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翻譯:虎撲 asjkfj
【前註】本文作於2018年12月30日,一切數據統計以當時情況為準
就如同艾德-史塔克在《權力的遊戲》(也就是《冰與火之歌》)系列開篇時期的十五年前對彌留之際的妹妹萊安娜所做的承諾一樣,我曾承諾會在為自己2018年的最後一期《NBA選秀行情牌》欄目寫的一篇後續專欄中,記述幾位在上半賽季期間表現可圈可點的2019屆NBA選秀球員。
沒錯,這篇文章就是當時所說的專欄。本文將討論目前在我的榜單上排名前40位的新秀中最為有趣的七名球員。鑒於我給自己設定的這個明顯的主題,我本來很想說這樣計劃的原因是為了對應維斯特洛的七個王國,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本來盤算著多寫幾個人,但就像喬治-R·R·-馬丁[註1]一樣,我顯然沒有能力以不全面的方式來做任何事情。而且老實說,即便我已經努力地以副標題的形式讓本文盡可能地易於讀者的消化,4500詞的篇幅對於一篇在離新年不久時發出的專欄來說似乎也挺合適了。隨著賽季的深入,我們還會有很多機會去討論這屆優異的選秀球員中的其餘各位。
[註1]《冰與火之歌》作者要記住:正如在本周早些時候所寫的那樣,一旦你拿不著狀元簽,這屆選秀生在各隊的管理層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爭議的。在上周的發展聯盟表演賽和那之後的幾通電話採訪中,我在新年和分區賽行將到來之時積聚了不少關於NBA球隊高管們特別中意的新秀球員們的信息。除此之外,我在大學賽季的前兩個月內也一直進行著觀察。在下文中,我將結合我自己的觀點、NBA高管們的見解以及上下文情境的因素,嘗試為大家明確地解讀出這些球員為何會處在自己目前所在的處境上。
另外,雖然這篇專欄是以卡梅倫-雷迪什(Cam Reddish)和納西爾-利特爾(Nassir Little)這兩個獨一無二的特例作為開頭,但我基本上是專注於剩下的那些憑借在非分區賽中的表現給自己加分的球員的。讓我們以一個積極向上的作品來結束這舊的一年吧。
所以,就如剛才所說,讓我們帶著一些關於更加有趣的前景的註解和想法躍入新的一年吧!
卡梅倫-雷迪什,杜克大學
在這一屆充滿各種不同評估的選秀中,或許沒有任何決定能比涉及這位身高6尺8寸(2.03米)的杜克大學球員的決定更加重要和微妙了。自他進入大學起,盡管其個人技術水平肉眼可見,但評論家們還是對他的表現質疑多多。在某些方面,他給出了比較積極的答案;但在其他的方面,質疑聲卻是日益增長了。而很大程度上,一切都和他目前的球隊角色和在杜克的罕見處境有關。環境是關鍵,而且現實而論,我覺得我們從來都沒見過與此類似的情況,因為我們從未見識過同一招生周期內排名前三的新生全都加入同一所學校的事情。
在預科學校的時候,雷迪什更像是一個未來球星級別的「大控鋒」——一位能夠在場上運球,並為其他人創造機會的大個子。在隨Team Final[註2]征戰草根巡回賽的時期,雷迪什就經常和現俄勒岡大學的新生側翼路易斯-金(Louis King)輪流承擔主導進攻的任務。他出手了大量頂著防守的持球三分,通過轉換進攻和搶下籃板後的直接推進來提起整個球隊的節奏,而且是在分配球方面承擔最重要責任的關鍵球員。他由身形來看是一個典型的現代大學籃球4號位的球員,一個「比他高的跟不住,比他快的扛不住」的錯位夢魘。這樣一來,他當時的擇校決定似乎也就淺顯易懂了:杜克大學在同類型球員培養上的成功案例比其他任何學校都要多。只在這幾年間,就有傑森-塔特姆、賈斯蒂斯-溫斯洛、布蘭登-英格拉姆和賈巴里-帕克這幾名在高位被選中的球員都在邁克-沙舍夫斯基教練的體系下出任過「外線型4號位」並取得了成功。雷迪什曾會是下一個邁入這一行列的出色球員。[註2]雷迪什征戰AAU時所在球隊的隊名
