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 讀
互動劇賦予了觀眾作為導演、編劇的掌控感,讓原本被動的觀眾變成主動參與的「玩家」。
視頻江湖,硝煙再起。5月初,愛奇藝發布全球首個互動視頻標準並官宣了首部互動劇;騰訊隨後也發布了互動視頻技術標準,並計劃推出一站式互動視頻開放平台;優酷則將擬於暑期上映的《大唐女法醫》稱為「2019第一互動劇」;嗶哩嗶哩也順勢入局,互動視頻《操控廣場大嬸拯救B站!》首日播放量破百萬。
何謂互動劇?按業內人士的定義,這是一種可以「玩」的視頻類型,「受眾可根據視頻中的提示按鈕,控制劇情的走向,不同選擇將有不同的劇情分支走向,並最終會產生不同的結局」。去年Netflix推出的《黑鏡:潘達斯奈基》就非常典型,觀眾可以自主選擇劇情分支,從5個小時素材中組合出屬於自己的90分鐘。
互動劇嚴格說來並非新鮮事物。早在1966年,捷克兩位新浪潮導演就拍攝了史上首部互動影片《自動電影》(Clovek a jeho dum)。這部電影採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放映方式,觀眾在幾個關鍵節點能通過紅綠按鈕決定劇情走向。但囿於當時技術水平的限制,這種互動需要主持人上台手動切換,觀影體驗並不理想。
隨後幾十年中,影視行業偶有探索卻鮮有成功案例。但在遊戲行業,各種互動型娛樂內容層出不窮。近幾年,國外出現了被稱為交互式遊戲里程碑的互動電影遊戲《底特律:變人》,國內則出現了具有標桿意義的諜戰互動遊戲《隱形守護者》。技術更新和互動電影遊戲的火爆,重新點燃了影視行業對互動劇的熱情。
《隱形守護者》
為何國內五大視頻平台(優酷、愛奇藝、騰訊、B站、芒果TV)會不約而同地在互動劇領域對壘?一個重要背景是它們既要在各個層面互相廝殺,又共同面臨短視頻這個「野蠻人」攪局,而互動視頻或許能帶來更多想像空間。有分析認為,「視頻網站集體發力互動視頻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未來之戰」。
互動劇究竟能給視頻行業帶來什麼?最直觀的一點是,它重新定義了「觀看」行為。互動劇賦予了觀眾作為導演、編劇的掌控感,讓原本被動的觀眾變成主動參與的「玩家」。它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影視和遊戲邊界的互動,每一次選擇都是不斷進行身份代入的過程,能給觀眾帶來更沉浸、更好玩的視頻內容消費體驗。
而且,互動劇的新玩法可能會給視頻行業帶來新增量。視頻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的階段,互動劇則被寄予了搶灘突圍的厚望。愛奇藝首部互動劇《他的微笑》有17種不同結局,「解鎖」新結局意味著更多的用戶時長、更強的用戶黏性,對用戶拉新和留存大有裨益。這也為視頻網站拓展付費用戶提供了更多商業可能。
此外,互動劇的一項隱性價值在於積累數據。正如科技博客「俊世太保」所分析的,觀眾在互動視頻中的每一次選擇都是用戶行為數據,這種信息交流使創作者可以便捷掌握觀眾群體的喜好和需求,有助於為用戶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內容服務。對視頻平台而言,用戶行為數據也是極具商業價值的核心資產之一。
不過,我們對互動劇的前景也不必過於樂觀。至少從目前來看,互動劇還處於一種形式大於內容、噱頭價值大於商業價值的階段。即便是製作精良的《黑鏡:潘達斯奈基》也面臨巨大爭議,不少觀眾覺得它既沒有很好的遊戲互動感,也破壞了流暢的觀劇體驗。在創作、拍攝、製作方面,互動劇的門檻和成本也較高。
有人說2019年是「萬物互動」的起始點,但幾大平台的互動劇探索是否成功,還有待觀察。畢竟,視頻行業突圍的關鍵不是在形式上玩新花樣,而是內容創新。遊戲式互動帶來的觀劇新奇感很容易降溫,套路化的劇本創作也很容易審美疲勞,到最後,互動劇可能像網頁遊戲、H5一樣,成為一種新的行銷工具。
編輯:小青
>視點丨互動劇「戰爭」