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劉鋼
全文約1235字,閱讀需3分鐘
原創文章,侵權必究
《如懿傳》中乾隆對滿蒙關係十分重視,多次下嫁嫡公主到蒙古,對待蒙古族妃也是優渥至極,可在歷史上乾隆曾經一度欲滅蒙古部族而後快!
《如懿傳》劇照
湖邊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賽里木湖像一顆寶石嵌在皚皚雪峰之中,豐沃的湖水與岸邊的牧草孕育了蒙古人的天然牧場,男人們在這里跑馬、女人和孩子在岸邊嬉戲,一番世外桃源的美景。乾隆二十三年的一天,一隊清朝騎兵打破了這里的寧靜。
一天中午數千全副武裝的清朝騎兵突然出現在遠處的地平線上,他們迅速朝岸邊的蒙古部落奔來,在迅速的移動中騎兵變幻成扇形陣隊包圍了整個部落。隨後清軍將所有人集中到湖岸邊,以十人為一隊先將蒙古男人全部斬首,很快湖水被染成了紅色。剩下的女人和孩子全部擄走,這個一千多人的蒙古部落從此在歷史上被抹去。
賽里木湖
就在這一年,清軍如同打獵般的分兩隊將厄魯特蒙古族人從博羅布爾和賽里木兩個方向驅趕往伊犁地區,所過之山林、草原、深谷凡遇蒙古部落,進行剿滅。由於蒙古族遊牧和散居的生活習慣,大部分部族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男丁盡被斬戮,厄魯特族幾乎消亡。如此有組織性的大規模屠殺行動,顯然是清政府授權的,而這幕慘劇的導演就是乾隆皇帝。
血染的紅頂子
乾隆二十二年,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內的乾隆皇帝雙眉緊鎖,短暫的思索後,他提筆在一份奏折上朱批「對準葛爾部蒙古人,除杜爾伯特部外,總以嚴行剿殺為要」,這道命令基本上是對蒙古部族發出了剿滅令,於是就出現了開頭血腥的一幕。而在整個對蒙古部族的剿滅過程中,乾隆皇帝和滿清的將軍們可謂是處心積慮。
乾隆戎裝
作為總導演的乾隆皇帝,多次在戰略上對下屬進行細致入微的指導,如他指示說,在地廣人稀之處如遇少數蒙人可就地斬殺,如有大批蒙人則可遷移至甘肅內地再行剿滅,細心的乾隆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是「難保一二逃竄之人漏其事。」而對旗下部將能夠徹底執行屠殺政策的乾隆也是褒獎有加,在下達全面屠殺令之前的乾隆二十一年,清軍參讚大臣哈達哈就因為剿滅厄爾特敦多克部落近兩千人而受到乾隆褒獎,竟然授其為正一品的領侍衛內大臣!是什麼原因導致乾隆如此痛恨蒙古部欲除之而後快呢?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乾隆對蒙古族的屠殺令要從乾隆二十一年準葛爾部阿睦爾撒納的叛亂說起。由於此次叛亂事發突然,平叛的清軍沒有做好後勤給養就向準葛爾進軍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後勤給養的清軍在整個平叛過程中基本上是靠搶劫來作為軍隊補充,沿途蒙古人的牛馬,甚至是氈墊都作為戰略物資被清軍征收了,而且很有很大一部分蒙古人被虜去充當兵源,清軍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此時逼得二十三個札薩克王公開會甚至要結成反清同盟一起和準葛爾 「湊熱鬧」。
而在平叛準葛爾部戰爭中,作為成吉思汗後裔的蒙古人的堅毅善戰和屢平屢反讓乾隆頭疼不已,除了杜爾伯特部較為忠誠大清外,其他蒙古部族桀驁不馴,因此乾隆才想以「總剿殺」來一勞永逸的解決蒙古問題。此次有組織的大規模種族屠殺導致蒙古分支部落約100萬蒙古人從歷史上消失,是時「伊利東西路,無一廬一帳」。就連俄羅斯西伯利亞當局向聖彼得堡更報告說「很多部落從幾千頂帳篷只剩下三頂帳篷。」
(更多精彩請關注本號更新)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