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長安十二時辰》更新完17~20集之後可以看出來,連續劇固然在大體的框架與脈絡上仍舊與原著保持一致,但是在劇情的安排與走向上與原著相比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區別。今天美叔跟大傢聊一聊,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的改編與原著相比孰優孰劣。仍舊遵守先抑後揚的規則,先說敗筆,再說亮點。因為涉及到最新的劇情以及原著,所以會有劇透,請謹慎瀏覽。
敗筆一:裝癡賣傻——何孚
在《長安十二時辰》原著當中,何孚與連續劇中一樣也是何執正(賀知章)的養子,不過原著中的何孚被描寫成一位沉默木訥的中年人,而不像劇中那樣被刻畫成一個心智有問題的癡傻之人。編劇這樣改編這個角色,自然是想要表現這個角色的心機深沉:為了復仇裝癡賣傻十餘年,足見其城府之深。不過這樣一來劇情方面就會出現破綻:
何孚想要執行他的計劃,必然需要耗費大量銀錢;同時,他亦需要周旋在幾大權勢之中去布局他的計劃。那麼,一名癡傻之人如何能夠把握大量的銀錢?他的養父會放心的把錢交給一個傻子?同樣,一個在眾人面前裝癡賣傻之人,突然一本正經的要跟你商討一個足以顛覆大唐的計劃,你能放心?
當然,上面是根據截止目前的劇情來分析的,如果想要把劇情圓回來,後面的劇情就不會像現在看上去這麼簡單了:何執正必然知道何孚是在裝癡賣傻,甚至何孚的裝癡賣傻有可能是在何執正的授意下進行的。真正的藏鏡人如果是何執正的話,這個劇情也就瓜熟蒂落了。不過從何孚的話中來看,何執正對此並不知情(不排除他是故意說給李必聽並放走他)。
敗筆二:女性癡漢——魚腸
《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中的魚腸是一名非常純粹的殺手:龍波救過他的命,所以他給了龍波十枚銅錢,幫他辦十件事,十件事辦完大傢各不相欠。是的,你沒看錯,是「他」,原著中的魚腸是個男的,這個男的也並不愛龍波。
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當中把魚腸改編成為一名女性殺手,似乎龍波救過她命的橋段依舊保留(龍波與她曾經有過「銅錢交易」),但是與原著不同的是,連續劇中的魚腸極度傾慕龍波,為了留在龍波身邊無所不用其極,她表現出殺手一樣冷血的時候多數都是為了在龍波面前表現,或者爭寵。
這樣的改編固然讓這個角色更加的立體,不過卻對女性不太友好,讓人看起來感覺就像是:女人天生都沒什麼追求,她們隻善於情呀愛呀的,固然可以辦成大事,但是她們本質上追求的依然是情愛。雖算不上物化女性,不過這種刻畫太過於極端,反倒顯得片面了。
敗筆三:膽小怕事——姚汝能
《長安十二時辰》原著裡的姚汝能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熱血少年,傢裡往上數幾代都是在執法部門工作的基層工作者。馬親王寫出這個角色的目的是利用第三人的視角去評價張小敬在拯救長安過程中的一系列作為,姚汝能也從最初對張小敬作為的不理解,到後來將張小敬變成了自己的「偶像」。
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當中則把姚汝能改編成為名門之後——唐代名相姚崇之孫,他也不是原著中的白身,而是官拜太子右衛率,品秩比靖安司司丞李必都要高。另外,與原本正義感爆棚的熱血少年不同,連續劇中的姚汝能甚至被官方吐槽為膽小怕事……
雖說官方吐槽姚汝能膽小,但是除了在去右驍衛營救張小敬的「殿後」那一段之外,在此之前姚汝能並未表現出明顯的「膽小怕事」行為。編劇將姚汝能改編成現在這樣子,目前來看用意相當不明確,難道是想要等後面的劇情中姚汝能突然爆發出膽量來凸顯人性的輝煌?實在是看不明白。
亮點一:為兄復仇——崔器
原著中的崔器是一個非常矛盾的角色:一方面他想得到升遷,為了升遷他叛出了靖安司;另一方面他又具備一定的正義感,最後在蚍蜉進攻靖安司時,通過自己的死亡讓這個角色得到了升華。《長安十二時辰》原著對這個角色性格的刻畫比較生硬,角色行為的轉折也比較突兀,相對來說,劇版《長安十二時辰》對崔器的改編更好一些。