但在這之後,一些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雷迪什是在2017年9月2日承諾加盟杜克,然後到了11月10日,RJ-巴雷特(R.J. Barrett)也做出了同樣的承諾,而在2018年的1月20日,蔡恩-威廉森(Zion Williamson)也承諾加盟。當後者被老K教練欽點去與一名純正中鋒搭檔首發後,雷迪什的小球4號位角色就此不復存在,而他獲得高使用率的機會也同樣如此。
由於威廉森的地位至高無上,巴雷特又有超強的存在感,而控衛特雷-瓊斯(Tre Jones)則承擔著半場進攻發起人的角色,雷迪什常常只能屈尊站在一邊,並作為一名空間點球員來等待接球跳投的機會。他目前的運動戰出手有63%都來自三分線外,其命中率為35.6%。盡管雷迪什在耐克青年精英籃球聯賽(EYBL)期間的三分命中率僅為不到29%,老K教練還是在休賽期將他讚譽為全隊最出色的射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名副其實的。偶爾情況下,他也還能秀出自己搶下籃板後一條龍推反擊的絕活。當有需要的時候,他已經能成為一個富有侵略性的防守者,可以靠自己的身高臂展和快速反應大量地干擾對方的球權,他4.7%的搶斷率領跑整個ACC分區聯盟。雖然他和大多數新生一樣會錯過輪轉,有時還會漏人,但總體而論,他還是把這個被要求扮演的角色幹得有聲有色。
雖然如此,但缺陷還是存在的。他的出場時間之所以比其他幾位外線打法為主的新生球星少,也是有原因的。在數目有限的持球機會里,他的運球顯得有些松散,失誤率達到了驚人的17.1%。而因為杜克能讓防守方在意的射手基本也就他和傑克-懷特(Jack White)二人——也因為他出場時間的半數以上都不能與懷特搭檔——雷迪什每次突入籃下幾乎都會面臨對方的銅牆鐵壁。他的兩分球命中率不及40%,這個數據對於一個硬體條件如他的球員來說顯然是低了。即便是超出使用率較低的先天角色時,雷迪什某些時候在場上也會如同隱身。他的腳步移動在杜克隊強調動態的進攻體系里也有點慵懶,如果拿不到球的話,他的防守態度就會受到某種影響,於是他就會變成一個沒法為球隊勝利做出正面影響的球員——關於他的這個問題,評論家們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了。雖說他算是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但這種角色也仍不是最為適合他的工作。
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雷迪什在展現出成長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人們的質疑。只要他的跳投手感能繼續維持住——雖然他最近正處於一個27投5中的低谷期(這也讓他的遠投命中率從43.3%下滑到了35.6%),但他的姿勢和接球以年輕人的角度看都還不錯——他就已經展示出了(在大部分時候)融入這一角色並成為一名優秀3D球員的意願了。這樣的球員對於任何球隊都能發揮出難以置信的作用。基本來說,他還是展示出了積極的場上貢獻。不過,雷迪什一直以來所被人們質疑的一個重大問題在於,他有一種「沉浸於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背景中」的「巴斯特-布魯斯式能力」。他那自由放任式的態度會不會阻礙他的進步,並讓他不能釋放出全部的潛力呢?另外,他的「全部潛力」往準確說又是怎樣的呢?
