給擦了。」
許海峰和薩馬蘭奇握手。
1984年7月29日,洛杉磯郊外的普拉多射擊場。拿著擦得鋥亮的子彈,許海峰開始了自己第一次奧運征程。打了不到30發,許海峰停了下來。
「當時我跑到射擊場的外面,坐在台階上,坐了將近半個小時。一般人沉不住氣,不可能說這麼重大的比賽跑到外面坐半個小時,可我就在外面坐了半個小時,等心情調節好了我再進來打。」
許海峰慢條斯理的打法在射擊隊內都是很有名的,當時比賽快結束的時候,賽場上只有他一個人還在進行著比賽。
「當時感覺成績還是不錯的,可以察覺到身後的觀眾和記者的目光全聚集在自己身上,因此有些分神。但是射擊比賽最忌諱的就是精神不集中,所以我馬上休息調整了一下。」
當許海峰打完最後一槍時,賽場上的記錄板首先顯示他的成績為569環。但是幾分鐘後,組委會才最終宣布,他以566環獲得了奧運會冠軍,中國人的首枚奧運金牌。
2003年2月28日,許海峰獲得2002年度最佳教練獎。
組委會措手不及,頒獎儀式推遲半小時
這一結果,不僅許海峰自己意外,就連組委會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時比完賽之後,等了很長時間,差不多快30分鐘了,這時候天空中出現一架直升飛機,在附近降落。後來一輛摩托車送來了一個包裹,最後頒獎儀式才舉行。」
「事後,美國射擊協會專門到中國射擊隊道歉,我們才知道,因為組委會沒有想到,在第一天的第一個項目,會有來自同一國家的兩個選手獲得獎牌,因此事先準備的一面中國國旗就不夠用了,只能臨時去調。」許海峰回憶道。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先生聞訊趕來。在為許海峰頒獎時,他說:「今天是中國體育史上偉大的一天,我為能親自把這一塊金牌授給中國運動員而感到榮幸。」
2014年10月3日,中國現代五項代表隊副領隊許海峰在仁川亞運會男子現代五項比賽場邊。
金牌手槍全部捐獻給國家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第一次在奧運賽場奏響,當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最高的位置,現場所有華人都喜極而泣。只有許海峰依舊保持著一貫的沉穩,在他的臉上只能看到一絲微笑。
回國後不久,那把功勛手槍就進了中國革命博物館,金牌也一起捐了出去。多年後回憶起那個經典時刻,許海峰還是表示,「當時金牌在我手里拿了兩個多月我就捐出去了,後來許多人說我是傻帽。但是我覺得,那枚金牌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國家給的,所以我應該捐出去。」
當年,國家對奧運冠軍的獎勵是8000元獎金。而作為中國奧運冠軍第一人,對許海峰的嘉獎,也只是比其他冠軍多了1000元獎金而已。
成為中國的第一位奧運會冠軍,許海峰一直說這是他的運氣,而且隨著運動生涯的結束,他不再留戀那段光輝歲月。
「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特殊的人生經歷讓許海峰為自己提出了特殊的人生追求,「‘奧運第一金’確實改變了我的命運,既然一個機遇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就必須要抓住機遇在其他方面也要做好。」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展示的許海峰1984年奧運會金牌 東方IC 資料圖
「要麼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好」
1995年許海峰宣布封槍,並開始執教生涯。
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在前五天射擊隊顆粒無收的情況下,許海峰的得意門生李對紅在奪得女子運動手槍冠軍,獲得了一枚來之不易的金牌。
四年之後的雪梨,作為許海峰的另一位得意弟子,陶璐娜為中國代表團取得「開門紅」,收獲女子氣手槍金牌,並在運動手槍中還收獲一枚銀牌。「金牌教練」的稱謂也就是在那時與許海峰聯繫在了一起。
以許海峰故事為原型的連環畫。
從國家射擊隊女子手槍主教練、中國射擊隊副總教練、中國射擊隊總教練,許海峰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雖然被譽為「夢之隊」,可是除了奧運會和大賽外,射擊隊卻鮮有人關注:讚助不多,教練和運動員待遇也不高。
有其他協會邀請許海峰去海外執教,雖然待遇要優厚得多,但都被他婉拒了。
2004年,是許海峰在國家射擊隊的第21個年頭。那年11月,拿著國家體育總局的一紙調令,許海峰來到了偏僻的老山西街。和榮譽傍身的射擊隊不同,來到成績並不突出的自劍中心,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對許海峰來說,自行車、擊劍、現代五項曾經是無比陌生的字眼。他從那個生活里只有射擊、習慣了和隊員們一起訓練和生活的總教頭,變成了按時下班,批閱文件、參加會議的副主任。
總局沒有給他任何硬性的成績要求,可他心里,依然有股狠勁。從運動員到教練,他口中老是掛著一句話——「做什麼要麼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好」。
許海峰已經退休。
僅僅一年,他就交出了答卷——2005年的波蘭現代五項世錦賽上,錢震華收獲了中國運動員的第一枚現代五項世界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仲滿做到突破,拿到了中國擊劍的首枚男子奧運金牌。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許海峰分管的項目,又拿到了兩枚奧運金牌……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許海峰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這時,61歲的許海峰已退休,離開了他奉獻近40年的工作崗位。
奧運首金能被人們銘記,令年過花甲的許海峰非常感動。「建國以來,中國體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也獲得了國人的肯定,這是幾代體育人努力奉獻的成績,也是全體中國體育人的榮譽。」許海峰質樸的發言,與當年無異。
「我現在已經退休,但作為一名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名人,我要發揮餘熱,我也有能力、有時間、有意願為國家、為社會、為大眾,為體育事業繼續發揮自己的能量。我會繼續投身社會公益活動,為中國體育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繼續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