連續劇中先是描述了一個為了能夠讓弟弟活得更好而不惜拼命的兄長崔六郎,在崔六郎為了靖安司而被狼衛殺害之後,崔器這個角色就背上了為兄復仇的信念,他在劇中所作的一切:想要親手給兄長報仇,成果放走了曹破延和麻格爾;眼看靖安司失勢轉而投奔右驍衛等,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他不能讓自己的兄長白白犧牲,所以他要向上爬,只有爬上高位才能夠對得起兄長連自己生命都付出的代價。他是一名軍人,所以右驍衛的調令讓他給自己找了一個用來開脫的借口:軍人就要服從命令。事實上他的內心依然是矛盾的,他心中依舊放不下那份正義感。這樣的改編讓崔器這個角色有了更豐富的層次,如果後面崔器行為改變的話,這種改編更能夠凸顯這個角色的人性輝煌。
亮點二:身世曲折——檀棋
原著中的檀棋固然是書中比較重要的角色,不過其戲份仍舊不如連續劇中來得重要。劇版《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檀棋明顯就是第一女主角的身份(畢竟這個角色與兩位大男主之間都有關係)。在劇中檀棋獲得了更多的出場機會,與張小敬之間的互動也遠比書中要多,對於兩人後來發展出的朦朧情愫,顯然更頻繁的互動會顯得更合理。
另外,在最近更新的《長安十二時辰》第20集中,在檀棋與張小敬前往波斯寺尋找右剎的時候檀棋提到自己並非出生於貧苦之傢甚至是傢生子,她原本生活在一個富裕之傢,只是後來傢道中落才不得已賣身為奴。對於一個曾經享受過自由以及優沃生活的人來說,從再次獲得自由與對主人效忠之間選擇效忠,更能夠體現出檀棋對李必的忠誠。
亮點三:底層的反抗——聞染
聞染這個角色在連續劇中的改編幅度相當大,固然改編力度大,但這個角色卻更加合理。在之前的文章中美叔曾經提到過,原著中的聞染就像是一個紙片人,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在原著中她僅有兩個功能:張小敬的感情寄托以及王韞秀的「替身」。
連續劇對聞染的改編無疑讓這個角色更加生動:她的父親被右相林九郎的政令害死,與她相熟的張小敬為了給她父親報仇成果被打入死牢。試想一下,如果是你的話,能否做到像書中那樣無動於衷,尤其是龍波也與她的父親關係匪淺。
所以,連續劇中讓聞染加入了龍波的計劃當中,並在這個計劃當中擔負了一個不需要出太多力但是非常關頭的角色。固然在連續劇中聞染「背叛」了長安,不過她與王韞秀之間的「誤解」依然被呈現了出來,這個角色的改編非常自然,劇情也因為這個改編變得更加曲折懸疑。
亮點四:老謀深算——林九郎
美叔個人覺得,對於林九郎的改編是迄今為止整部《長安十二時辰》當中最成功的。原著當中林九郎(李林甫)出場次數屈指可數,隻在故事接近尾聲的時候有過一場與李必(李泌)的對話,並由此暗示出全部故事背後的真兇。
劇版《長安十二時辰》則給了林九郎更多的出場機會,固然這個角色不討喜,不過他依然展示出了「運籌帷幄」的感覺。這樣的改編更加真實可信:作為當時除了「聖人」之外,最具權勢的人,長安城中發生的事情又如何能躲開他的耳目呢?
對於林九郎的劇情安排也非常合理,雖說在劇中李必曾說林九郎治國五方,隻善於污蔑陷害、排除異己,不過作為一名長居高位的人,他的政治經驗與嗅覺無疑是相當敏銳的,這也是為什麼固然他不知道蚍蜉的存在,卻仍然僅憑經驗和直覺,就能夠判斷出五十名狼衛僅有三十桶猛火雷這件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這樣的改編不僅提升了主角張小敬一行人的「副本難度」,也讓故事更加的合理和曲折。試想一下,如原著中那種當朝宰相傢都差一點兒被炸,竟然還從頭到尾都被蒙在鼓裡的設定是不是不如劇版《長安十二時辰》中劇情所展現出來的合理?
寫在最後:
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編劇所寫出來的東西,顯示出爪子工作室不俗的水平,固然部分角色的改編略有不合理,不過過了爪子工作室的改編之後,諸多原著中淪為背景板的角色在爪子工作室的改編之下變得更加飽滿和立體,這些角色的動機也變得更加合理。整體看來,到目前為止爪子工作室的改編是成功的(後面會不會崩現在不敢保證,畢竟《權力的遊戲》都能崩,還有什麼不能崩的……),也希望爪子工作室能為國產劇貢獻出更多的力量吧。
(完)
[db: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