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石榴
蓮花塢中,災難侵襲。
鏡頭從江宗主虞夫人緊握的雙手,六師弟沒能射出的那一箭,以及屋頂上前沿目睹一切的魏無羨、江澄身上一一掃過。
親人已逝,留下的少年卻要承受悲傷,他們凝視著眼前的滿目瘡痍淚光閃動,但在沖天的血光中,卻不得不在目睹了親人兄弟的離世後隱忍恨意,暫時蟄伏。
這是《陳情令》令人期待已久的高潮。不同於此前少年聽學的歡樂氛圍,在暴雨、淚水、刀劍、血光的基調之下,它見證了一夜長大的雲夢雙傑,也讓觀眾的熱情行至最高。
彈幕上劃過「我的眼淚不值錢」「絕對是年度良心劇」似乎可以看作對《陳情令》開播以來成績的簡單概括——從初播之時的不被看好,到首周過後的逆流而上,再到如今觀眾真心實意的為之說上一句「人類的本質就是真香」。
當泛社交形態為大勢所趨,發表言論變得輕而易舉,讓人可以肆無忌憚地謀劃戰爭,埋下輿論畸形的種子時,身處於漩渦中心的《陳情令》也曾深受其侵襲。
但偏見和標籤不會永遠加持在優秀的作品身上。
如同故事中魏無羨(肖戰飾)和藍忘機(王一博飾)在曾備受爭議的道路上一去不回頭,《陳情令》也「倔強」走上了一條非典型的逆襲之路——是是非非、紛紛擾擾間,什麼才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從來不是一家之言,有些堅持或許一開始不被理解,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以小博大的狂歡盛宴
同樣是命運叵測,同樣是曾飽受質疑,但也同樣是出乎意料,《陳情令》的命運,似乎與去年的《如懿傳》,有著幾分相似之處。
但用品質完成口碑的逆襲,《如懿傳》用了一整部劇,而《陳情令》用了兩周時間。
從視頻網站上的實時彈幕,到接連湧現的微博熱搜條目,《陳情令》的網路討論主題逐漸熱烈。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場景,甚至是「陳情令101」,都有大量的擁躉。毋庸置疑,《陳情令》正在迎來了一波「自來水」式的熱議狂歡。
觀眾已經不僅只是在看劇,還自發地為這部劇的傳播添磚加瓦,製作更多傳播素材,引起了劇外的狂歡。
而好的作品不分國界。讓觀眾開啟「996追劇」模式的《陳情令》,同樣也讓外網觀眾欲罷不能。YouTube上的極力推薦、泰國觀眾的深切共情、韓國網友的盛讚,這一份份意料之外的答卷,是給予一部用心的作品的驚喜。
與熱度同時升高的還有豆瓣評分。初播之時,不被看好的《陳情令》的豆瓣評分是4.9,而如今,有七萬觀眾為它打下了6.2分的評分,其中的好評率是61%。比起8分、9分的經典作品,6.1分的評分雖算不上頂尖,但如此大幅度的逆襲,開播以來每日的評分增長,卻是鮮少出現的以小博大的成功范例。
傳統賦能下的精準踩點
這是一部爆款網劇的人氣和實力,但更是一部用心的影視作品所應得的成績。
耗時兩年半的前期籌備、長達兩年的劇本打磨,836個劇組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以及橫跨北京、橫店、都勻,2984公里的實景拍攝,11000個CG鏡頭,才最終凝聚成了《陳情令》一次又一次打臉的「真香」。
而追本溯源,《陳情令》的「頻繁打臉」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在流行文化足以翻雲覆雨的年代里,它對於傳統文化、新式武俠等等元素的精準踩點。
在內容上,它填補的是如今新武俠的空缺。
一個必須提到的事實是,盡管隨著時間的流逝,傳統武俠劇在更進一步的傳承與流變,但在文化印記下,觀眾審美趣味的全面轉變,也意味著這一類作品必須迎來一些改變了。
作為充裕著濃濃古風、力求塑造俠義豪情的群像式大型傳奇劇,包含多重元素的《陳情令》,可讀解的空間自然不小。正與邪、是與非、自我與他我,似乎都能在魏無羨的一柄竹笛中找到特定的位置。
而在《陳情令》中,其對新武俠詮釋的一個典型特點是,除卻魏無羨、藍忘機的主線發展,五大家族群像式的人物呈現。
岐山溫氏、姑蘇藍氏、蘭陵金氏、雲夢江氏和清河聶氏,凝結著的特色是鋒芒、雅正、明志、真我以及厚重。
