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如果沒有後來的翻車事件,11 月初的「華人之光」無疑是屬於吳亦凡的。
11 月 2 日,吳亦凡發布新專輯《Antares》,很快登頂 iTunes 美區,甚至在單曲榜 TOP 10 包攬了七個席位。工作室美滋滋發出紅色大字報,稱吳亦凡創造了「華人歌手新紀錄」。
霸榜 iTunes 美區的喜悅,原本是吳亦凡最好的 28 歲生日禮物。但不料,大家算漏了美國新生代歌手「A 妹」Ariana Grande 的突襲。
11 月 3 日,A 妹發布單曲《Thank u, next》,訴說自己取消訂婚後的心路歷程。歐美粉絲們濕了眼眶看 A 妹單曲一如既往登頂各種榜單,就唯獨在 iTunes 美區,被 Kris Wu 死死按在了第四。
▲ 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 Ariana Grande
▲ 在 iTunes 美區單曲榜,被吳亦凡按在第四位
Twitter 很快爆發了對這位臉生的東方歌手的質疑: Kris Wu, Kris Who?這張被《衛報》稱作「大數據算法底下的說唱卡拉 OK」的專輯,憑什麼屠榜?這購買數據一定是用水軍刷的吧?
這次華麗的霸榜,很快被曝光是吳亦凡粉絲「有組織有預謀」的出海刷榜行為。
任辛辛苦苦翻牆、真金白銀買專輯的「梅格妮」(吳亦凡粉絲的稱謂,取「每個你」諧音)再三解釋,歐美音樂圈仍然將這種行為視作作弊。11 月 6 日,蘋果公司出手清除吳亦凡專輯(臟版)的異常購買數據,這張《Antares》直接跌出 TOP 100。
歐美樂迷拍手叫好,吳亦凡粉絲怒喊「退錢」。「梅格妮」很快重新振作,在 11 月 7 日 23 點左右將淨版專輯推上 iTunes 美區榜首,數據在 11 月 8 日再次被蘋果清除。
雖然刷榜困難重重,但飯圈的女人絕不認輸。「梅格妮」又將繼續火力集中到 Billboard 榜,跑到 YouTube 和 Spotify 等流媒體平台狂播吳亦凡新專輯。直到北京時間 11 月 9 日 13 點,這場海外霸榜作戰才告一段落。
Variety 報導稱有知情人士表示,吳亦凡的新專輯銷量是「通過欺詐手段獲得的」,數據將不計入 iTunes 和 Billboard 榜單。Billboard 方面發布聲明稱,目前正在重新審核數據,結果會在下周一二公布。而吳亦凡也對事件作出回應,表示「我的粉絲不是機器人」。
▲ 《衛報》對吳亦凡新專輯打出兩星評價
一周之內,Kris Wu 從「華人之光」到娛樂圈笑話。 說白了,這就是一次飯圈文化出海的嚴重水土不服。
愛他就給他打榜的「東亞應援文化」
這次事件中最具爭議的,是吳亦凡粉絲海外打榜的操作。
「梅格妮」從 6 月開始集資攢彈藥,金額過百萬。而因為這次打榜在客場,官方後援會和貼吧仔細摸索了 iTunes 美區及 Billboard 的上榜方式和限制,再列出事無巨細的打榜指南:
iTunes 每個帳號每首歌只能買一次,刷量必須通過 VPN 頻繁更換美區線路和 Apple ID。而 Billboard 榜的數據算法更複雜,要兼顧銷量、電台播放和流媒體,YouTube / Spotify / Apple Music / Google Play / Pandora 等等都得刷。同時,還要在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評論轉PO提高曝光率……
▲ 圖自蘿嚴肅
在歐美粉絲看來,iTunes 和 Billboard 等榜單是反映音樂流行熱度的,之所以有公信力是因為大家願意去遵守規則,所有名次都憑借歌手實力去換取。而這群「中國水軍」假裝北美用戶打榜的作為,完全就是在作弊鑽漏洞。
但對國內吃瓜群眾來說,這套操作一點都不陌生: 抬眼看看我們的微博熱搜和 QQ 音樂榜單,全是飯圈女孩為偶像們一手一腳造出來的繁華盛世。
這種「東亞應援文化」的玩法,追溯起來不得不提「偶像教父」秋元康。2005 年,秋元康成立了女子偶像團體 AKB48,曾一度面臨財政困難,後來通過握手會和選拔總選舉等方式讓女生們作品大賣人氣大增。
AKB48 每年的重頭戲,是根據總選舉投票人氣來調整排位和宣傳資源。
▲ 圖自 AKB48 blog
從商業邏輯看,這是在巧妙地刺激粉絲消費;而從追星心理分析,它恰恰培養了偶像和粉絲之間一種生死與共的情感焦慮。
你捨得讓偶像待在最後一排默默無名嗎?如果花錢就能為她的事業換取更明朗的未來,你要不要砸?這簡直就是對人性的拷問。
▲ 今年國內的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和《創造 101》,砸錢換偶像出道,也是抓住了類似的心理
而流水線偶像工業發達的韓國,將這種粉絲保護偶像的心理衍生為更張狂的商業機會。