當我和NBA高管們談論雷迪什的時候,魯迪-蓋伊的名字經常被提及:一個擁有全能身手,卻在很大程度上由於環境、低效率和拖後腿的心理素質而難以尋得團隊成就的球員。我不是說蓋伊的職業生涯有多糟糕,但如果雷迪什的結局是擁有一個類似蓋伊的職業生涯——在長達8年的巔峰期內場均得到19.6分和6個籃板的話,他就肯定能拿到上億美元的大合同、一輩子徹底吃喝不愁了。而且,見鬼,這樣的生涯履歷也一定能在這屆選秀中排進前五(理性地說,蓋伊本人在2006屆選秀生中也會被稱為第六或第七好的球員)。但選中「蓋伊」的另一面在於人們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雷迪什在生涯早期能加入一個比蓋伊同期更能贏得勝利的團隊嗎?*這種可能性無法排除,特別是當他在投射和防守上明顯取得進步的時候。但如果說到前三順位的話,一切都會遭受到極度的挑剔。而且對於雷迪什來說,由於杜克對他的定位問題,我們似乎也無法判斷他的總體上限究竟為何。
到最後,評論家們將不得不做極大量的功課來查明他的個人動力,為「他的高中錄像帶是否能對關於他上限的評判有積極作用」的問題做出決定,並詢問這是否是他們抱以前三順位的信任的正確人選。就現在來說,我願意做出肯定的答復,但這很大程度上又與沒有其他人能真正站出來讓雷迪什的傳球變得有價值相關。這也是他盡管在新生賽季至今發揮令人沮喪,但仍然能本榜上排名第3的原因所在。
納西爾-利特爾,北卡羅來納大學
說到令人沮喪的環境因素,關於納西爾-利特爾的討論是一件真正引人註目的事情。盡管平均每40分鐘就能砍下22.3分、8.8個籃板、1.5次助攻和1.3次搶斷的強悍數據,真實命中率也是高於平均水準的55.9%,但這位身高6尺7寸(2.01米)、司職前鋒的五星高中生目前卻在隊里打替補,場均出場時間還不到20分鐘。如果把這些每40分鐘數據放到全隊里看,他就是全隊的第三得分手和第四籃板手。他的數據產出也和其他幾位新生側翼球員——雷迪什、羅梅歐-朗福德(Romeo Langford)和凱爾登-喬韓森(Keldon Johnson)基本保持在同一級別。
隨著數據的上漲,人們也開始質疑北卡對於利特爾的使用方式。校隊主帥羅伊-威廉斯在讓新生上位方面的遲緩已是名聲在外,但他真的錯了嗎?利特爾應該被更多地派遣上場(或者被以和現在不同的方式來運用)嗎?這個問題是複雜的,值得更深度的挖掘。老實說,我對於這場爭論的雙方都能理解。
一方面,(了解)他獲得數據的背景環境是很重要的。在六場對陣被我的同事Ken Pomeroy定義為A級和B級的對手的比賽中,利特爾的真實命中率直線下滑至44.2%,每40分鐘得分也只有16.7分。在重量級的比賽中,他的表現顯然沒有數據所證明的那樣好。在經歷了圍繞他打造的草根球隊1Family和高中校隊後,他對於如何在無球狀態下比賽仍在漸漸摸索。今年到現在為止,如果有哪件事情能讓評論家們駐足的話,那就是他面對強隊時在進攻一端的低效率了,而這又在何種程度上與變幻不定的角色和在輪換陣容中被東拉西扯的狀況有關聯呢?這都很難說,但他還沒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務。
除此之外,在北卡比較慣用的比賽風格和體系下,利特爾的防守是不太可靠的。當他在場時北卡平均每百回合的失分會一下增加8分之多,而這並不是什麼巧合。他著眼於搶斷的防守習慣過於激進,從而在輪轉時經常慢拍(特別是當他要擠過掩護的時候),位置感不夠好。當北卡在場上擺出一位純正中鋒時,這將是一個會為對手漏出空位三分的嚴重問題,而後者正是北卡全隊本賽季所極力避免的。
