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幾年,人們提到阿隆-戈登,總會說他就是那個「讓扣籃大賽重新經典起來的男人」。
但就是這個男人,到目前還從來沒加冕過扣籃王,而且兩次參加都是惜敗而歸。到今年,球迷和球員都看不過去了,比賽剛剛結束,陰謀論的調子立刻冒頭,擔任評委的Common在接受採訪時說了這麼一番似是而非的話:
「我們都想好讓兩人打平,我們都以為一定會平手……但有人沒做對的事。我不知道是誰。」
瓊斯和戈登的最後一扣,一人48分,一人47分,聽Common的說法,5個評委打分前是商量好「太平球」的,那麼出問題的自然是三個打9分的評委之一。
還有另一個證據是,在亮分的一刻,Common(10分)和皮蓬(9分)都用非常震驚的眼神望向韋德,看起來沒有配合打分的人就是他。
現場觀眾爆發陣陣噓聲,字母哥一臉懵逼,搖著頭喃喃道:「這肯定有作弊……」而場邊解說席上的明星評論員們也大喊不公,跟著球迷一起噓,雷吉-米勒直接表示——「這簡直就是1988重現!」
1988年,米勒還是個20出頭的低調新秀,整個賽季82場全勤,但只首發了1次。而後來與他在東部季後賽纏鬥過的宿敵麥克-喬丹,正如日中天改寫著聯盟發展的歷史。
那一年,喬丹在全明星賽衛冕扣籃冠軍,貢獻了無數經典畫面,被全世界無數球迷供奉在臥室牆壁上一遍遍頂禮膜拜。
但體育歷史也跟所有歷史一樣,不僅會被時間淡忘,還會被時間改寫。
如今人人都記得喬丹飛翔的姿態,但像米勒一樣清楚記得1988年扣籃大賽爭議的人確實不多了。
* * * *
1988年,芝加哥以準備開啟一個盛世的姿態承辦了全明星。畢竟,考慮到這座城市首次承辦此賽事的蕭條場面,喬丹帶來的前景是無限的。
那是在1973年,NBA還沒有跟ABA合併,而全明星也根本稱不上「盛宴」。NBA球員形象不佳,聯賽讚助寥寥,全明星賽前唯一的狂歡,就是25美金一盤自助的宴會,有時任芝加哥市長理查德·J·戴利出席,而典禮主持人在逗樂時還不斷提及一個張伯倫本人非常厭惡的、帶有歧視意味的綽號:「高蹺張(Wilt the Stilt)」。
那時候的巨星沒本事在互聯網上掀起抗議,那時候也沒有扣籃大賽這玩意——聯盟不鼓勵扣籃的風氣還沒過去(有點類似現在一些人不滿三分潮)。
1976年,NBA與ABA的合併極大擴充了聯盟的天賦池,ABA崇尚表演的氣質也被吸納。聯盟的腦筋終於轉過彎來:比賽和球星是產品,產品質量決定客戶數量,客戶數量則決定了收益多少。
時任聯盟市場經營總裁的里克-威爾茨(也是帶領勇士4年3冠的最大幕後功臣之一)想出了「全明星周末」的包裝方式,而到1984年,全明星扣籃大賽應運而生,從此成為NBA招牌產品之一。
80年代的確湧現了一批出色扣將,他們也因此得到了或硬核或古怪的綽號,比如「J博士」、「冰人」、「天行者」和「The High-Ayatolla of Slamola(大意為扣籃中的最高阿亞圖拉,是老南斯在拿下1984年扣籃王后的綽號)」。
到1988年,芝加哥全明星已經熱鬧非凡,而扣籃大賽更成為重頭戲,因為這是「人類電影精華」與「飛人」之間的對決。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在1985年就拿下了扣籃王頭銜,當時喬丹是他的手下敗將。喬丹作為新秀,在1985年全明星已經成為話題人物,因為他打破約定俗成的規矩,穿著自己代言的品牌上場,這引來了一些資深球員不滿,以伊塞亞-托馬斯和魔術強生為首的全明星們在比賽中故意把他冷落在一旁。
(註:雖然托馬斯當時就否認自己沒有故意不給喬丹傳球,但喬丹經紀人法爾克後來是認為排擠一事絕對存在。在全明星後公牛對活塞的首場比賽,喬丹砍下49分15籃板5助攻4搶斷。)