鮮明的家族特色凝結的是全景式的武俠江湖,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包裹著各個家族的生老病死、貪嗔癡戀。讓觀眾看到的是並非僅僅只是少年知己的成長,更是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
一如劇外讓觀眾興致勃勃的「陳情令101」,他們可以熱愛魏無羨的瀟灑無羈,可以青睞於藍忘機的雅正端方,更可以喜歡江澄的別扭傲嬌,甚至可以被江宗主未曾宣之於口的熱烈情感所打動。
而在視覺上,它沿襲的是東方美學式的審美。
悠久深厚的中華文明蘊藏著萬千種東方意象,擁有浪漫情懷的中國人為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賦予了豐富而細膩的情感。
為此,《陳情令》的製作團隊特意花費半年時間,來建立傳統文化之下的世界觀架構和美術概念設定,場景、造型、道具,這些環節都賦予了《陳情令》眼前一亮的視覺氛圍。
以給予觀眾最直接衝擊的五大家族場景為例。岐山溫氏的「黑石赤焰,火簇石殿」、姑蘇藍氏的「臥松飛瀑」,雲夢江氏的「水紗拂面,青煙垂柳」,蘭陵金氏的「金簷玉欄,貝闕珠光」,清河聶氏的「劈山鎮海,獸骨壁壘」,一磚一瓦,每個家族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落腳點。
為此,各個官方媒體也給予了《陳情令》高度讚譽:《人民日報·海外版》評價其為「不僅呈現了傳統文化之形,更呈現出中華民族之魂」;《光明日報》則將其定義為「國風國粹的傳承與弘揚」。
少年情義的紮心與共情
《陳情令》逆襲之路上,另一個常被提起的關鍵詞是少年人的本心本真。
事實上,《陳情令》的故事背景源於一個人們被權力所蠱惑,為權力不計手段的故事——十六年前的溫氏為一陰鐵屠戮眾生,十六年後的金氏似乎也再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這是一部殘酷的家族史詩,人的命運皆有不同,而什麼才是真正值得唱頌的?
除卻頑強的世家大族的逆境重生的韌性和家族至上的親情,或許就是「少年天性」了。
在《陳情令》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世道險惡與人性未曾泯滅的光華的碰撞。
它首先表現在主角魏無羨的身上。區別於傳統武俠中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少年英豪,修習「詭道」、站在正義對立面的魏無羨,身上更帶有的是時代給予的悲劇色彩。
在亂世之中,從世家子弟,到站在世界的對立面,從劍不離手渴望鋤強扶弱,到一柄竹笛、「歪門邪道」,那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恩仇肆意、不懼生死,那些「只身獨木橋,心守陽關道」的準則,凸顯的是未減的骨,未變的魂。
而在此之外,一眾少年坎坷身世的塑造,也讓《陳情令》走出的了「少年俠客+熱血成長」的思維定勢。
出身名門的藍忘機,終生克己守紀,卻也有一腔熱情。問靈十六載守知己,面對不公從未視而不見;江澄也曾傲嬌別扭,年少有為,但當家族被毀、友情斷裂,年少的他也依舊咬牙要扛起復興家族的重擔;而溫寧、溫情這對姐弟,他們出身溫家,卻也心存善念……
《陳情令》所描繪的少年俠客,不是追星捧月式的熱血成長,而是即使不被理解、不被接納,也不忘初心的孤註一擲。新一代觀眾,被飛速變化、高壓競爭的生活捶打變形,如何堅守本心、如何找尋自我,對於他們來說,是紮心也是共情。
而這,也和劇本之外《陳情令》的命運不謀而合。從開局時的被妖魔化,到高質量之下的偏見扭轉,再到最直觀的飛速增長的豆瓣評分,《陳情令》用現實完成了一次非典型的逆襲。
或許,正如豆瓣網友所言,「時間會證明:是美好的自然美好!」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栗子
熱文
張雪迎:期待、享受、滿足,在表演的世界里舞蹈
為什麼你的抖音號始終無法變現?
《樂隊的夏天》:「解藥」還是「毒藥」?
END
合作交流
商務合作|約稿轉載
微信:hanyingna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