至於競爭場上角色的方面,威廉斯教練更喜歡使用雙塔戰術。簡單地說,他在整個職業生涯期間都在這麼做,而且這為他的團隊帶來了可觀的成功。他的球隊非常依賴對於進攻籃板的沖搶,而且喜歡使用跑動能力較強、及早要到身位和能在快攻中輕鬆完成扣籃的大個子球員。這樣一來,就會因為位置角色的緣由而人為地限制利特爾的出場機會。我們也不難理解利特爾為何在3號位和4號位上不能取得優先地位,大四生卡梅倫-喬韓森(Cameron Johnson)本年度的表現直逼全美最佳陣容,而且是球隊最穩定的得分點;盧克-梅耶(Luke Maye)長期以來都是球隊的先發,而且自去年開始以來已經能場均砍下16分和10個籃板。
但所有這些內容都不能終結這一話題。如果北卡要在今年衝擊他們的極限,那就需要從這位被談論為「球隊最具天賦的長期資產」上有更多的收獲才行。這才是我對於利特爾目前使用方式的質疑所在(盡管他在頂級對決時表現掙扎)。在很多的進攻體系下,3號位和4號位某種意義上是可以互換位置的外線選項,但威廉斯教練的體系不是這樣:2號位和3號位算是場上的側翼,4號位和5號位則是內線。側翼大部分是要拉開空間並往內線傳球,而內線球員則負責掩護、背身單打、快下和搶籃板。盡管利特爾的身體條件能完美勝任大學籃球的4號位,但北卡教練組在賽季開始時卻還是決定讓他打3號位而非4號位——隨著賽季的進行,他們又轉而讓利特爾在4號位上獲得了更多的歷練。現在他兩手都在抓了。如果換我來的話,我會先教給他4號位的打法,而不是先讓他打側翼。因為這個位置才是最能釋放他運動天賦的地方,也最能利用起他的錯位優勢(特別是考慮到他在進攻籃板方面的積極性)。可惜現實顯然是不能更改了。
不過,現在調整陣容也不算遲。雖然我理解威廉斯偏愛使用雙塔,但我還是寧願看到他看菜下飯。在這支球隊的陣容里,威廉斯有著眾多運動能力很強的多功能前鋒,而有能力勝任純內線的卻沒有幾個。在有梅耶出任5號位,而且特別是在焦油踵隊想要打出速度和利特爾擅於拼搶進攻籃板的情況下,這樣的陣容完全是為更頻繁地打小球戰術而量身定制的。做出這樣的決定不一定要讓利特爾替換下梅耶或喬韓森,而是應該在利特爾和加里森-布魯克斯(Garrison Brooks)或者斯特林-曼利(Sterling Manley)之間做出抉擇。目前為止,數據證明小球戰術的策略是合理的:根據HoopLens的統計,焦油踵隊在有利特爾、梅耶和喬韓森同時在場、沒有純中鋒壓陣時共打了81個回合。在這套鋒線三人組壓陣的時候,北卡平均每個進攻回合能得到1.18分,而防守端則只失掉0.84分(全隊的總體數據則分別是1.16分和0.95分)。而當布魯克斯在場上時,球隊的進攻效率就跌至每回合1.13分,防守失分則漲到0.93分。
這里要注意的是,這一切都與「威廉斯試圖以限制上場時間來使利特爾留隊」無關,一位名人堂級別的教練員常會因此而受到網民、利益相關的經紀人和招募時做過對頭的教練們的指責。在周六北卡不敵肯塔基大學的賽後記者會上,威廉斯感受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性——提醒你一下,這與事實上被問及的問題沒有關係——他辯稱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不會起用考比-懷特(Coby White)了。說實在的,我不認為威廉斯是在逼利特爾留校或是做類似的事情。這個問題似乎是球員和教練兩方難以找到一個能從當前環境下獲得最高回報的正確組合方式。威廉斯希望能讓他多打,而利特爾本人大概也想打更長時間。他們只是還沒有到達一個能讓一切努力「和諧共生」的地步而已。