《人物》雜誌在 2016 年花 25000 字完成的一篇吳亦凡專訪里,提及韓國娛樂圈的「虐飯」現象。一位名叫「醬醬」的粉絲,具體描述了這種經歷。
當時吳亦凡仍屬於韓國 SM 公司推出的 EXO 男團。醬醬描述稱,當 2014 年 3 月,他們發現吳亦凡被 SM 公司打壓,幾乎沒有任何曝光機會時,粉絲第一反應是瘋狂地購買吳亦凡的個人專輯,幾箱幾箱地買,希望向 SM 公司證明吳亦凡的商業價值和熱度。
我們想告訴 SM,他的粉絲人很多,要捧他,不要打壓他。
▲ EXO 時期的吳亦凡
正是這批被日韓偶像產業調教得一驚一乍的粉絲,在 2014 年隨著「歸國四子」吳亦凡、鹿晗、張藝興和黃子韜陸續跟韓國公司解約,慢慢把追星焦慮和「流量數據 = 商業價值 + 熱度」的飯圈思維帶到國內。
到今天,數據已經成為「流量時代」混飯圈的 KPI。在這種默認的運行規律之中,吳亦凡粉絲霸榜 iTunes 美區也不過是例行操作而已。
一位曾經真情實感飯過吳亦凡的粉絲,今天以旁觀者身份告訴愛架式:
我不覺得買專輯刷榜是錯誤的,這個是機制里沒有被禁止的。但確實用錯環境了,放在中國什麼音樂公告牌上打榜就不會被撕了。
▲ 沒有購買次數限制的 QQ 音樂數字專輯,粉絲大手一揮都是上萬張買的
說白了,這就是一次飯圈文化出海的水土不服。
漂洋過海的「中國水軍」企圖用飯圈玩法征服客場,而莫名其妙被屠榜的歐美樂迷,對這種灰色意味的遊戲規則感到極度憤怒和不適。這之間的衝突,本質上正是兩種不同追星機制的文化碰撞。
說起來,這還有點像是當年的「帝吧出征」。只不過,當時驚得對方一臉懵逼的是表情包文化,而今天換成了飯圈文化。
為什麼又是吳亦凡?
要說華人歌手跑到 iTunes 美區刷榜登頂的事,早在 6 月,新生代流量小生蔡徐坤就幹過了,再之前還有張藝興。但為什麼,唯獨是這次吳亦凡被捅成了馬蜂窩?
A 妹當然是一個亂入的變數,而適逢吳亦凡生日,又是相隔兩年發布的新專輯,粉絲的反應自然更激動一些。但歸根結底,吳亦凡被全美 diss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電音修飾過重的音樂水平,真的沒有能壓榜 A 妹的實力。
▲ 圖自 YouTube
在這次口水戰中,歐美樂迷毫不留情將他群嘲為「加拿大電鰻」和「比卡丘」,還形容聽他的歌時「手機的電越聽越多了」。
而下場喊話吳亦凡粉絲「我勸你善良」的脫口秀演員池子,也多次嘲諷吳亦凡的說唱能力不行。
還要再回顧的話,朋友們可以找找之前在虎撲曝光過的幹音視頻《Bad Girl》。
高曉松曾經在一期《曉說》里提及,吳亦凡其實是對音樂有想法的。但他的尷尬恰恰在於人物設定過於光輝:當你給自己打出國際音樂人的人設,但創作水平卻是「這個面它又長又寬」,這落差之大很難讓人服氣。
那感覺就像是,一個靠 Google 搜尋、維基百科和人工智能大數據才能考到 70 分的小朋友,竟然恬不知恥吹噓自己是學霸。
而公眾號「嚴肅飯圈觀察」認為,出現粉絲屠榜這種丟人的事情,反映的正是這位初代流量明星大勢不如前,才需要粉絲跑到 iTunes 美區製造華麗的泡沫,從而達到「出口轉內銷」的宣傳效果和噱頭。
確實,對 2014 年風光無限的「歸國四子」來說,2018 是「劫難」的一年。
這一年《偶像練習生》捧紅了蔡徐坤和陳立農等新生小鮮肉,《鎮魂女孩》意外讓朱一龍和和白宇走紅,而曾經定位小男孩的 TFBOYS 繼續發力,新的膠原蛋白不斷輸入,初代流量明星的市場份額正不斷被吞噬。
▲ 微博明星超話最能反映流量明星的新舊更迭,曾經霸頂的鹿晗如今跌出 TOP 10 之外,而吳亦凡日常大概在 20 名左右
這種危機感和焦慮正催促著初代流量明星轉型。
曾經在大銀幕展現「菩薩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難過」尷尬式演技的吳亦凡,近兩年開始將重心轉移到音樂,接連參加《中國有嘻哈》和《中國新說唱》。
到今年 4 月,吳亦凡簽約環球音樂,近來又接下 LV 代言,「國際凡」和「音樂咖」的定位野心已經相當明顯,這也是粉絲辛辛苦苦爬牆出征的最主要原因。
從臉癱演技到虎撲飯圈大戰,雖然「招黑體質」吳亦凡總是頻頻被群嘲,但仔細想想,這個名字是不是也從未淡出你的腦海里?
實際上,你的每一次轉PO評論或吐槽,都在無形中轉化為他的知名度和話題熱度。有討論就會有延續,這些都在為 Kris Wu 的娛樂生涯續上一秒。
▲ 「吳亦凡」的 Google Trends 和百度指數搜尋趨勢,霸榜事件是近 3 個月以來的討論高峰
這就是娛樂圈的真理:渾身槽點也總比沒有記憶點要好。而總搞事情的吳亦凡女孩們,她們再明白不過了。
▲ 吳亦凡粉絲:不生氣不生氣,反正偶像已經出圈了
而跟幾個月前的虎撲飯圈大戰相比,吳亦凡的微博粉絲已經從 3200 萬變成 4478 萬了。這麼想了一下,呸,我的八卦之魂好像被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