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掃毒2》與近年清冷自持的香港警匪片氣質迥異,適度返祖,21世紀現實的語境卻配置我們最熟悉的錄像廳時代「癲狂、過火」港片的精神內核,劉德華=《門徒》+《雷洛傳》+《天若有情》,古天樂=《門徒》+《黑社會2:以和為貴》,難得的是新與舊、全球化與本埠化調和的非常妙,佐以邱禮濤浸淫已久的B級片美學,最終成品之狂暴、凌厲、躁鬱、神經質獨具一格、直刺人心。
千禧年後,更為確切的說是2002年《無間道》後,港制警匪片、黑幫片全面進入精工時代,無論是劇本還是片場各工種呈現的水準,都告別「大意思到了就行」的模擬階段,而進入接近真實生活邏輯的寫真狀態,警察或匪徒都不再像動畫片里的橡皮人百戰不死,對槍械的使用更是節制,只會在重點段落開火,並將槍械的子彈數量納入劇情考量,而不再是無限彈夾,爆破槍彈效果也更接近真實,不再動輒火光滿天震耳欲聾。
呈現暴力的方式從熱武器拓展到「冷暴力」,善惡對壘、人物角力不僅靠放槍放火,也可以通過政治、權謀、暗戰、心戰等更為節制、冷靜、文明的方式來呈現。這樣的香港警匪片雖然長大了懂事了精致了,但也有一點遺憾,失去了我們曾經熟悉的香港電影那種瀟灑肆意、無拘無束、孩子氣。
作為香港B級片教父級人物邱禮濤雖然拿到了A級片卡司和投資,卻大膽將《掃毒2》有意識做了退步,一腳退回到我們最熟悉的香港錄像廳時代的B級片審美。
從影片第一個鏡頭,劉德華出現在臟亂逼仄的公寓,《掃毒2》就暴露其與《寒戰》、《無雙》不同的美學追求,21世紀流行的港片是將人物從環境里孤立、抽離出來,冰冷的城市巨像里被異化的孤獨的人,而《掃毒2》里的鏡頭常常沒有景深,比如劉德華找舊部幫忙,三人擠在一個非常逼仄的冰室里,人和環境近到無法切分。因為保留了90年代港片常見的人和環境融為一體的攝影風格,使《掃毒2》很大程度上保有早期港片那種市井、街坊氣而不是當下港片那種國際都市氣息。
A級片訴諸眼睛和思維,B級片訴諸心理、潛意識。21世紀以來的代表性港片已經非常節制的運用暴力元素,相比之下《掃毒2》顯然有過多的槍火、血漿、暴力,一槍爆頭、墜樓、頸動脈破裂後的大出血、街頭撞車,密集而無預警的出現,加之狂亂急促的剪輯。
成功地將影片的精神氣質傳導給觀眾——狂亂、躁鬱、神經質,這也是邱禮濤電影獨具一格的精神氣質,港九獨此一家。影片後半段,劉德華扮演的天哥和古天樂扮演的地藏撕開假面,正面宣戰,新仇舊恨齊聚心頭,兩人的動作與反應愈發狂躁、神經質,也使觀眾的神經經受了空前的考驗。
新世紀以來香港警匪片另一大特色是對職業女性的刻畫越發深入,不是強調女性特徵,而是強調其職業素質,在杜琪峰、麥兆輝的電影里,一批女警司無論是業務還是氣場都和男性角色分庭抗禮,這一點顯然與21世紀全球動向契合。
但《掃毒2》這方面做了明顯的倒退,影片中女性角色如苗僑偉扮演的林Sir之妻——女警官、劉德華扮演的天哥之妻——女律師,雖然也賦予了她們可見的職業標籤,但其在影片中的功能和錄像廳時代的港片沒有本質的差別,她們不是作為個人角色而存在,而是作為男性角色的情感軟肋而存在,她們生為證明男性角色的俠骨柔腸,死為證明男性角色的心理創痛。
林嘉欣的角色雖然在影片中著墨很多,刻畫也較為細膩,但最終她的角色屬性並不是著名律師某某某,還是香港黑幫片里最常見的女性角色設置——大哥的女人大嫂,只是《天若有情》系列的吳倩蓮、《古惑仔》系列里的小結巴21世紀的變體,而這種設置可能更符合警匪片主要受眾群體——青少年男性觀眾的接受心理。
《掃毒2》一腳踏回香港B級片的傳統,但另一腳敘事語境仍停留在21世紀,比如人物的象徵、多義與曖昧性,比如犯罪問題與普通公眾的密切相關性。
片中的3個主要人物均具有指向性,劉德華指代道德,苗僑偉代表法律,古天樂則代表人性中的欲望,雖然苗僑偉一再重申希望以法治來解決問題,但他的宣言是有力的,行動卻總是無效的,從始至終幾乎他不能保護任何人,無論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的孩子,還是他的女下屬。
最後當劉德華和古天樂雙雙死亡一切矛盾結束的時候,他還對天放了幾槍空槍,喻指法制面對某些極端罪惡時的無力與滯後。
古天樂在《掃毒2》中的表現令人耳目一新,望他來年能憑地藏這個角色拼下金像影帝,影片中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古天樂,地藏身上那種自暴自棄的爛仔氣息,影片最後地藏對天哥坦白當年就是因為天哥冤枉他才讓他走上販毒的不歸路,賦予了這個人物豐滿生動的底色。
而影片對一心掃毒的天哥也保有疑慮,天哥對毒販的嫉惡如仇,源於他私人的人生經歷,因為他的爺爺、父親、兒子都死於毒癮,天哥的一意孤行顯然是對道德執法、私刑執法的理性與客觀的質疑,究竟他執法的初衷到底是追求正義,還是復仇。
邱禮濤在前作《拆彈專家》中已經嘗試將罪案結果與普通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911之後這已是好萊塢警匪片、黑幫片的一大趨勢,諾蘭的蝙蝠俠、山姆·門德斯的007都將英雄主義的浪漫與現實主義的恐怖做了對接,罪案的影響不再局限於某座封閉的大樓或某個可以疏散民眾的私密區域而是在開放的公眾領域。
《拆彈專家》里犯罪分子想炸掉香港的紅磡海底隧道,而《掃毒2》中直接將車開進了香港地鐵在地鐵里橫沖直撞,這是全片最腦洞大開也是最高光的一段。地鐵是現代都市民眾最熟悉最切身的公共開放區域之一,當罪犯將車直接開入地鐵,也就意味著罪案已經直接滲透、影響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
毋庸諱言,毒品在一些港片里得到了美化的處理,甚至會讓人覺得涉毒是一件很酷的事,真正還原毒品最醜惡一面,令人產生生理性、心理性厭惡的除了爾冬升的《門徒》,就屬邱禮濤這部《掃毒2》。片中特別具有現代意義的就是將軟性毒品、新型毒品與傳統毒品並置,警示觀者現代社會里軟性毒品的泛濫,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涉毒一點也不酷,非常醜惡,只要觀眾能GET到這一點,《掃毒2》已是功德無量!
>《掃毒2》:退步的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