讓一個年已68歲、整個職業生涯成就顯赫的「老頑固」做出改變是不太現實的,我也理解這一點。你大可以認為利特爾的所作所為還沒有引得威廉斯教練去宣稱顛覆自己四十年來的執教哲學。雖然如此,但到了最後,北卡還是在本賽季對陣KenPom網站所評選的前40名球隊的比賽中只取得了1勝3負的戰果,盡管他們的陣容天賦不比全國任何(除杜克之外的)球隊遜色。威廉斯和球隊需要弄清楚能夠最大化激發出目前陣中球員能力的方法。我個人是寧願多用我手下最有天賦的球員的。
直到我們看出分區賽的情況如何之前,我仍會將利特爾視為雷打不動的4號秀。考慮到對大學籃球的適應可能比NBA更麻煩——後者的防守區域會更大,擺雙塔的球隊屈指可數,所以事情對於利特爾這樣身懷驚人天賦的運動員來說會簡單些——大部分NBA高管仍然在鼓吹著耐心。不過在某些時候他還需要在面對強勁對手時有更好的貢獻,而ACC賽區會時常給他這種機會的。
KZ-奧卡帕拉(KZ Okpala),史丹佛大學
史丹佛大學的大二生KZ-奧卡帕拉已經在被爭論為本屆選秀至今的最大黑馬了。由於他兼具身高、臂展和運動能力,NBA高管們對他可謂是垂涎已久。在很多方面上,他似乎都是為現代NBA而量身定制的。他們的問題只圍繞於他那6尺8寸(2.03米)、7尺2寸(2.18米)的臂展和生來強悍的身板何時才能接管比賽,並將自己的潛力兌現為場上的貢獻。這樣的賽季已經到來了。
我在本賽季後面的日子里會更廣泛地寫到他,不過在那之前,我也可以在這里寫個綱要。他目前場均能得到16.5分、6.3個籃板、2次助攻、1次搶斷和接近1次的封蓋,而且得分效率很高,防守端既有硬度又能換防。他的跳投看上去是中看也中用,有著出色的平衡感和順滑的姿勢。除此之外,當他發現防守人偏向某一側時,他還能打擊對方的外線擴防並在籃筐上空完成高空作業。至於防守,他既有能和內線硬碰硬的力量,也有能跟住外線球員的腳步速度。
萬事幾乎齊備,他只需要繼續打磨他對於比賽和場上狀況的觀察力就行了。他偶爾失誤會有點多,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控球和傳球的漫不經心。不過總體來看,奧卡帕拉還是處在一個強勢的上升軌道上,作為一個後起之秀,他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表現,而且大約自高三年級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止漲球。當我在發展聯盟表演賽期間詢問高管們「哪個球員會是我需要觀察的人」時,奧卡帕拉的名字是最為普遍的答案。如今大部分的高管都視他為前25順位級別的球員,有的人甚至還把他擺到了潛在樂透秀的位置上。我打賭後一種可能會隨著越來越多強隊高管對他的關注而成為趨勢,因此把他放在了本榜的第14位。如果他能持續命中投籃並能在賽季結束前受到更多球隊高管的關注的話,預想他能達到上述高度也絕非什麼瘋狂的事。
「毫無疑問,他就是一個所有球隊現今都想要的球員,」一支NBA高排位球隊的管理層人士說,「我們的人認為他能夠繼續打磨自己的身體素質,並且很好地適應一名既能拉開空間,又能防到外線的控球型4號位的角色。」尼凱爾-亞歷山大-沃克(Nickeil Alexander-Walker),弗吉尼亞理工學院
大二生亞歷山大-沃克也算是一位後起之秀,如今的他已經適應了賽場並邁入了大學籃壇球星的行列。由於他兼備良好的控球和投籃能力,NBA的評論家們在上賽季開始時本曾相信他會成為一名「打一年就參選」的超新星,可最終沒能成行。弗吉尼亞理工主帥巴茲-威廉斯最終沒能讓這位加拿大後衛進入決勝陣容,而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他的防守問題。他的控球略微有些不穩,而且他當時看上去還沒有能在攻防兩端經受對抗的身體和力量。
