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張亮稱不能和女兒親嘴: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到底有多重要?
1.前幾天,張亮在《新生日記》裡談到了自己的教育觀。
張亮在聊到親子關係時,稱女兒不能親嘴,表達愛意可以親吻額頭、頭髮和手臂。
他認為性別意識的培養對女兒來說非常重要,要讓她從小養成自我保護意識。
張亮的觀點獲得了大量網友的支持,微博話題「張亮稱女兒不能親嘴」閱讀量近2億,多個主流機構官方微博發文參與討論,包括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
超過50萬網友參與新浪綜藝發起的投票,且有43.1萬網友支持張亮教育觀,認為女孩應該從小培養性別意識。
同時,就在前不久,知名球星貝克漢和8歲女兒的親嘴瞬間,也引發過爭議。
當時,貝克漢帶著女兒小七觀戰女足世界杯1/4決賽,他化身講解員分析賽況,還和女兒嘴對嘴當眾親吻。
照片曝光後,貝克漢受到了很多英國民眾的公開批評,一位知名主持人形容這「驚悚」、「怪異」。
雖然大部分人認為不應該嘴對嘴親吻,但也有人覺得,親子之間不需要有這麼多的顧慮。
關於父母與孩子親密接觸的尺度,雖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但不得不承認,張亮的教育觀是值得學習的。
2.還記得去年的一件事嗎?
去年,一則「親生父親疑似猥褻幼女」的消息在網上引發討論。
在一趟高鐵上,一名30多歲的男子對一名五六歲女童做出撫摸、親吻背部、臉部、頸部等動作。
之後官方發布通報,男子與小女孩系父女關係,不構成猥褻違法。
但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從視訊看來,這些舉動遠遠超過了父女玩鬧的界限。
因此,大家關註的點,並不是家長是否可以表達愛意,而是家長是否要意識到與孩子的身體界限感。
根據「女童保護」基金統計:
在2017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案例378起中,受害人超過606人,女童遭遇性侵占比為90.43%、男童遭遇性占比為9.57%。
其中明確表述人際關係的有349起,熟人作案209起,占比59.89%。
其中,家庭成員作案32起,占比15.31%。
根據該公益組織歷年統計,熟人作案的比例都在七成左右,最高為2014年達87.87%。
因此,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增加孩子的身體界限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很容易讓孩子無法意識到,他人的過度接觸是不應該的,就會分不清什麼是「愛」,什麼是「傷害」。
再小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隱私,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尊重自己。
讓孩子懂得界限清晰化,才會讓孩子懂得保護好自己。
3.那麼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性別意識?
心理學家湯姆遜的研究報告指出:三歲是孩子性別意識的過渡期,在三歲之前,孩子的性別意識十分模糊,並不懂男孩女孩有什麼區別。在三歲之後,孩子開始慢慢理解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事實。會把「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掛在嘴邊,並對男女的衣著、行為、性格特征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就開始形成了心理性別。
所以,最好在三歲前一段時間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告訴孩子男孩與女孩的差別。
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①不回避孩子的疑問
每一個人的小時候,基本都問過父母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
父母的回答八門五花:充手機費送的,門口撿的,從我胳肢窩生下來的……
教育心理師葉致芬曾提過: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詢問這個問題時,由於不曉得怎麼和孩子解釋「關於發生性行為而有了愛的結晶」這樣的過程,於是就用玩笑話來搪塞孩子。殊不知這樣的回應不僅讓孩子想法產生混淆,也錯失了和孩子坦率討論性的難得機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孩子進行科普,可以通過一些繪本、簡單的給孩子寫的科普讀物,進行解釋。
②教會孩子認識身體
讓孩子學會辨認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通過遊戲的形式,給孩子分別講解身體的各個部位,及它們各自的用途。
比如手是用來拿東西、吃飯、看書等行為活動的,告訴孩子男孩女孩的區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③學會隱私保護
在幫助孩子建立性別意識的同時,一定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隱私,有隱私意識。
可以通過玩遊戲告訴孩子,男孩女孩分別有哪些部位是不可以給人碰的;作為男孩或女孩,什麼是被允許的,什麼是不被允許的。
比如洗澡,是只能在同性的澡堂裡的,不要帶孩子去有異性的澡堂裡洗澡。
有人說,性別教育和做人的教育是聯繫在一起的。
性教育就是一種教育孩子怎麼看待人,怎麼看待和接納自己的身體,健康、樂觀地讓自己的身體感受和接納世界的一種教育。
其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教育,是一種人格教育。
每個人,從小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身體要保護,別人的身體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