喬丹輸掉扣籃大賽後一直想找回面子,贏下1987年扣籃王還不夠,芝加哥是他的主場,也是他的天時地利人和。
「土豆」韋伯、「滑翔機」德雷克斯勒、「手下留情」傑羅姆-科西、「凱迪拉克」格雷格-安德森、奧蒂斯-史密斯(他是真沒有響亮綽號)……參與1988年扣籃大賽的球星都很能扣,但所有人期待的只有喬丹和威爾金斯。
第一輪就已經拉開差距,喬丹和威爾金斯與他人明顯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喬丹也貢獻了當年的第一個經典:滯空足夠驚人的同時,雙腿叉開將人體之美展示得淋漓盡致。只不過威爾金斯拿了49分,比喬丹多2分,引來陣陣噓聲。
隨後的預賽環節,喬丹多次送出「親吻籃筐」的經典海報瞬間,而威爾金斯的扣籃同樣出彩,他們兩位讓剩餘的參賽選手略顯尷尬。
預賽的第三個動作,喬丹剛暗示要在罰球線扣籃,現場就已經群情激昂,而隨著他往球場另一端走遠開始助跑,氣氛更是被推向高潮,神跡降臨莫過於此。果然,他成功完成了罰球線扣籃,毫無爭議的50分。
預賽環節中所有的選手——史密斯45分的自拋自扣、模仿喬丹但只得到45分的德雷克斯勒都成了炮灰。雖然威爾金斯的360度大回環足夠驚人,但氣勢輸給喬丹一頭,得了49分。
喬丹與威爾金斯順利會師第三輪的決賽,他們通過拋硬幣決定誰先扣,結果威爾金斯成了決戰中先出招的那個人。第一扣彈跳恐怖,他起跳點夠遠、頭頂幾乎平筐,評委給了50分。喬丹背身騰空暴扣,也拿了50分。
第二扣威爾金斯再次展示力量,一次風車暴扣又拿了50分,現場球迷開始了一些騷動;喬丹則是在中場助跑,這時候他可能已經創意枯竭(兩位球員都表示沒有事先排練過),這一扣的表現力確實不如此前幾扣,也不如威爾金斯的第二扣,評委給了47分。
但芝加哥球迷不幹了,滿場都是巨大的噓聲和抗議,連解說都表示:「這些評委要是沒有保鏢,今晚可別想走出芝加哥體育館了。」
第三扣威爾金斯還是一貫的暴力轟炸風,但的確沒有第二扣精彩,解說立刻點評道:「我保證他贏不了了,這一球47分,麥克拿下50分,然後就是最終對決。」
結果,評委給了45分——連解說都難以置信:「這是補償誰呢?」
評委給了喬丹「絕殺」機會,喬丹當然不會放過,在最後一扣中,喬丹選擇了此前驚艷全場的罰球線扣籃,在激動到有些暴躁的現場觀眾面前,評委也沒有在意喬丹的一扣不中和創意枯竭,順應民意給了50分,喬丹成功衛冕,給了芝加哥一個圓滿的夜晚。
* * * *
多年後威爾金斯表示:「這到底該怎麼解釋?根本沒法解釋。但的確是因為這個分數,才有了最偉大的扣籃大賽。當我被判了45分之後,我看到喬丹走向後場,我就說:’如果他成功完成罰球線扣籃,比賽就結束了。’」
威爾金斯也提及了當時評委「親芝加哥」的傾向,包括蓋爾-塞耶斯(曾為芝加哥小熊隊效力)和道奇副總裁湯姆-霍金斯(芝加哥人)。
但總的來說,威爾金斯並沒有因此與喬丹結怨,對於所謂聯盟捧喬丹奪冠的「陰謀論」,他倒是沒太多意難平。他說自己對1988年扣籃賽最美好的回憶,就是現場被煽動起來的熱鬧氛圍。
「球館的人像被通電一樣,我知道他也一定感受到了,而這讓我們激出了最好的彼此。」他說。
畢竟,評委選擇的分數是完全主觀的,不管外人做多少解讀,本就是沒道理的一件事。
威爾金斯在那晚感受到的與其說是場子里電流,不如說是時代降臨前的暗湧。畢竟再後來的歷史你們都知道了,公牛咆哮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
至於韋德如今遭致的非議,自然有無數種解讀的姿勢,戈登要是真的再也不來扣籃大賽,球迷找他泄憤也是意料之中。但對經歷大半個賽季收視低迷的聯盟來說,能在全明星周末製造這樣一個流量爆點,所有負責市場推廣和媒體行銷的人大約睡著都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