過去兩年間,他已經增加了約25磅的肌肉(他在2016年參加加拿大BioSteel高中生全明星賽時的體重只有180磅),現在的體重已經達到了205磅(約90公斤)。在經歷了增加體重和由大一到大二的正常低谷期後,亞歷山大-沃克在持球在手時似乎就舒服多了。他是全隊次於賈斯汀-羅賓遜(Justin Robinson)的二號主攻手,不過他在利用掩護的情況下打得很成功,並展示出了遠中近無死角的得分能力和在行進間傳球的天賦。而且即便如此,他還是能聰敏地掌控節奏並熟練地變速。除此之外,他延續了精英級別的投射表現(三項命中率分別為醒目的56.1%、46.8%和80.5%),因此他也很可能在成為一名定點投手的同時,具備打擊對方外擴防守以及在掩護後主動完成第二選擇的能力。
現在的他看起來有成為一個人人想要的全能型後衛的潛質。值得注意的是,弗吉尼亞理工的賽程目前還完全沒顯出難度。他們的非分區賽賽程強度在全國只能排到250名開外,與他們交過手的前40級別強隊也只有普渡大學。有鑒於此,一些NBA評論家仍然對於修改針對他的評價保持著耐心。同樣因為如此,我會稍微保守一些,只把亞歷山大-沃克排在榜單的第20名。對我來說,如果只考慮投射和組織能力的話,他顯然是個首輪級別的新秀。他尤其適合那些以鋒線球員為戰術核心的隊伍(比如擁有本-西蒙斯的76人和擁有揚尼斯-阿德托昆博的公鹿)。
泰-傑羅姆(Ty Jerome),弗吉尼亞大學
德安德烈-亨特(De’Andre Hunter)已經穩居弗吉尼亞大學的頭把交椅,在校隊里也有著最好的長期前景,但傑羅姆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小視。他們的進攻之所以能在一個高效的節奏下照常運轉,後者算得上是最為勞苦功高的人了。傑羅姆既能持球又能無球,使得防守方總要在半場陣地戰中在意他的存在。而由於他相對有效的投射把握度,他在那些膠著比賽的末段會擔當球隊的破局人,能利用掩護創造得分機會。
擅長以繞掩護來獲得空間的球員可並不多見。他對於卷切和外切的感覺非常優秀,而弗吉尼亞大學在新生後衛基赫-克拉克(Kihei Clark)在場時會更多地利用這一點(盡管克拉克的受傷讓事情變得很掃興)。他的持球擋拆也不錯,對於面對防守人時採用急停跳投還是直突籃下的時機有著聰明的認識。雖然如果他想要再提升一個級別的話,他那耗時有點長的跳投動作還需要改進,但他那種與生俱來的擺脫能力還是會發揮很好的作用。
除了進攻之外,傑羅姆的防守也是他今年的一個賣點。他不是一個硬體很好的防守者——他的腳步沒有快到能跟上頂級速度型後衛的地步,而且臂展可能也有點不行——不過他還有兩樣法寶:其一,在過去三年內,他在東尼-本內特教練的優質防守體系下體現了良好的位置感,極少在場上失位;其二,盡管臂展有限,但他對於雙手的利用不比全國範圍內的任何防守人差。他不僅善於切斷傳球線路——雖然他顯然很擅長這一點,其4.2%的搶斷率名列全國前40。他很擅長用雙手如影隨形地應對對位人的行動,並打亂他們心中的計劃。
他的前景是不難想像的,至少他能成為一名在NBA立住腳的多功能替補後衛。他很少失誤,傳球聰敏,還能用自身的投射能力來壓迫對方的防守。還有,他在團隊防守中並不是個徹頭徹尾的累贅。早早嶄露頭角的蘭德里-沙梅特就是一個對傑羅姆來說很好的近似參照(去年首輪末段被76人選中)。二人都是投射見長。就首輪末級別的順位而言——特別是本屆選秀中——你只是要試著找個能進輪換的球員而已。選個傑羅姆足夠了。
阿德米若-斯科菲爾德(Admiral Schofield)、格蘭特-威廉斯(Grant Williams),田納西大學
在本賽季看過田納西大學志願者隊比賽的NBA評論家們已經對主帥里克-巴恩斯手下的這對高年級雙子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像是這兩人能在校橄欖球隊里成為中衛組合一樣。我們先從斯科菲爾德開始,他在我的榜單上排名第24位。他目前的場均數據是18.4分、6.3個籃板和2.9次助攻,而且三分命中率連續第三個賽季超出38%,此外他還是一個能換防所有位置的精英級防守者。這樣一來,這輛身高6尺5寸(1.96米)、臂展7尺(2.13米)的「小坦克」或許能作為一名NBA角色球員而達到出色的高度。
「到了NBA之後,他的隊友們會很樂意和他並肩作戰,」一位NBA球探在談及斯科菲爾德時說,「他極其強硬,是個真正的領袖。為了維護隊友,他願意和任何人拳腳相對。周圍的每個相關人都對他的堅韌讚不絕口。」
在我看來,本賽季表現比斯科菲爾德出色的人絕不超過10個。他在一步一腳印地提高著自己。與我交談過的一些球隊對他有著不同的看法——考慮到他獨特的身體條件和技巧,這不算奇怪——但情況肯定是在好轉的。考慮到上述的事實,我們大概可以說更多的球隊眼下願意以二輪簽而不是首輪簽來選中他,而這意味著他在我這里的排名相對偏高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在於:雖然他這麼厲害,但他甚至不是隊內最好的球員。
作為上賽季東南賽區(SEC)的年度最佳球員,格蘭特-威廉斯一直以來既有著肉眼可見的精湛技術,又有著眾多引人註目且難以在更高級別賽事中彌補的缺陷。他上賽季場均能砍下超過15分和6個籃板,但三分命中率僅有12%,而且也不是個段位很高的傳球手。大多數時候,他是通過極其強硬的打法才在錯位攻擊中開辟出空間,並利用相對較低的重心鑿開內線球員的防守。
但如今大三賽季的他似乎增加了不少的技巧。他的場均數據漲到了19.6分、8.5個籃板和4.2次助攻,總命中率達到56.2%。他的三分球產量(17投7中)樣本還太小,但他的投籃動作看起來更加簡潔,而且已經命中了比往日所見更多的中距離投籃。而作為持球手和傳球手,威廉斯也能在防守方關注他的時候更好地找到隊友了。基本上可以說,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可能會衛冕分區年度最佳球員獎項的明星球員了,而這對於一個在入學招募時全國排名190開外的球員來說著實是不賴的。
簡單說的話,過去25年內任何一個能打出威廉斯這種貢獻的球員都有很大概率在首輪被選中。即便你留出些餘裕、將場均數據限定到18分、8個籃板和3次助攻後,達到標準的全部人員——大衛-韋斯特、蒂姆-鄧肯、賈里德-杜德利、埃文-特納、凱萊布-斯瓦尼根和本-西蒙斯——也都成為了首輪秀。除了斯瓦尼根外,其餘諸位都有過(或看上去將有)很長的NBA生涯。
我對斯科菲爾德的喜愛之所以多過對威廉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技術特點的轉變。他的投籃比威廉斯更好,防守也更出色。簡而言之,就是說他更容易適應下一個級別的比賽。不過威廉斯的籃球智商超乎常人,而且和斯科菲爾德一樣,他在過去三年的每一年里都有積極的進步。在我看來他已經進入了首輪末段的行列,而且只要目前的投籃水平不是金玉其外,那他就還有繼續提高的潛力。NBA的評論員們會對投籃水平的進步持謹慎態度,大部分人認為他會在次輪中選。我不會責怪他們,但威廉斯就是那種能讓我拿全部身家去打賭的球員。
更多資訊請加飛人官方微信號:feiren171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